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璐 《决策与信息》2008,(10):72-72
夏末积初,食梨正当时 经过漫长而炎热的夏季,干燥的人体需要滋润,夏末秋初正适合食梨,它对气管炎患者尤其有益。  相似文献   

2.
<正>"春困秋乏夏打盹。"在不同的季节,人体会发生不同的生理变化,以维持机体的平衡。秋季秋高气爽,应是人们感觉最舒服的季节,为什么很多人还会感到疲乏呢?从生理上讲,在炎炎的盛夏,人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美国99%的民众,但这个国家却被那1%的人所控制。从华尔街蔓延到欧美很多国家的占领抗议活动中。l%对99%宣战把美国最富有和最贪婪者与中产和草根之间存在的鸿沟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增加了本国民众对国家政经体制缺陷的失望情绪。在华尔街占领者的引领下,占领活动席卷亚洲、美洲和欧洲,已有82个国家的951个城市爆发占领示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堕入乱世之秋的漩涡。  相似文献   

4.
龚蕊 《决策探索》2014,(21):87-87
秋燥当令,养生宜"养阴润燥"必要时可用药膳来帮忙。 润咽——守住燥邪的入口。不少人容易在此季节出现咽喉疼痛等问题。食疗方: 乌梅橄榄茶:取乌梅、橄榄各3-5枚,加水煮开后当茶饮。生津利咽,适合咽干舌燥者。  相似文献   

5.
“当初免职,有人现在说是因为年龄错了,是到了退休时间。现在我又出来,我要干到干不动的时候!”说这句话时,让人分明能看出他壮志未酬。  相似文献   

6.
7.
每年春季和秋季的两个周末,被戏称为美国总统的“御花园”——白宫花园都会按惯例免费向游客开放。游览白宫花园既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是对白宫历史的侧面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机关是人才辈出的地方,适宜的土壤和温度,宽松的政策和环境,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机关能人,他们出没于机关大小场合,活跃在机关里里外外,为机关出谋划策、殚精竭虑。  相似文献   

9.
“当好中国的总理不容易。”温家宝在陈述担任总理之初的感受时,如是说。作为朱锫基的继任者,温家宝是自然有对其前任政务上的沿袭和继承。但这两位新时期中国政府一前一后的总理,无论在个人言行,还是在执政风格上,都有着他们各自的鲜明特色。朱锫基的“清”和温家宝的“亲”,或许就是他们各自留给百姓的重要印象。  相似文献   

10.
现实存在这么个问题:领导干部热衷于身体保健,精神却是“亚健康”,这是思想“保健”缺失留下的“后遗症”。作为“高危职业”的领导干部。思想“保健”。既是“防病”之策,也是政治韬略。古人讲“饱暖思淫欲”。近年来,面对多元的利益、多样的观念、多变的思想,沐浴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少数领导干部面对诱惑就“气短”;见到金钱就“手软”:遇见美色就有“贼胆”。  相似文献   

11.
周琳  朱翃 《决策探索》2014,(21):72-73
命名五花八门——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时间自主掌控——常设型、阶段型、临时型;涵盖行业广泛——足疗保健、铲除豚草、西瓜办、馒头办、生猪办……  相似文献   

12.
吕天玲 《决策探索》2013,(23):25-27
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场“关键性会议”不仅确定了中国新一届政府未来5年甚至10年的执政方向,更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近日中央高层密集奔赴基层考察调研,在多个不同场合重申改革决心,向外界释放清晰信号。这个时点,“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热词,更加折射了公众对深度改革的强烈期盼。  相似文献   

13.
罗韬 《领导文萃》2007,(12):121-124
影响毛泽东晚年行事。也影响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进程的,是毛泽东的“身后之忧”。这“身后之忧”,在前期表现为“斯大林之忧”。晚期则是“晁盖之忧”。二者有一贯处,又有微异处。  相似文献   

14.
佚名 《决策探索》2013,(19):88-88
紫薯富含铁、硒元素和花青素。硒和铁是人体抗疲劳、抗衰老、补血的必要元素,特别是硒被称为“抗癌大王”,易被人体吸收。  相似文献   

15.
走上一定领导岗位的干部,作为职业特殊的群体,既应有常人共有之情,也应有常人不具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胜任工作,不负组织和人民的重托与信任。概而言之,领导之情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把握好法和情的关系是用人的关键。用人既是用法,也是用情。量法易,裁情难。用人之难不在于用法度。有了铅锤和墨绳,垒砖砌墙自然容易得多,但若凡事只是做到"按规定",用人就成了一种简单机械、毫无成效的活动,人人也皆可为统领了。成功的领袖绝不是死守纲纪、一味严苛的人。《人物志》讲:"恕,所以推情也。"恕,是仁政,需要推己之情,通物之性,不只是德行教化。恕,也是术,需要权衡影响、把握情绪,善择时机,不等同于作秀利诱。严苛只能让人畏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11,(10):I0024-I0025
那座山,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与追求,黄山,那是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人的文化象征之一  相似文献   

18.
郑局廷 《决策》2012,(4):95
崇尚政绩工程、追求形象和面子是形式主义在当下最为显著的表现.从上至下恶批猛斥了几十年的陈规陋习,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相反却呈愈演愈烈之势,的确让人深思!我有一好友贵为县长,不久前我专程去拜访,他刚刚和一台商签了一个投资两亿美金的大项目,击败几个竞争对手,签回大单投资项目,本该可喜可贺,但却未见喜色,问之究竟,原来县里为了引进这个项目,政府承诺要砸进去三个多亿,另外还有长久的税收奖返优惠.县长满腹心酸地说:项目好不容易签回来了,但县财政伤了,我的心也伤了.应该说,我的这位好友县长之伤正是很多官员之伤.这种伤,不仅伤及政府肌体,而且伤害百姓利益.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形势所迫下,以招商引资看成败,以引进项目论英雄,很多官员变得盲目、武断、不顾一切.为了取悦老板,他们不惜把财政砸个大洞去奉送;为了项目落户,他们不吝牺牲地方长远利益去换取.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只要引进项目,就有政绩摆着,就能保持能人形象,就能顾全政府的面子,就可以垒筑提拔晋升的资本,反正干几年提拔走人,债由后任还,屁股归后人去擦.殊不知那些港商、台商及外商抓住了我们官员的这些心理,在项目落户之前,搭起擂台,撺掇内地城市之间展开比拼,自伙自地杀得血肉模糊遍体鳞伤,而他们从中渔利.  相似文献   

19.
筱陈 《领导文萃》2014,(24):124-125
正"书香",一个高雅的字眼,一个让人听了心生崇敬的字眼。小时候,父母常以善读书的人开导我,夸读书人有书香气,称读书人的家庭是书香之家。那时候,心底就隐约地知道,读书与"书香"密切相关,要有书香气,就必须读书。"书香"之香,是一种什么香?香,是一种气味,书在香前,说明此香是因书而来。查了一下百度,最原始的书香之意说的是,古人为了防止蠹虫咬食书籍,将一种有清香之气的芸香草置于书中,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  相似文献   

20.
厦门原是岛,却称“门”。或许正因为此,才成就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部队奉命沿领海南下,厦门是一站。站在海上看厦门,岛多湾多,岛间湾套湾,孤屿出海心。城在海中,海在城中,不冻不淤,水深浪平,确是一湾好港。难怪孙中山先生当年将其定位为“东方大港”。登上厦门岛向外望,碧海蓝天,视野开阔,真个是出门见金(门),抬头望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