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德沃金的平等观立足于权利。德沃金以资源平等来批评和替代罗尔斯式的结果平等。资源平等实质上是起点平等。起点平等对结果平等的批评中肯有力,但对其自身的理论证成却困难重重。这不仅是德沃金的理论根本无法实践,而且它对不平等的解决无能为力。起点平等对不平等的潜在承认和其理论的局限性极大地削弱了自己的理论力量。  相似文献   

2.
保罗·利科没有像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那样走欧洲大陆哲学的神秘化老路,也没有像德里达那样滑入玩世不恭的文字游戏泥潭中.他沿着萨特和列维那斯开辟的他者理论新途,构建了一个打通目的论和义务论的伦理诠释学体系.就承认善与正当的各自正当性来说,利科同伯林和罗蒂相近,有相对主义嫌疑;就寻求超越善与正当的路径来说,利科的伦理诠释学在方法论上与德沃金法律诠释学相近,但在学术目标上与罗尔斯正义理论相似.利科在回应罗尔斯正义理论方面独树一帜,是一个主动地从欧洲大陆哲学走向英美分析哲学的法国哲学家.  相似文献   

3.
德沃金"权利论"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沃金认为,在英美政治社会中,法律的有效性不是取决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强制性,而是源于人们对它的特殊的尊崇。这种尊崇的根源是权利,因权利使法律自身获得了道德性,而道德又给予了法律特别的权威,也给予了我们对法律的特别的尊敬。德沃金的权利论是在批判占支配地位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其用权利独到地解决了占支配地位的理论所不能解决的法律的有效性和法律的发展问题。德沃金所讲的权利是宪法中的权利,这些权利在德沃金看来是道德权利,而且是针对政府的道德权利。德沃金认为,在所有的个人权利中,最重要的是平等权利,政府应该平等地对待其治理下的每一个人,不应该有所歧视和区别对待。平等关怀与尊重的权利正是德沃金权利论的核心所在。针对当前中国不断凸显的社会公正问题,德沃金的权利论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思平衡”是一种道德原则或道德理论的证立方法,其具体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反思平衡包括狭窄的反思平衡和宽泛的反思平衡,二者追求的目标分别是局部融贯和整体融贯.德沃金的“建构性解释”方法是反思平衡在法理学中的应用.建构性解释中的“符合”和“最佳”维度分别体现了狭窄的反思平衡和宽泛的反思平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 1931- )是当代美国声名卓著的法哲学家,自由主义权利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德沃金在权利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平等论,对自由主义分配正义作了富有新意的探索。在西方学术界,加拿大学者麦可留德(ColinM .Macleod)评价说:“我相信德沃金的著作和罗尔斯的著作同样重要,然而罗尔斯的理论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了非常详尽的检验,但德沃金复杂而精妙的分配正义理论,不像他对法学所作的实质性的贡献,还没有受到它所应有的注意”[1] 。本文试先概述资源平等论思想,然后给予分析和评价,抛砖引玉,以期引…  相似文献   

6.
国内学界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界关于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的研究主要采取两种研究进路,一是解释性研究进路,二是批判性研究进路。解释性研究进路主要侧重于引介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包括围绕资源平等理论自身的研究以及关于资源平等理论的比较研究;批判性研究进路主要探讨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正当化诉求是宪政领域不可回避的话题。国家与匪帮的相异在于国家的正当性,民主程序是政治秩序的正当性来源。国家权力是拥有主权的人基于契约放弃权利而存在,国家有义务为保障民众的自由和权利而合法有效行使受委托的公共权力。国家权力的界限标准、运行规则必须符合正义原则及人权原则。国家负有人权保障义务是政治正义的必然要求,政治正义性是国家正当性与否的基本准则;人权及其保障是国家权力的本质与来源,民主是限制公权与保障人权的最佳政治模式,其为国家正当性与否的具体指征;人权实证化为国家正当性的证立构造了合法性基本原则,国家义务论具有证成国家正当性的奠基功能。  相似文献   

8.
占志刚 《理论界》2010,(2):87-90
与罗尔斯的其他理论相比,其政治义务理论受到的关注显然是不够的。尽管其思想前后不一致,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政治义务理论做出的贡献。今天所流行的某些政治义务混合理论或多元理论,不能说完全没有受到他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当A发布指令让B做Φ,并且该指令直接引起B负有一种道德义务去做Φ时,A对B拥有道德权威。道德权威的证成有赖于适用于服从者的一个先在的背景义务;根据背景义务的不同性质,道德权威既可以被工具性地证成,也可被非工具性地证成。当服从者负有自然义务,且有充分理由相信权威指令能帮助服从者更好地履行自然义务时,工具性道德权威获得证成;就此而言,约瑟夫·拉兹关于权威的“常规证成命题”过于宽泛。另一方面,当服从者对另外一个主体负有特殊义务,为履行义务又必须遵循该主体之指令,且该指令既非不正义又不超出服从者能力时,非工具性道德权威获得证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超越实证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法律解释,德沃金坚持认为,必须把基本的权利原则作为具体的法律实践的引导,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正确和适当地制定和应用一种法律.为此,德沃金要求建立一种基于"整体性原则"之上的法律话语理论.但由于坚持了一种"真理符合论"的立场,他并没能对法律话语理论的本质做出正确的解释.为了走出法律话语理论的误区,哈贝马斯提出了一种建立在"真理合意论"之上的法律话语理论.  相似文献   

11.
胡杰 《江海学刊》2015,(2):131-138
私法容忍义务是公民之间的一种基本法律义务,其之存在以公民对权利的合理理解和妥善行使为前提。私法容忍义务的证成需要借助于权利的社会性、主体间性以及权义关系等范式。私法容忍义务的概念有助于促进社会团结的实现,推动人际关系的理性化。对私法容忍义务的设定应当遵循必要性原则、谦抑性原则以及损益相抵原则。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道德哲学家德沃金认为,对美国宪法的解读方式决定着对美国民主制度的理解.为此,他反对历史主义、消极主义和严格主义对美国宪法的误读,主张对美国宪法进行道德解读,即将美国宪法条款理解为对政府提出的政治道德要求.德沃金进一步指明,根据合宪性民主与共同兼顾式民主概念,对美国宪法进行的道德解读不但不会损害美国民主,反而会促进美国民主所保护的自由、平等与博爱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13.
虽然德沃金这个原则理论的作俑者,最终放弃了原则理论,但是他更多是基于工具性的考量,主要是因为德沃金已经找到了更好批评实证主义的理论工具.不过,原则理论本身在法律概念的层面上的确存在严重的理论困难,因此无法成为有效的法律概念上的主张.不过,它在法律适用领域的存在还是有相当坚实的基础,因为它能够同时实现对于法律传统和道德正当性的双重尊重;而这一点,正是所有相关讨论所真正应当遵循的恰当道路.  相似文献   

14.
国内既有的代际正义研究主要关注和阐释罗尔斯的理论,但是,采用更广阔的政治哲学史视角对休谟、边沁、康德和罗尔斯等学者的相关观点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代际正义内在逻辑和理论张力的理解。利己主义哲学认为自利是人类的天然权利,功利主义正义观认为正义的实现有赖于力量的博弈和利益的交换,上述观点对代际正义构成逻辑障碍。直到康德的义务论重置了正义和善在伦理学中的位置,以及罗尔斯在程序正义论中提出“无知之幕”下实现代际正义的正当决策程序,才最终完成代际正义可能性的证成。代际正义证成后又面临一些新的理论批判,但这并不妨碍其对当代社会价值观形成深远的影响,及其对我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永杰 《北方论丛》2011,(3):145-150
德沃金的整体性司法其实是一种理论型司法:对法律的适用要求法官探究规则背后的所隐含的理论。针对这一观点,孙斯坦提出了"未完全理论化的共识"这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最低限度的司法主张,反对司法过程中对理论的过多介入,强调适可而止的共识。但抛开表面的争议,如果就中低层次的理论而言,其实两者的观点并没有实质区别;如果指的是高层次理论,那么德沃金同样同意并不是在每一个案子中都需要理论。总而言之,孙斯坦和德沃金的分歧也许只是一个伪分歧。  相似文献   

16.
德沃金的平等思想在当代政治哲学中引人注目。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审视德沃金平等思想,其中既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又有必须予以澄清和批评的方面。德沃金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统一、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的统一的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富有启迪意义。德沃金平等思想的局限性表现为:一是只谈权利不谈义务,视平等的权利为最高原则与最终真理;二是分配理据没有得到合理的证明;三是忽视不同条件下资源平等应有不同的内涵和水平,而抽象地视之为普适性的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与对同意的其他解释相比,John Kleinig的同意概念最为明显的特征或其特殊意义就在于凸显了同意方的责任。虽然明示同意、默示同意及假设同意在解释政治义务或政治权力之合法性时都因其自身局限而陷入了困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意概念就因此而丧失其存在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意蕴同意的"人民满意不满意"这样的标准,与西方政治学界传统上主要将同意理论用于证成公民政治义务的取向无关。  相似文献   

18.
丁轶 《天府新论》2012,(4):6-11
复数主体理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兴起的一种政治义务学说。该理论认为,凭借人们的政治成员身份和建立在共享道德经验基础上的共同承诺,就可以形成社会事实意义上的复数主体;进而,这种形式的复数主体就为人们所负有的政治义务奠定了基础。该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有效吸纳了传统契约论和团体性义务理论各自的合理之处,又在此基础上超越了上述两种学说。尽管该理论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它为我们重新思考政治生活和伦理生活的本质开辟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宪法权利所对应的义务通常是隐含的,但其对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义务主体问题,三种不同视角的分析有着不同的答案,但规范分析的方法认为基本权利的义务主体应当是国家.国家义务存在着不同的序列,二分法、义务层次理论以及德国基本权功能体系理论三种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相互对应和转换关系,但其中的义务层次理论更能清晰地揭示我国宪法上国家义务的序列.就劳动权而言,我国宪法的"概括性保障条款与具体规定相结合"的规范形式为确定国家义务的内容与范围提供了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20.
洛克认为人们自愿同意是他们负有政治义务的必要条件;但对人们为什么要受政治义务约束这个政治义务根基问题的解释,诉诸人们的自愿同意抑或人们之间相互的自然平等的这种道德意识和道德理解,都是不足够的。洛克认为人们接受正当政府法律规则约束的义务的最终原因,要经由守诺的自然义务最终追溯到自然法本身才能获得合理的理解。至于那些未明确表示加入社会契约服从政府但又生活在该政治社会之中的非公民成员的义务问题,诉诸正义的自然义务比洛克提出的默认同意的解决方案,在理论上更加合理同时实践上也能保证社会成员的正义合作能有效开展。洛克政治义务的基础,以及由于他对自愿同意的强调带来的非正式社会成员的义务问题,都只能在其自然法理论中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或更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