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蔡曙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
今年,是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我国翻译出版五十周年(1929—1979)。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这部著作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论述了原始社会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揭示了家庭、私有制的产生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客观规律,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它的实质,阐明了国家将随着没有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归于消亡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
对法律起源问题的有关争论,根本分歧在于对法的本质及其特征的不同理解。只有在对法本质及特征进行科学探讨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理解《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法起源观。 相似文献
3.
4.
李志遠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6)
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恩格斯为执行馬克思的遺言而写的。馬克思生前曾想联系他与恩格斯发現的历史唯物主义結論来闡述摩尔根对史前社会研究的結果。为此,馬克思曾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作了詳細的摘录,并写了評語。但馬克思并沒釆得及实現这一願望。在馬克思逝世后第二年,1884年,恩格斯就来代替他的亡友所未完成的工作。恩格斯在进行这一工作时,是在适当的地方引用了馬克思对《古代社会》一书的評語的。恩格斯认为摩尔根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 相似文献
5.
姜大仁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5):9-16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系根据摩尔根《古代社会》和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手稿写成 ,是一本研究个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专著。为了更好地研读和理解这本著作 ,把握它的基本思想和科学方法 ,充分发挥它在新世纪对国家学说、民族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研究的指导作用 ,有必要从学术上对其三个主题进行阐述和解析 相似文献
6.
涂赞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5)
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写于1884年3—5月,发表于同年10月。恩格斯写作此书的直接动机,是为了执行马克思的遗言,实现马克思的遗愿。这一意图在《起源》第一版序言中作了明确交待:“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①马克思生前曾打算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以进 相似文献
7.
涂赞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4,(5)
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写于1884年3—5月,发表于同年10月。恩格斯写作此书的直接动机,是为了执行马克思的遗言,实现马克思的遗愿。这一意图在《起源》第一版序言中作了明确交待:“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①马克思生前曾打算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以进一步发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他未能实现这个计划就与世长辞了。恩格斯写作《起源》的直接原因,就是要完成马克思未能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胡长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1(3)
无论学术抑或政治领域,性别问题均为当前热点之一.在此论题上,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各有其独特的学理阐释和制度构想.前者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论述最为经典系统.对恩格斯有关性别问题的理论,女性主义作了细致的批判性解读,特别是其中的若干主要命题:男女性别分工的自然性、分工和私有制的语义等价、性别对阶级的隶属性等,进而以性(sex)与性别(gen-der)的范畴区分这一重要的理论洞察对性别问题作了深刻的解说.总体而言,无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还是女性主义,基于其视角抉择而各自存有怎样的理论洞见及其相随的缺失,却都已对人类自身的一半——女性的历史处境和权益给予了自己可能的理论关怀和努力.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于1884年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两位革命导师最重要的法学著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0.
张沁洁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36-39
根据《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 ,提出国家、强力与法在一开始就是相互依存的。强力与法作为国家维持社会秩序的两个重要手段 ,彼此之间也是互为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陈筱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11):186-189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婚姻的研究影响很大。一方面 ,学术界套用恩格斯的论述 ,忽略了中国古代婚姻发展序列的特殊性 ,也没能洞悉中国古代的基本婚姻制度为一夫多妻制。另一方面 ,恩格斯的论述为研究中国古代婚姻问题———诸如实际的婚姻生活中一夫一妻远比一夫多妻普遍的根本原因 ,一夫多妻婚制的本质 ,贞节观产生的真正原因等 ,提供了思维的启迪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子涵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3)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从对女性繁衍后代的无限崇拜的蒙昧时代的群婚制度,走向以男性为主导的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的家庭形式。女性经历两重天的社会待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们对于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天性,给予了人类无限的力量。女性作为人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也抱有极大的热忱,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研究亦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研究的一开始,学者们就给予女性主义和妇女解放以明确的肯定和支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不仅从两种生产、性别分工、家庭形式演变等多个层面揭示了妇女受压迫被奴役的原因,而且从发展生产力、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化多个角度展示了妇女解放的路径。面对当前妇女解放仍然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以恩格斯提出的妇女解放思想为理论基点,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发挥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可能路径等角度出发,积极推动女性解放事业的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陈克进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
关于原始社会的分期,涉及到原始社会史的基本内容,一直是民族学和历史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探索这个课题的难度颇大,它既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问题,也有史料缺乏的特殊原因。百余年来,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不同学派的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分期意见,并希冀为大家所接受。然而,没有一种分期意见享此殊荣,所以迄今仍是众说纷纭、各持一端的状况。得以庆幸的是,与原始社会史有关的各学科,已逐渐采用比较一致的分期法,如考古学界使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金石(铜石)并用时代和金属(青铜、铁器)时代,民族学界使用原始群和氏族公社(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或蒙昧时代(低、中、高级阶段)和野 相似文献
15.
张剑伟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171-172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我们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原著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特别是那些重要的经典著作,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发展的理论保障。遗憾的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有弱化的趋势,专门的研究成果有限。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理论的理解产生偏差,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程德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
在原始社会后期,在氏族和家族之间还可能存在宗族这种社会亲族组织。关于父系宗族公社,本人已有专文作初步论述(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这里要加讨论的是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有关宗族公社的一些材料。摩尔根的巨著《古代社会》在主要点上揭开了原始社会的组织发展体系及其本质特点。其中讨论了母系时代和父系时代的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等原始公社组织或社会亲族集团,但没有专门讨论家族公社,更没有明确提到宗族公社的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了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新的科学发现,在许多方面作了补充和发展。其中包括父系宗族公社,并在有些地方,杰出地将宗族公社跟家族、氏 相似文献
17.
李方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4)
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发表剑现在已一百周年了,人们在“被称之为国家的那个力量”①下已生活了几千年。国家是怎样产生的?人们对国家为什么有服从的义务?在这些问题上剥削阶级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学家,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从他们本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提出过“神意说”(theory of the divine right)、“契约说”(social contract)等等的学说。这些学说都是对历史真实的歪曲,没有任何科学依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完整地阐析法律起源问题--《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19-22
在《论住宅问题》中,恩格斯首次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的学说,但也留下一些重要问题有待阐发。在摩尔根《古代社会》发表之后,恩格斯依据史前史研究的科学成果,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法律起源问题作了科学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详细考察了婚姻家庭的历史嬗变。婚姻家庭从人类原始群中起源,从群婚到个体婚,经历了血缘群婚家庭、普那路亚族外群婚家庭、对偶婚家庭、父权家庭、一夫一妻专偶婚家庭的历史嬗变,婚姻家庭依次建立在排除血缘关系、缩减婚姻范围、财产私有制、夫妻双方爱情基础上,消除私有制,男女双方真挚的爱情才能真正成为婚姻家庭的基础。婚姻家庭的历史嬗变及其内蕴的精神,为我国倡导以爱情为基础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价值取向,解决婚姻家庭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吴遵林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6,(1)
在我国云南省西部陇川、潞西、瑞丽、盈江和梁河等县,居住着勤劳、勇敢并以好客著称的景颇族人民。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区,繁衍生息,缓慢地创造着自己民族特有的文明。景颇族地区在进行民主改革之前,虽已基本上进入阶级社会,但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由于景颇族进入以地缘联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已有较长的历史,单一姓氏、支系或按亲族划分的村寨已不复存在。在他们世居的地区,基本的家庭形式是一夫一妻制。家庭里,父亲当家长,其家庭组织形式一般由夫妻及子女组成核心家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