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涂层也就是用某种涂料、材料涂抹、修饰对象,以达到特定的效果、实现特定的目的。涂层在城市化进程、空间生产中的泛化,有可能使城市社会成为一种表面光鲜而充满风险的涂层社会。涂层、涂层式空间生产具有短期的经济、政治等效应,但会深层危害城市与社会发展。涂层式的空间生产、涂层式的城市化,具体表现多种多样,但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形式主义意义上的城市策略与空间行动。涂层式、形式主义空间生产用表演式的行为遮掩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积累发展风险。化解涂层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待于现代性与城市社会的进一步成熟。推进空间生产的社会自觉,深层确认城市的人文本质;推进空间制度的行为自觉,增加城市权利的弹性张力;注重空间生产的本土特质,推进空间生产的本土自觉,对化解涂层问题有重要的行为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忠 《河北学刊》2012,32(3):31-36
城市启蒙的不足及其片面化是导致诸多城市问题的重要原因。城市性是人性、人的社会性、交往性的一种具体空间化展开,城市是人类多样、异质文明要素的空间化聚集。城市化具有辩证性,既推动了社会进步,又表现出诸多异化与问题。城市哲学是城市启蒙、城市辩证法的自觉,是反思与反省意义上的城市认识论、城市价值论与城市行动论。深化城市研究,推动城市发展,是城市哲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汪霏霏 《东岳论丛》2023,(5):174-181
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城市发展须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模式,以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等效益融合共赢的城市更新之路。当城市更新从物质导向进入文化导向的新阶段,城市更新应该重视保护而不止于保护,需要用心营造身边的公共空间,实现空间、文化和经济的共生共荣。文旅产业在推动城市更新的机理与价值取向上,拥有明显的动力性和未来性,即文旅产业能够引导消费、形成聚集、改善环境、提高幸福值,具有城市更新优选推进产业的典型特征。城市更新的实施关键在于有效地把居民生活和空间结构落实到活的业态上,落实到能够互动和可持续的产业内容上,它一定是结合了生活本身的经济逻辑、文化逻辑以及一体化的结构,通过文旅创新推动城市更新进而实现我们对未来城市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管理中,由于公共性的迷失,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张力持续增加,历史文化遗产状况堪忧。城镇化进程与城市更新进程的交织生成了中国式城市更新模式,这一更新模式受到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回归城市管理公共性,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都是城市管理的内容,都是公共管理行为。要在城市管理公共性这一根本属性下,探究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程宏燕 《理论界》2011,(3):85-88
技术的感性文明是指人们在参与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使用技术等过程中立足于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健康、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并将其外化在产品的功能和形式上。它是当代技术的内在规定,具有富有人文情感、生态学意义和未来学观念特征,是现代社会转向后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要素。技术的感性文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能够进一步从外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城市生存与扩张的风险;同时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6.
城市更新行动是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经济、生态、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发展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城市更新和改造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提供理论支持。从城市更新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层面构建城市更新行动综合评价体系,并以长沙市某地更新行动为例进行评价,探究城市改造综合效益,为城市更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着力实现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建设就是构建智能化的新型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关系。智慧城市建设首先需要技术基础,但更需要把智能技术转化为实现空间建设创新发展所需要的智慧功能,即智能技术功能化。智慧城市建设的功能化创新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分形化、开源化、海绵化三个方面。智能技术功能化的效果判断要看是否具有生长性和可持续性前景,判断这种成长前景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场景"化,即创造新的生活场景,使智能技术应用改变现有的生活形态和空间形态。新场景的技术基础是智能技术应用的活态化,社会管理景观是公共空间与公共平台智能化运行的"新常态"化,新的人文生态景观是指日常生活环境中文化氛围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计并不等同于城市生活。前者是工具性的,后者是权利性的。城市化有一个从“生计”到“生活”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形成了城市圈层的扩张与“侵犯”,从而造成城市的区域衰退等问题。着眼于这些问题的系统解决,城市更新依次体现为城区—街区—社区更新的行动逻辑。在这一逻辑中,生产空间的物理性方案逐步让位于生活空间的社会化方案。这一逻辑转换本质上是城市权利的持续。在城市边界的刚性约束下,权利的多维发展影响着城市更新的政策进路。面向权利持续的城市更新把城市视为权利的个体集合,视为生产、居住、发展的权利综合,并以权利的持续支持城市更新的政策持续。  相似文献   

9.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迫切要求转变传统城市更新的高能耗发展模式,探索绿色城市更新路径。然而,传统城市更新治理中政府、市场、公民等单一主体主导的模式存在诸多困境。为此,国内外不同城市开启城市更新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绿色城市更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更新实践发现,当前城市更新较之以往呈现出更为复杂与多元的特征。事实上,绿色城市更新的有序运转并非依靠系统外部或系统上层,而是依赖多主体多中心的共同实践。因此,协同治理是新时期绿色城市更新的必然方式,其符合绿色城市更新需求,且具有推动更新的可行性。但协同治理并非一蹴而就,仍需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措施,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及其他主体的角色定位,并通过完善参与机制、推动信息共享、健全更新激励等方式增强协同治理的权利保障,从而构建更新利益共同体,汇聚绿色城市更新发展合力。  相似文献   

10.
跨世纪的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全面加速发展的时期,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构成了现代社区变迁的主导潮流。在城市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迫切要求我们的城市发展从战略理念到管理目标、路径方式均应发生较大的调整,以更加适应未来的挑战。为此,我们认为当代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转变便是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环境形态的更新,实现现代都市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更新与管理体制创新1新世纪城市社区的建设重点:城市更新城市更新内涵包含了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改革乃至都市形象重塑的多重功能与目的。诸如,通过城市更新,改善社区…  相似文献   

11.
城市权利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随着文明样态、生产方式的变迁而转换。城市权利是城市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础。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在不同的价值与方法论语境中对城市权利的认识有所差异,既存在以技术—经济为核心的城市权利观、以社会—政治为核心的城市权利观,也存在以文化—生活为中心的城市权利观、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城市权利观。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城市权利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具体展开与实现。城市权利是空间权利与社会权利的统一、资格权利与行为权利的统一、个体权利与整体权利的统一。在劳动价值论视野中,能够作为实践的主体参与空间生产、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是一种根本性的城市权利。确立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城市发展规律与我国国情相统一的城市权利话语体系、城市权利推进方式,对推进城市权利的合理化、规范化,实现中国未来城市与社会发展的繁荣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毅  衷培圆 《江淮论坛》2022,(1):140-148
为了减少历史文化名城在旧城更新中来自政府权力任性、市场资本傲慢和社会权利虚弱带来的负面影响,寻求从物的城市化走向人的城市化,城市空间从非正义走向正义,探寻多元城市更新主体相互作用机制如何运作及其如何优化。基于对苏州旧城更新的调研,重点比较了古城1号保护型城市更新、苏纶厂发展型城市更新和桃花坞协同型城市更新三种类型机制运作机理,围绕政府权力、市场资本和社会权利如何更好地协同,实现旧城更新机制的优化,满足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保护二者之间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周毅 《云梦学刊》2003,24(5):46-48
随着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包括“城市性”的强化和城市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完成及深化,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的终结、信息社会来临、新型城市社会区域的诞生和新城市经济现象的涌现等。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等的动态统一,当代城市生态系统面临严峻挑战。城市生态权利是城市生态系统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基石,其内涵可从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法理学等维度加以认知。城市生态权利是对权利主体权益与责任的规定与整合,其本质是对城市生态空间中人、自然、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确认、调整与优化,城市生态权利的实现需要生态权利意识、经济理性逻辑、权力运行机制的深层转换。建立一种符合生态正义、经济运行规律、法律规制的城市生态权利话语体系,对于推进城市生态权利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更新作为内嵌于城市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一种空间优化机制,与城市相伴而生,和发展同向而行。在严峻的资源困境倒逼下,国内城市相继步入存量更新时代,并在政策机制的影响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城市更新统一行动。自工业革命以降,飞跃发展的科学技术在重塑城市风貌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城市问题,扩大了旧的城市积弊。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从而赋予城市更新以新的理念。在现代规划理念指导下,城市规划师与治理者必须面向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总体目标,运用新兴科技手段对城市建成区进行空间综合整治、功能布局优化和人居环境改善。通过智慧规划、建设与治理的导入,以科技赋能,为城市衰败区提供走向复兴的智慧化端口。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现代化有两条道路以经济增长为本和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本.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发展的最初道路是以经济增长为本,并因此产生生态破坏,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本.文章提出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城市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功能异化;社区自身发展能力弱,自治程度相对较低;社区建设运行机制不畅,资源整合力度不强;社区干部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等等。加快青海省城市和谐社区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社区居委会成员生活补贴制度,切实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不动产在驱动城市智慧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从城市不动产优化的视角切入,在厘清城市不动产优化与城市智慧化建设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城市不动产要素驱动城市智慧化的作用机理。最终研究表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及时更新城市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结构、打造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以及持续升级ICT与交通等基础设施能够从六个方面驱动城市智慧化的建设进程:塑造益于知识产生、交流与溢出的城市宜创物理空间,促进城市创新和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唤醒智慧经济增长活力;提升城市宜居性,优化城市创新环境,吸引创新型和知识型高技能人才集聚,提升智慧居民技能质量;为城市智慧治理提供重要的空间载体和物理支撑,筑牢智慧治理基础结构;提升城市可达性与信息网络连通性,促进人流、物流与信息流等流要素的快速流动,增强智慧要素流动效率;提高城市自然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构建智慧生存环境氛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与社交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质量,助力智慧生活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19.
张伟 《东岳论丛》2012,33(4):155-158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关键时期,城市更新问题已成为必须面对的实践难题和理论界热衷探讨的热门课题.随着近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在传统地产导向型的更新模式之外,文化产业导向型的更新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城市更新的舞台上.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项目,在城市更新中已取得明显效果,展示了文化产业项目在促进城市历史风貌区有机更新、生态恶化区域环境恢复、产业建筑再利用、经济转型、城市精神更新等方面的良好作用,对中小城市更新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确认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时代即将来临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即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推进的结果;也是新时期社会整合、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和家庭结构的功能变迁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对城市社区的功能作了相应的分析,即城市社区有利于增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人的深层需求,有利于城市社会的稳定和综合治理;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是城市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