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千年以前的希腊有一位象中国的孔子一样著名的思想家,他就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曾游历过麦加拉、埃及、昔勒尼、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四十岁左右他回到雅典建立一所学校,名叫“学园”,他在学园中从事教育和写作达四十余年。柏拉图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教育家。他十分关心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为了挽救日趋走向危机的城邦奴隶制度,他企图改革当时的政体,提出了建立“理想国”的方案,而把教育视为实现和维护“理想国”的根本手段。为此他著书立说,提供教育理论和方案;开办学园,培养和造就未来的统治者;他还派出学生为一些国家提供政治咨询。  相似文献   

2.
“不懂数学者止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这一名言,曾以赫然大字横书在“柏拉图学园”的门上,集中表明了这位哲学大师的理论主张。柏拉图认为,哲学理论只有建立在数学的框架之上,才能揭示现象背后的永恒结构和关系;哲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探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用数学表述的自然规律(如构成音乐和谐的数学比例关系),而  相似文献   

3.
稷下学宫和柏拉图学园几乎同时出现在中西方高等教育的"轴心时代",两者的创办背景、社会功能、管理方式、办学特色、历史影响等既有相似相通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国家创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下,稷下先生不仅发挥着咨政议政的政治作用,各学派自由讲学、辩论、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柏拉图学园是柏拉图私人创办、政府监控的高等教育机构.学园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旨归,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学生免费入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学园自治,学者自由研究,开西方学园派之先河,成为当时希腊的学术中心.  相似文献   

4.
逻辑与数学     
数理逻辑学科用数学的术语表达思维,并使思维适应于计算,这是由来已久的思想。毕达戈拉斯学派的哲学家们,把数看作是事物的本质,因而把数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思想和数,思维和数字运算,有相同的意义。柏拉图也精于“几何化的”思维,因为,我们记得,他在“学园”(柏拉图讲哲学的地方——译注)的正门上写着:“不懂几何的人不得入内”。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古代,修辞术有三层含义:演说家的技艺、说服-论证的过程和话语分析.在公民大会、法庭和公众集会上围绕公共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是西方古典修辞术的基本语境.雅典的民主制产生了公共辩论技艺的需求,向雅典聚集的智者为公共辩论提供智力资源,也提出了修辞术的根本原则,伊索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开办的竞争性学园,带来了希腊世界修辞术教育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的《理想国》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基于对当时希腊雅典社会政治的观察,看到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弊端,为了挽救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危机,柏拉图提出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他提出治国者掌握治国的最高知识---“善”的理念。“善”的理念在《理想国》第六、第七卷中得到了具体的阐述,柏拉图将太阳比喻为最高的“善”,太阳是世界万物的光明之源,从而“善”的理念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也是人类认识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境界。在“善的理念”的指引之下,公民具备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为建立一个“正义城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文发音,乃至其语音学的研究,是汉语圈西方古典学界应该引起重视的课题.16世纪以来,古希腊文的发音在西方古典学界一直饱受争议,并分为两大对立派别:伊拉斯谟派和奈富克林派.前者主张重建古代希腊文的发音体系,后者则遵守拜占庭学者的现代希腊语的发音.目前,伊拉斯谟派的发音体系在西方古典学界占据主流地位.对于汉语圈西方古典学研究者来说,学了现代希腊语或关注点在拜占庭时期的,以及主要从历史语言学角度来关注希腊语的,应以奈富克林派的发音为准;关注点集中于希腊共同语及此前时期的,则应采纳伊拉斯谟派的发音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中,谁来教育年轻人,从来都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作为古希腊数学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泰阿泰德以无理数理论和正多面体理论为自己赢得了不朽的荣誉。但在《泰阿泰德》的“序幕”中,柏拉图让读者首先看到的却是其卓著军功与为母邦雅典英勇赴死的气概,而非其数理成就。这一“谋篇”很可能意味着,泰阿泰德最终将踏上怎样的人生道路——是非政治的数理追求、纯政治的事功追求,还是立足城邦热爱智慧,取决于其“灵魂托管人”的引领与教化。在与左右泰阿泰德人生选择的几何学家忒奥多洛斯的初次交谈中,柏拉图就暗示,苏格拉底如何将泰阿泰德的灵魂从高蹈的几何学,逐步引向了雅典的土地与命运。  相似文献   

9.
雅典民主政治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典民主政治是典型的国家民主制度,是“高度发展的国家形态”.它在古代希腊的出现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为什么会存在于两千多年前希腊的雅典?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学者多着眼于对雅典经济基础的分析,视发达的小私有商品经济是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决定因素,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对其存在的另一决定性因素—文化基础,却常常有所忽略.雅典民主政冶伊始,就有充满理性的希腊文化相伴随.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武装了从梭伦开  相似文献   

10.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根本动机在于培养有用的“中材”,这类“中材”的主要特征是认真与心细。因此,徐光启重视《几何原本》的心性教化功能。徐光启认为,1)几何学为人人当学之学。2)几何学的功能在于使人“心思细密”,它具有“练心”的作用。3)以几何学为主要科目的教育理想完全有可能实现,因为几何学并不像外人想像的那样晦涩,它具有内在的简明性。这些观点与当时的心学思潮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哲学家柏拉图赋予几何学中的五种正多面体以本体论和美学的意义,这对后世的科学发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柏拉图体”成为解释和说明自然现象的认知工具;另一方面,“柏拉图体”所具有的和谐与对称的形式美原则成为科学发现的重要审美规范。  相似文献   

12.
《理想国》是古代希腊哲学家及教育思想家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的代表作,堪称西方的《论语》。柏拉图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奴隶制城邦走过了它的盛世。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面对日趋没落与衰亡的国家,柏拉图以他逆流而上,百折不挠的勇气,通过上下求索,对比左右,提出了企图改革当时政体,重振雅典雄风的《理想国》蓝图。从西方的近代史开始,“公民”诈为社会政治学的概念是共和国家的所有国民,而《理想国》中的“公民”是把奴隶排除在外的一个国家的其他所有成员。柏拉图在他所设计的理想国中,始终把人(公民)的素质培…  相似文献   

13.
波斯战后三十年,雅典强势崛起。如何乘崛起之势,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主人翁”,结束希腊世界长期以来列国交争的困局,树立“雅典治下的和平”?这成为几代雅典人的雄心壮志和强国梦想。而在对外致力于实现帝国雄心的同时,雅典城邦内部推行“民主”式的治理方式。民主化在夯实国家基础的同时,却使雅典传统世家贵族在政治上遭到挤压,新兴民主势力与传统贵族势力彼此虎视眈眈,雅典政坛暗流涌动。如果说伯里克利在世时尚能消弭这一对抗的破坏力,但随着伯里克利的突然离世,这一对抗便迅速升级并迅速白热化,进而走向失控,最终成为雅典帝国事业的颠覆性力量。本文以修昔底德著述为基础,结合阿里斯托芬、色诺芬、柏拉图等著作家的相关文本,力图从雅典政治社会的内部视角,揭示雅典帝国在关键时刻所面临的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及其现实后果:曾让雅典人倍感自豪的“民主”,却堕落为政客摇唇鼓舌、群众叫嚣起哄的舞台;雅典海纳百川、万邦来朝的同时,却贵贱不分、优劣混淆,甚至藏污纳垢;雅典人热爱“自由”,却在不断膨胀的金钱物欲的诱使下,日趋堕落为纵情任性,喜新厌旧,甚至好坏不分,是非不辨……透过阿里斯托芬等人的文本,读者不难感受到帝国繁荣背后雅典人对国祚前途的迷茫和深沉的“乡愁”。对于盛世雅典人的乡愁,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人,应当能够感同身受吧!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通过其著作《理想国》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美好社会。这个社会由一个个完善的城邦组成,这些城邦民主而和谐,理性而法制,人民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协作。在这个社会中,正义是引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美德。这种正义观曾经影响过整个希腊乃至欧洲,并且促进了盛世希腊的出现,雅典、斯巴达等鲜活的城邦也在这样观点的引领下而跃然于历史的记忆。反观当今世界,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对中国社会理想化期许的号召---“中国梦”,这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必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柏拉图的正义观必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有着巨大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格拉底究竟有没有引进新神?对此,尽管苏氏本人及其追随者如柏拉图等人都予以否认,但从柏拉图尤其是色诺芬的记述来看,苏氏的确引进了新神。这位新神是一位至上惟一、全知全能、全善全德的信念神。作为信念神的新神显然不同于希腊(雅典)人信奉的作为人格神的众神,并与后者有着相对复杂的辩难关系,同时也体现了信仰与理性之间的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传统的理想定义的检讨“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意思是指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理想”则是现代人经常使用的概念。但是,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给理想下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如张岱年先生认为:“人生理想论即是关于人生最高准则的理论”。也有从社会学角度指出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还有的学者从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等角度认为“理想是指向未来,指向人的生活和活动的远景”,“是对于未来事物的系统的想象”;理想是“道德的最高者”;“是人们的奋斗目标”;是“体现人们关于至善至美的生活和至善至美的人的观念”等等。如把以上诸种理想定义概括起来,也即理想的一般涵义.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向往奋斗追求的目标。其实这种定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汉字历时三千多年虽经历了符号、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几大阶段,但仍保留着“方块”造型,尤其“点线面体空间”的构成元素与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有着密切的联系。线——汉字笔画线条与几何学的线概念巧合;面——汉字笔画宽窄变化符合几何学中关于“面”的量化要求;体——汉字笔画字形的立体化符合几何学中关于“体”的抽象概念和图学基本方法;空间——汉字笔画、线形正是构铸了几何空间语言体系不仅与数理几何中的线面体空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是沿着几何学的规律发展。由此看出汉字的几何性质在书法教学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意味着知识,而知识大体上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那么作为一门科学的政治学中的政治是什么,一般所说的政治又是什么意思? “Politics”这个词是从希腊名词Polis派生出来的,我们一直把这个希腊词翻译为城邦,或者干脆就翻译为国家。最初,希腊人所说的Polis是指可以俯瞰城市的高地上的筑垒地区,它比城市本身更易于防守。大约2600年前,雅典的希腊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理想国》的理论核心是理念论。理想国是理念的实现和理念世界在现实社会中最大限度的体现。柏拉图认为希腊城邦起源于人们的互助和分工;在哲学王的统治下,理想国中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实现不平等的“和谐合作”;理想国中的教育是培养治国人才。他根据本人的观点分析了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本文对柏拉图理念政治的“善”和“正义”同孔子德治的“仁”与“礼”的异同处做了比较;对柏拉图的哲学思考、对孔子“好古敏求”、“有教无类”等进行了评析,概述了柏拉图和孔子在历史上的作用与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民主,古希腊语为,意即“人民的统治”。民主政治作为一种国家形式最早出现在希腊,盛行于公元前五至四世纪的希腊城邦。在实行民主政治的城邦中,雅典民主政治被恩格斯称为是国家起源“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是“高度发展的国家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