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DGM(1,1)模型的重庆市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雾霾已成为中国大气污染最为严峻的生态问题之一.重庆作为早期的工业基地,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准确预测大气污染物浓度是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基础和前提.基于重庆市2013—2018年的PM2.5和PM10年均浓度数据,分析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建立PM2.5和PM10浓度的灰色DGM(1,1)模型,探析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两种大气污染物浓度都在逐年递减,但各自的下降趋势和幅度有所不同.近些年PM10的浓度下降幅度比PM2.5要更大.采用DGM(1,1)模型对两种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分析,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运用重庆市污染物浓度的预测结果,分析重庆市未来五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为重庆市相关环保部门制定防污治理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PM2.5(细颗粒物),这个大家原本很陌生的专有名词,因为2011年10月以来我国多地灰霾天气造成严重大气污染,而迅速成为社会热词。本文由此作为出发点,运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浅析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呼吁社会关注重工业污染等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期待人类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PM2.5与汽车尾气的关系入手,分析我国汽车保有量的现有状况和发展趋势及其对PM2.5的影响,得到在持续高汽车保有量背景下PM2.5形势将更加严峻的结论,提出针对这一结论的PM2.5治理建议:一是以革新贯穿于全汽车产业链的科学技术为根本途径;二是以完善调控企业生产行为和个人购车用车行为的税收政策为短期手段;三是以建立可内化PM2.5治理成本的环保市场为长期方向,这对于解决当前的PM2.5问题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具有非线性特征的未来24小时PM2.5浓度预测难题,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和相空间重构(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PSR)技术与布谷鸟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CS-SVR)模型结合起来,建立EEMD-PSR-CS-SVR组合预测模型。采用EEMD将PM2.5浓度时间序列分解为n个不同尺度的IMF子序列及余项,然后对各子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再用重构后数据对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得到未来24小时PM2.5浓度的预测结果,在其中采用布谷鸟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建立EEMD-PSR-CS-SVR组合预测模型对PM2.5浓度的预测结果,相对于单一预测模型(ARIMA、LSTM、BP)、不同的模态分解方法(EMD-PSR、CEEMD-PSR),以及不同参数优化算法的SVR预测模型等具有显著提高的预测精度(R,RMSE, MAE, MAPE等评价指标),为未来24小时PM2.5浓度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PM2.5内涵的表述,说明PM2.5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性,并对比我国及发达国家的PM2.5标准,同时介绍我国对PM的监测情况,提出应对PM2.5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气污染控制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除了需要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公众的行动选择也至关重要。将公众大气风险感知有效转化为亲环境行为,实现环境改善的“知行合一”,首先需明确亲环境行为的发生机制。以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心理变量,结合空气质量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验证环境风险感知、自然联结、PM2.5暴露值对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环境风险感知正向预测亲环境行为;自然联结在影响路径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影响路径具有城乡差异,即来自城市个体的大气风险感知对直接亲环境行为敏感,对自然联结变化迟钝;影响路径受到个体所暴露的PM2.5浓度的调节,即PM2.5暴露值越高,中介效应越强。上述结果明晰了环境风险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亲环境行为和推动大学生环境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1月,2013年北京"两会"召开,人代会一号议案剑指交通拥堵。1月,连续几次雾霾天气,北京PM2.5一直维持在200以上,有专家认为,机动车排放和道路扬尘在PM2.5排放源中所占比例为50%。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报告中,北京以52分钟成为上班路途花费时间最多的城市。2012年12月,救护车被堵致使伤者死亡事件,把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推上风口浪尖。所有矛头都指向交通问题。专家纷纷献计献策,智能交通成为治理良方之一。  相似文献   

8.
雾霾空气中存在的PM2.5 严重威胁公民的生存,引发全民对其高度关注与讨论.从公共管理角度思考PM2.5 问题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新兴的多中心权力理论为“公地悲剧”的治理开辟新的道路,并彰显着单中心权力难以企及的优势.从制度建立、相互监督、可信承诺三个维度,探讨多中心治理模式解决PM2.5 的制度保障.探索性地提出PM2.5 问题的多中心治理架构,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TSP与PM10 均是衡量环境空气中尘埃污染程度的指标。本文以大量实测数据为依据 ,对TSP和PM10 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环境绩效评价是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以2008—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PM2.5爆表"事件作为外生冲击,考察了媒体关注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关注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环境绩效,"PM2.5爆表"事件与媒体关注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治理效应一定程度上存在替代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PM2.5爆表"事件带来公共压力的增大与媒体关注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治理效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公司以及竞争性较强的行业中,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如何激励企业承担环境治理责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拓展了现有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主设计的新型PM 2.5智能监测系统,它以太阳能电池组为供电体系,通过联合使用A/D转换器以及其他常规检测仪器,可实现对空气质量的多功能、高精度监测;采用GTM900B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主设计的新型PM 2.5智能监测系统,它以太阳能电池组为供电体系,通过联合使用A/D转换器以及其他常规检测仪器,可实现对空气质量的多功能、高精度监测;采用GTM900B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13.
备受关注的PM2.5标准征求意见日前结束。记者从环保部了解到,征求意见期间收到了1500多条反馈意见,普遍赞成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空气质量标准,有的还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提前实施。(《新京报》2011年12月7日)——PM2.5标准比现行的PM10标准更为严格,更能真实反映出空气质量的现状,同时也让环境整治工作有的放矢。不过,对于征求意见稿中,PM2.5空气质量标准拟于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的说法,人们并不买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编制了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在53个项目中抽取了三个分量表。第一个分量表是由"环境危害意识"和"躯体危害意识"两个因子组成的"危害意识"分量表。第二个分量表是由"生理不适反应"和"心理不适反应"两个因子组成的"不适反应"分量表。第三个分量表是对"主观应对方式"和"客观应对方式"进行测评的"应对方式"分量表。该问卷的编制为人们对PM2.5的健康风险预测提供了一个简便快捷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5.
李明 《北京纪事》2013,(1):4-16
近期,央视到祖国各地采访基层老百姓,问一个很突兀的问题是:"你幸福吗?"北京人理想中的"幸福"到底是什么?网上很多人道出了心里话,按顺序说应该是这样的:海边有幢别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沐浴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不用担心PM2.5;吃着特供食品,不用担心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子女都送出国读书;有钱看病……看来,"我在海边有套房",已经成了许多北京人的一大追求。  相似文献   

16.
彰华 《山西老年》2014,(12):13-13
10月19日,2014年北京马拉松在天安门广场开跑。选手佩戴口罩跑马拉松,成为马拉松历史上"壮观"的一幕。当天北京的PM2.5指数达到331重度污染,比赛现场,不少参赛者都戴起了各式各样的高倍防护口罩。  相似文献   

17.
辽中南地区是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中要求的重点区域,以2016年辽中南城市群PM2.5日均浓度为雾霾污染测量指标,运用AR模型分析了雾霾的持续性特征,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ISM模型讨论了城市间雾霾污染的相互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辽中南城市间雾霾污染存在较强持续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溢出方向为从北向南,以沈阳等城市为中心向周边溢出;城市群内一个城市雾霾浓度的提高,会对周边城市产生冲击.辽中南地区的联防联控应考虑城市之间雾霾污染的相互影响,合理设置雾霾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调整产业布局等手段,可以产生更有效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PM2.5、PM10、空气质量报告……近期,这些名词频繁出现于人们的日常聊天中或QQ、微博、开心网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空气质量,但少有人知道得出这些数据的背后故事。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空气质量监测员潘骏称,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让上海的天更蓝。  相似文献   

19.
绿色技术进步缓解雾霾污染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70个地级市的绿色专利与PM2.5浓度年均值数据,采用S-GMM和动态空间计量模型考察绿色技术进步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雾霾污染与绿色技术进步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本地绿色技术进步显著降低PM2.5浓度,而邻地绿色技术进步不利于本地雾霾污染问题的改善。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基准回归得到的结论。要确保雾霾污染得到根本治理,需要进一步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升级。  相似文献   

20.
易明 《北京纪事》2015,(10):79-81
2015年9月10日,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袭过京城,秋意就来了.今年印象深刻的雨,是9·3大阅兵后的两天,下了30多个小时,有滂沱之势又连绵持久.雨天更让人想起前一段的蓝天白云,北京及周边省市从8月20日起实施一系列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人努力加上天帮忙",至9月3日,北京的PM2.5连续15天达到一级优的水平,刷新了有PM2.5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