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对369份有效样本的层级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人确实存在较高的物质主义倾向,且在人口统计因素上存在差异,其中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物质主义倾向;家庭收入越高,物质主义倾向也越高;不同教育程度和年龄对物质主义倾向的影响不够显著.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们的地位焦虑与物质主义倾向显著正相关;物质主义倾向与中国人的炫耀性消费显著正相关;物质主义倾向在地位焦虑与炫耀性消费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态消费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消费的主要特征有:可持续性、节约性、无害性、科技性、生态性、协调性与和谐性.我国正面临着消费危机,奢侈浪费式和炫耀性消费令人担忧.实现生态消费的路径主要有:倡导生态消费观念,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态产业,形成生态效益;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生态消费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从生产主义到消费主义:炫耀性消费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飞 《社会》2007,27(4):136-136
一部人类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部消费史。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实,消费问题却长期受到社会学家的冷遇。直到19世纪中后期,情况才有所改观。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对美国刚刚成长起来的暴发户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炫耀性消费”这一社会科学界内的不朽概念。本文中,笔者对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思想作了简略的探讨;对生产主义和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炫耀性消费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旨在指出过往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倡开展本土化的炫耀性消费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哈尔滨金太阳·索菲亚商城的258位个体户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事服装经营的个体户以已婚女性为主,中专、高中学历者居多.他们关心社会、关心政治;由于工作时间长,业务繁忙,闲暇时间明显不足;以至于虽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但很少付诸实践;他们的阅读兴趣与其业务紧密相连.调查还反映出经营时间短的个体户有着炫耀性消费的问题.服装个体户是个体业户中最庞大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社会生活有较大的影响,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进行合理的引导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5.
方心清 《浙江学刊》2003,(5):175-178
全球“市场化”不仅使我们的物质产品极大的丰富 ,更使我们由生产型社会迈入了消费型社会 ,于是消费本身物质形态的使用价值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消费文化也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表现为 :消费理念中的人文因素增加 ;消费取向中的精神需求加强 ;消费结构中的非物质含量扩大。当然 ,在变迁中我们也看到“消费主义文化”中的糟粕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发达国家向全球辐射的“奢侈、浪费型”消费文化 ;盲目地追求高消费和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因此 ,我们提倡社会发展不仅要在经济上具有“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而且在社会、文化结构以及生活方式上也应拥有一个可持续的生态伦理消费发展观和消费文化观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在社会文化以及消费文化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基础性的角色.当代信息技术革命,不仅给后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使其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趋势与特点.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前的后现代社会及其消费文化进行了较系统的概括和论述,然后着重阐述了信息技术革命对后现代社会产生的新影响以及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时尚与自我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尚与大众文化息息相关 ,但却并非大众文化所独有。现代经济之前的消费时尚是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的 ,对奢侈品的消费是上层阶级的特权 ,下层劳动阶级只能消费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有闲阶级的绅士 ,以炫耀性的方式消费奢侈品来维持其优雅、体面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身份 ,并以此来博取社会名望。在大众文化时代 ,时尚仍然延续了塑造身份、博取社会名望的功能 ,但这一功能已经不仅仅限于某一社会阶层。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使时尚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 ,越多的人追逐就会带来越多的利润。受此动力驱使 ,大众文化时代的时尚差不多已扩展到了人们日常…  相似文献   

8.
刘娜 《社科纵横》2009,24(8):120-12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家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开始享受生活,对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开始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开始付诸实施。社区文化应该具有草根性,而不是精英性,应该是来自民众,服务人民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制订发展苏联国民经济的国家计划方法指示书》中,载有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法。但是,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存在着不同意见。《方法指示书》把国民经济部门分成物质生产领域与非物质生产领域。M.阿帕拉莫夫把它们分成物质生产领域与服务领域。哥尔布诺夫主张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 物质生产;2) 非物质的消费公共设施;3) 精神生产。B.谢缅诺夫则主张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1) 物质生产领域;2) 精神生产领域;3) 服务领域;4) 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东西南北》2011,(5):72-75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第一家顶级会所长安俱乐部现身北京。会所一度成了财富人群的“炫耀性消费品”,而在普通人心里,会所就是“游泳的地方”、“有钱人聚会的地方”,神秘又令人向往。时过境迂,虽然顶级会所从未放低身段,但会所内的精英们越来越在乎隐私。同时,一些专业会所正在以更加亲和的方式靠近我们的生活。SPA会所、葡萄酒会所、雪茄会所不再那么高不可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正在悄然蔓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中的消费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 《社会》2000,(11)
现代消费已经越来越远离了传统的那种自给自足的方式 ,并以其无限的潜力 ,以一种真正惊人的步伐在向前迈进。无论就精神的方面还是就物质的方面来看 ,它都构成了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全世界的私人的和公共的消费在1998年已达到24万亿美元 ,是1950年的6倍①。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现代社会的大生产、货币、信用制度、普遍性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物质的丰裕为其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 ,消费就蕴于现代性之中 ,并得以不断地延续、扩展。它的精神就是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 ,消费走出了自身的限制———满足人们…  相似文献   

12.
文化软实力彰显的特性与我国的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视中外文化软实力的形成、积蓄和发展态势,它具有传承性、凝聚性、支撑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较之发达国家,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优势,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优势,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保障优势.把握特征,发挥优势,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策略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激活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扩大文化产品消费,拓展文化生产力发展空间;制定文化创新规划,构建国家文化创新体系;致力高端文化产品"走出去",增强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
"辽河文化",是指以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古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叠总和."辽河文化"既不是从行政范围,也不是从一般的地域范畴来演绎的文化,而是特定的辽河流域为人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辽宁地域文化的主干.辽河文化具有特定的民族性、明显的早发性、较强的兼容性、卓越的独创性、频繁的更替性、持续的向心性和不断的赶超型,形成了辽河文化的开放、奉献、和谐和坚韧创业、充满生命活力的奋发向上精神.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至今还是一个尚未彻底解决的十分重要的方法论和理论问题.目前广为流行并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将这一基本规律解释为:通过社会生产的不断增长和完善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与全面发展.研究基本经济规律是研究社会生活的首要方面,即物质生产的基本因果关系问题.这一基本经济规律应作为反映物质生产的质量和数量规定性的规律加以研究.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基本经济规律反映的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当然,谁都不能否认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但是,把这种相互关系视为经济增长中的基本因果关系,那就错了.因为当我们在谈物质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关系之前,必须首先揭示物质生产本身的实质、质量的规定性及其社会形式,并确定物质生产中的基本因果关系.众所周知,任何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构成某种程度的完整的统一体,而研究任何生产关系的体  相似文献   

15.
李大方 《学术交流》2001,(1):133-136
文化商品是指文化产品消费者在交换过程中所得到的文化精神产品的文化娱乐服务的总和.文化商品具有双重属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文化商品的双重属性表现在它具有商品属性和社会意识形态性,文化商品的三个特殊性是指文化商品消费的永恒性、文化商品的复杂性和创新性.文化商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文化市场必然要同时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必然要表现经济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蒋建国 《探求》2003,(5):40-47
消费文化史是经济史和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清代广州作为西方文化和消费品输入中国的桥头堡,是清代城市消费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范本。本文从对外贸易、中西关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角度审视清代广州的消费文化,考察清代广州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消费文化的历史变迁,认为它是在西洋人、西洋货和西洋文明与广州的商业文化结合中逐步生成的,并带有强烈的开放性、世俗性、享乐性、时尚性和实用性。这对研究清代广州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市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富豪乐意把钱花在更大的房子,更长的游艇上,或者是从奢侈品公司获得特殊待遇,但这些都不足以引起人们过多关注。 炫耀性消费越来越难以如愿,然而,富豪们并未放弃对地位的渴望,只是寻求展现地位的方式变得更加复杂了。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消费文化: 没有规则只有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冠伟 《学术交流》2005,(3):152-155
消费文化是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正在经历的一场文化变迁,以物作为媒介和以符号、影像为特征的广告充斥着社会生活.消费文化在大众时尚的范围内对同质性的大众文化整体相颠覆,消费文化的个性不确定性使其与权威性的消费实践和风格相抗衡,注定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人的身体不仅仅是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社会文化的存在.随着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身体日益被纳入到消费计划和消费的目的中,成为消费文化建构的对象."后福特主义"的产生是这一建构的内在动因,新教伦理的衰落为这一建构提供了伦理背景.消费文化借助于大众传媒,对身体的建构主要从三个层面体现出来:制造"身体消费"的需要;宣称"身体维护"是一种道德;设计并传播时尚的"身体形象"、倡导对身体的审美趣味来促进和实现身体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生活方式的消费与消费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晏辉 《求是学刊》2007,34(2):28-33
普遍消费或消费的普遍化是我们直观到的一个基本事实。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状态下,看待消费与消费主义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前工业社会,节俭被视为美德;在现代社会消费被看作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市场不但造成了“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且生产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在现代社会,消费与消费主义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消费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了消费者表达其意愿、炫耀其地位、展示其身份的重要方式。不但消费物变成了一种符号,消费者也已经变成了资本表达其意志的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