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海南省)中的237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呈现总体有效需求不足、对居家医疗服务需求强烈、对居家生活照料服务和居家心理慰藉服务需求较弱等特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农村土地出租或承包收入、社会保障状况、子女情况、老年人孤独感等因素会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基于此,提出重点保障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医疗服务供给、以农村空巢老人中的困难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注重居家养老服务的流动性、转变传统养老观念等措施,以促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老龄化具有城乡倒置的典型特点,并且与快速的城镇化交织在一起,农村空巢老人增多,因此我国农村老年人具有迫切的照护服务需求,而目前我国农村老年照护服务的现状是严重滞后。为了推动城乡老年照护服务的均等化,政府应在财政投入、政策保障上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力度;重视农村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加快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养老服务产业;同时推动老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江苏农村老年人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由家人照料依然是农村老年人获得照料服务的主流愿望,但也有部分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存有需求意愿,这一比例达22.2%。社会养老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四项。另外,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意愿主要受年龄、慢性病状况、个人年收入、空巢居住和儿子数五个因素的影响。政策启示有:从农村地区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结合农村老年人的需求特征,正确引导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资源配置和功能定位;以农村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社会养老服务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4.
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为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卫生服务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U-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滨州市2~3个社区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的30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与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子女关系、经济收入有关.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依次有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与子女关系、社会支持.空巢老人的SCL-90测评结果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CQOLI-74)结果呈一致性,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既要重视空巢老人的躯体健康,更要重视空巢老人的心理卫生水平和健康教育,帮助老人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能力,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和情感需求,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而占老年人口比例大部分的农村老年人不但收入低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这给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政府和社会应该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农村老年医疗救助制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等多种措施,来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医疗保障,以满足农村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促进其健康状况的改善,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 2018 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数据库,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非线性Oaxaca-Blinder分解法,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老龄化趋势严峻的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认知功能差异。研究发现,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农村女性空巢老人认知正常比例显著低于男性,认知评分也显著低于男性;农村女性空巢老人表现出对婚姻状况、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敏感性,农村男性空巢老人表现出对自评经济的敏感性;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差异64.05%与性别自身相关,两性在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参与间的个体特征差异使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差异扩大。建议通过提高医疗服务可获得性、开展社会交往活动等措施提供相关支持,缩小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从而更好地维护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7.
满足困难老年人群体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当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主要的政策目标之一。实现服务对象老年人有效的需求表达,也是不断提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效果的必然要求。城乡接合部地区空巢老人是最为弱势的老年群体之一,他们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需求表达面临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基于对S市SJ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城乡接合部地区空巢老人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各阶段需求表达的现状及成因,探讨了他们的需求表达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影响,并尝试构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村空巢老人人身和财产等安全问题是其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危险与隐患问题,有着迫切的安全保障需求。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地市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的实地调查,真实地展示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安全状况、新型农村社区安全保障服务供给状况。从政府公共服务、社区自我服务、商业化便民利民服务三方面探究了新型农村社区在保障农村空巢老人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成效与问题。指出应将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统筹考虑;应从社区自我供给、政府供给、社会供给三方面共同提供空巢老人安全保障服务,同时应提高服务供给的专业化、市场化、智能化水平以切实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安全,建构起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供给机制以充分满足农村空巢老人急需的安全保障需求。 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庆市XX新区的实证调查,重点剖析了重庆城镇空巢老人在经济、健康、情感和生活服务方面的保障需求。研究发现,重庆城镇空巢老人多数经济不宽裕,对定期常规检查、保健服务需求较强,康复护理需求较低,亲情慰藉较欠缺;空巢老人多倾向于个人居家养老,而社区对老人提供的生活服务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层次较低,有待改善。据此,对建设老年服务体系、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社区护理模式以及开展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AF贫困测量法,结合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四个维度出发,将各维度对应指标均匹配到国家关于老年人或妇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据,识别出我国农村老年妇女在非收入层面的多维贫困现状——医疗服务不足、卫生条件简陋、互联网生活匮乏是当前我国农村老年妇女面临的三大生活困境;量化分析收入贫困与文章定义的非收入多维贫困的关系,从个体、家庭、地区层面找出影响农村老年妇女的致贫因素——年龄、学历等个人因素和区域因素明显影响着多维贫困的发生,收入、家庭成员等变量与老年妇女晚年是否陷入非收入多维贫困也存在着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