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故乡浙江之东——绍兴。鲁迅幼年至青年时期,过着绍兴城平民的生活,仍然保留着浓重的自耕民的特征与气息。鲁迅与农民存在着深刻的血缘联系,而且已成了他的精神气质,使他不可避免地保存着某种农民的因素。鲁迅的“农民气质”转化成的无意识创作趋向,也深深地渗透于他的小说之中,如《故乡》、《社戏》等作品。  相似文献   

2.
南郭子綦靠着棹几坐着,仰着头,望着天,从容地吐着气息,那种出神的样子,好象是脱离了自己的躯体一样。他的弟子颜成子游侍立在旁边很诧异地说:“先生啊!这是什么原故呢?原来人的身体可以使人象一株枯木吗?人的心灵可以使之象一堆死灰吗?为什么您今天靠着桌儿的样子和往常靠着桌儿的样子大不相同呢?”子綦直呼子游之名说:“偃,真好哇,你发的这个问题。现在我已经把自己忘掉了,你知道吗?这个境界是很高的呀,好比是音乐,你只能听到人发的音乐的『人籁』,却不能听到地发的音乐的『地籁』,即或你能听到『地籁』,那么你绝不会听到『天籁』的——就是那天发的音乐啊!”子游说:“那么,您可以告诉我这个不同的境界吗?”子綦说:“大自然吐出一种气息,它的名称叫做『风』,这风不发作则已,如果发作了,能使万物的窍孔都怒号起来的,你不曾听见那呼!呼!  相似文献   

3.
<正> 尤凤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坛新秀,《月亮知道我的心》是他创作的第一批短篇小说的结集。这些作品曾以其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注目。作者在《后记》中说,这些作品“象一行幼稚而浅薄的脚印,记录了近两年来走过的一段路”。说是“幼稚而浅薄”固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但这一行“足印”确实也标志着他所走过的路子;遵循革命现实主义的要求,向社会生活和人物心灵的深处突进。文学创作在艺术上的探索和追求,与作家的社会功利目的一向是结合在一起的。尤凤伟在《后记》中借用《月亮知道我的心》中欧阳娟的一段感想,表达了自己从事文学活动的动机:“这充满真挚情感的歌,表达了青年人对他们古老而质朴的祖国,对养育他们成长的勤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起步于20年代初。早期的作品是诗剧,用他自己的话说,都是“想象力的产物,我不过只借些历史上的影子来驰骋我创造的手腕罢了”①。他的“创造”又只侧重于主观激情的抒发,而不是冲突的展开。因此,这些诗剧(收入《女神》的《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等)“只在诗意上盘旋,毫没有剧情的统一”②,与其说是剧,不如说是诗,而且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他五四时代的浪漫主义诗风。到《孤竹君之二子》、《三个叛逆的女性》,剧情有所加强,但他仍然认为“创作家是借史事的影子来表现他的想象力;满足他的创作欲…  相似文献   

5.
《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的“永”,就笔者所见,有两种注释:(一)永,长,“歌永言”,“谓歌是延长诗的语言,徐徐詠唱,以突出诗的意义”(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第1页);(二)永,通“咏”(新版《辞海》上册第209页),声调抑扬地念诵,歌唱。《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咏”(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301页)。我认为,“歌永言”的“永”应作第二种解释,根据如下: (一)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詠其声也”。本书与《尧典》同是战国时代的著作,它把“永”引作“詠”,可见当时的人是把“永”解作“詠”。  相似文献   

6.
在时间背后     
这不是一个哲学命题。凡俗的年代里,哲学被小心翼翼地规避着,但这般海德格尔式的话题,还是会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与我们相遇———因为,这个叫“时间”的人。有人写过一篇文章:《时间:不只是一个名字的故事》。但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时间之于我,就是一个名字,或者说,是电视上的一个符号,一个颇富意味且极具号召力的符号。《东方时空》开播那年,我刚刚20岁,那时,正迷着有声有色的MTV,最喜欢看的自然是《金曲榜》。但时间的名字要比他的栏目《东方之子》更醒目,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并顽固地认定那是个笔名,是“东方时空”的配套产物。其后的十年…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诗·卫风·木瓜》是一首优美的古代民间情歌,全文如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对于“木瓜”一词,《毛传》解释道:“木瓜,?木也,可食之木。”《尔雅·释木》说:“?,木瓜。”郭璞注:“实如小瓜,酢可食。”陆玑也说:“?,叶似柰叶,实如小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投我以木瓜”下)以上都只解释了“木瓜”一词,而未训?“木桃”、“木李”。  相似文献   

8.
在本世纪初,中华民族汇入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中,痛苦地艰难地开始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那时起,传统的国民灵魂就面临着历史性的挑战,开始分化为“传统”与“现代”两种精神的矛盾和对峙。鲁迅作为现代民族灵魂的精英,他那渗透着现代理性精神,富有生命之情的艺术感觉,冲破了传统观念和艺术世界的规范,在《呐喊》和《彷徨》  相似文献   

9.
一个作家是怎样进入创作过程的?无数创作经验告诉我们,它往往是由于情感的推动。屈原为什么作《离骚》?司马迁说:“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平也。”《水浒传》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李贽说:“《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可见《离骚》和《水浒传》都是作者强烈的感情驱使的结果。当代一些作家也有与此相同的创作体验。曹禺说他写《雷雨》时,“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杨朔写《三千里江山》时,也是“感情逼迫我要去描写他们,  相似文献   

10.
《诗经》里的“馌彼南亩”是往地里送饭的意思。谁送?《甫田》和《大田》两首诗里都说:“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曾孙”就是《楚茨》里提到的“孝孙”,是作为宗子的贵族。正是“曾孙”的“妇子”馌彼南亩”,这个意思,明如观火。可是朱熹认为,贵族太太和公子哥儿去给农夫送饭成何体统,他便拐了一个弯子解释说:“曾孙之来适见农夫之妇子来馌耘者,于是与之皆至。”(《诗集传》卷十三)我们的有些研究者也断定贵妇人绝无给农夫送饭的善心。其实,《甫田》里说得很明白:“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给来干活的农夫送顿饭不正是“食我农人”的注脚吗?拿出些陈粮食旧粟又何尝不可?《七月》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陈粮拌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对于批评家的希望》中,曾经说过:对于厨司制做的美菜,有人偏偏品评为坏,厨司便可怀疑他有“嗜痴之癖”,而且“害着热病,舌苔厚到二三分”。看如今,王张江姚“四人帮”,对于《创业》、《园丁之歌》、《万水千山》等优秀的革命文艺作品,横加指责,大骂不绝,不正是因为他们害着“热病”,长了“厚舌苔”么? “厚舌苔”者,古今皆有之。古之孔老二,舌苔之厚,可谓甚矣。不是么?“郑声”明明是反映新兴力量要求的新兴之乐,他却斥之为“乱世之音”,大骂“郑声淫”,叫嚷要“放郑声”,妄图将其放逐,消灭。  相似文献   

12.
孝道新解     
<正>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明确地指出《孝经》乃曾子所作。《汉书·艺文志》之《六艺略》记:“《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是说孔子向曾子陈述孝道后所作。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他陈述后,由曾子记下来,亦可证明《孝经》的作者是曾子。从《论语》记曾子“慎终追远”等论述看,曾子本人尽孝道、讲孝道,确有一套孝的理论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史料,有两种文本解读层次:一个是《史记》记录的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等四子所处时代的“原始”史料;另一个是司马迁以其所处时代形成的结论性语言赋予该传的“当代”史料。而若从第二个层面解读该传,可知将四子合传,除了他们“本于黄老”“原于道德”的共同点,还有本传所称的“黜儒”一面,但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与“太史公曰”中对“黜儒”不置一词,显示他对四子“本于黄老”的格外强调。这种做法,具有调和儒家与黄老关系的作用,有利于“黜儒”之四子学说在汉代的继续传播。  相似文献   

14.
早期基督教的性质究竟怎样?朱光潜先生在《北大学报》1958年第一期上发表的《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和史亚明先生1980年发表在《东北师大》第三期上的《基督教的产生及其早期的发展和演变》,都认为早期基督教是犹太人民“对罗马帝国残酷统治的反抗”,是“革命性质”的,有“战斗气息”的组织。但我认为从历史事实来看,基督教一开始就是阶级斗争的消极产物。并不存在着斗争性、更谈不上有革命性。下面提出我的刍议,以就教于老前辈。  相似文献   

15.
一、“古为今用”是发展和繁荣历史科学的根本方针自古以来,历史学就是一门很有用处的学问。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告诸往而知来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管子》也指出:“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趋而同归,古今一也。”他们对历史的作用已经开始有所了解,并且天才地猜测到在历史发展中存在着贯串古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自己的内在人格和安身立命之事,这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已被鲜明地提出来了。这当然要首推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孔子的“仁”就是用于表征人的社会性的一个范畴。我只指出两点;其一,“仁”是人的社会关系或社会性的内积。《论语·阳货》载宰我问孔子关于三年之丧的事,孔子问他说:当你的父母去世你为他们守丧时,“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宰我说:“安!”子曰:“女安则为之”。孔子并说:“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在孔子看来,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这种“礼”原来并不是一种单…  相似文献   

17.
女儿小的时候,是我和她娘的掌上明珠。那时候,我们还在老家的小镇上住。每次外出开会,我总要为女儿捎回些时髦的衣服,让她的穿着一直领导着家乡小镇的童装“潮流”。妻子每天都为女儿梳妆打扮。七八岁时,女儿的大辫儿已是又粗又黑又长,素有“小铁梅”之称。那时候,无论谁家办喜事请她娘“受头”,她的母亲总是带着她,真可谓是“女儿是娘的罗裙带,走一走,拽一拽”。 女儿上初中那年,我们家搬到了城里。正值“碧玉年华”的女儿,身上仍萦绕着农家少女朴实的气息,极少讲究吃穿。那阵子,她一心把劲儿使在了学习上,目光盯的是全班第一和全校前五名,校园里的橱窗内常贴着她的照片。后来,女儿上了重点高中,像是一夜间彻底长大了,身影开始在穿衣镜前扭来扭去;床头处开始有了《女友》、《怎样化妆》、《减肥妙法》之类的杂志和书籍;化妆品开始从一般走向高档。而且品种越来越多;进商店买衣服也开始向名牌和前卫  相似文献   

18.
对于宋代著名诗僧,《冷斋夜话》、《石门文字禅》的作者,现在人们习称惠洪。实则这惠洪恰恰是其假名,以惠洪称之,明显不妥。据《石门文字禅》卷二四《寂音自序》,其“本江西筠州新昌喻氏之子”,“(年)十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得度冒惠洪名。”祖《僧宝正续传》卷二“明白洪禅师”亦谓其是“筠州新昌喻氏子”,“(年)十九试经东都,假天王寺旧籍惠洪名为大僧”。可见他是冒惠洪之名才得以剃度为僧,惠洪是其假名无疑,后来此事被告发,他也因此而入制狱。他在《观音菩萨画像赞并序》中自谓“大观四年春二月戊子之夕病比丘慧洪(按:原文如此)累然卧…  相似文献   

19.
《淮南子》说: 禹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汉书·武帝纪》颜注引) 旧注都将“归我子”释为:“还我的儿子来!”(如北大《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可是古代典籍中从来没有禹的其他儿子夭折的记载,禹怎么会要上天“归还”他的儿子呢? 今按,此文“归”字当是“馈”字之  相似文献   

20.
风诗新解(十三)晏方蜉蝣若欲明了此诗之旨,必须与《有狐》诗参伍比较。《有狐》诗云“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此诗云“心之忧矣,于我归处”,同是心忧。《有狐》诗之心忧是因为“之子无裳”,此诗的心忧是什么缘故呢?“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衣裳采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