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政治文化的作用及其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促使个人形成现代化所需要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二是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三是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关键是现代人人格的现代化: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使国家、政府和个人都要树立法治观念和现代市场观念;二是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三是人总体素质的提高是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落实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与公共文化产品理论相关,与国家实际的财政能力相连,同时又与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的关系紧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能脱离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这一时代背景,国家文化体制改革以及隐藏在文化体制改革背后的中国社会基础结构的变迁决定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进程,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应该放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下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并由此确立公共文化政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群体重要组织资源的新一代党外知识分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外知识分子的新一代代表性人士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越来越发挥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一代代表性人士的政治素质影响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作为;培育和引导新一代代表性人士是培育、传递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这项宏伟工程的一部分;新一代代表性人士在建构健康市民社会过程中具有双重功能,而健康发展的市民社会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基层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中国国情,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场渐进式的改革,从对旧的经济体制修修补补转变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新旧体制替换,即经济转型。这场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起并已经引起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生转型。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对社会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必须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拦孝元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代表大会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拓展了一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它必将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里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和全国八届人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新体制的确立,必将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科教文卫体制改革以及各行各业的改革,对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学界同仁。  一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略论中国商法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法制度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法律制度。中国商法制度的建立对于促进和完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对于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建立起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维,尤其是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风尚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将引起社会的深刻变化,完成这一系统工程,迎接这一工程所导致的深刻变化需要做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换言之,思想政治工作将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精神能量,是其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 ,再一次将政治体制改革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是化解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这一目标 ,在我国现阶段 ,则要突出地完成三项任务 :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配套的民主调控体系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革和完善政治权力运行体制和机制 ,坚决抑制和消除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改造小生产社会政治心理 ,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出现深刻变化,危机潜在并可能频发。其诱因在宏观层面上与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相关,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政治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和传统道德文化体系的失稳上;在微观治理方面,则存在着缺陷甚至于"治理真空",主要表现在意识、体系、主体、体制与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基于以人为本的视野进行考察,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实践中对以人为本原则的严重背离。以史为鉴,在新形势下,我国应该始终不渝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发展人本经济,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坚持执政为民,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抵御资产阶级的文化侵蚀;坚持内外协调,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就必然提到日程上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並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改革。只有科学地认识这一问题,才能正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特点、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经济的进步及与之适应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经济腾飞所必要的能适应并促进其发展的政治体制的建立尤为重要.当前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势下,其政治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的特点及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旨在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应用于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并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政府为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应建立起以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为基点,建设法治政府和政府绩效管理为核心,政府公务员素质不断提高为保障的政府权威体系。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使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租汽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陈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党在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及其理论上的巨大飞跃,它揭开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新篇章。过去以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无疑要转...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经济主体的非公性,民主政治的多元主体、多种途径的参与性,市民社会的培育形成与利益诉求主体的多元化,文化建设的包容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本质的探索,得出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合理内核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一致,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结论。同时认为将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通盘考虑,将民主实践与法治践履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系统发生了根本变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系统的发展,使社会系统在协同变化探索中形成了新的有序结构,形成了远离平衡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另一个方面启示我们:只有进一步加快和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策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切实维护经济安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地推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与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有不尽一致之处 ,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中有相对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异质性基础。二是根本的政治制度虽然先进 ,但具体体制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存在弊端和缺陷 ,影响着文化建设。三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为此 ,我们必须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同时进行稳步的政治体制改革 ,深入批判西方文化中有害的东西 ,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按照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搞好我国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现实和未来价值实践目标作出的理性设计。和谐社会的建设既离不开党的领导,也要以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作为社会心理基础。党的先进性对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党的宗旨的先进性决定了和谐社会政治文化构建的人本取向;党的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决定了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一元性;党的性质的先进性决定了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