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国家层面下健康扶贫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基本策略,结合新疆地区分析省级层面健康扶贫政策工具的实际运用情况,为后续优化健康扶贫政策体系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2015—2021年国家层面和新疆地区省级层面的健康扶贫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工具—运行时期—政府层级”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85项健康扶贫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健康扶贫政策工具可分为5大类33条目。各层级下健康扶贫政策均结合各时期内重点任务进行政策工具组合运用,且使用情况存在偏好侧重。同时,各政策工具的内部构成情况存在共性与差异共存。结论 当前,我国各层级下健康扶贫政策工具组合运用效果较好,未来,我们要注重政策工具同新时期的重点任务相匹配,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组合运用方案。  相似文献   

2.
党建扶贫是践行党的基本宗旨、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举措,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党建扶贫政策工具分为指令性、动员性、经济性、信息性和能力建设性五种类型。通过对2010—2020年的84份中央和地方层面的党建扶贫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指令性工具和经济性工具是党建扶贫的主要政策工具,能力建设性工具和动员性工具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具体政策工具中的“考核督促”“倡导贯彻”“资金提供”“舆论宣传”“组织强化”受到重视。在党建扶贫过程中,应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效结合,使政策工具选择与贫困村现实问题相适应,注重政策工具统筹使用与创新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孟劲 《领导科学》2012,(14):63-64
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政策主体(主要指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一种行为准则。从其本质上看,它是有选择的公共行为,不论是它的目标指向还是活动过程,都体现了明确的方向性,即制定该政策的主体的价值取向。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或对价值问题的探讨是被忽略或被有意排除在外的。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治理政策工具创新的主体,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体系特别是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晋江经验”的长时段考察,发现晋江地方政府适时的政策工具创新,促使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跃迁性特征。晋江在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设计与执行过程中,以政策目标为基础,以工具优化组合为关键,以工具执行权利与监督为保障,既符合实体企业家的利益和要求,又符合政策制定者的治理目标和方向。“晋江经验”内含的“政策工具包”对于地方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的在地化组建具有政策扩散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薇 《管理世界》2019,35(1):135-150
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方式,医疗保险和农业保险在防止因病致(返)贫、因灾致(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保险扶贫的实践发展与政策预期尚存有较大差距。本文针对保险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目标不精准、需求不满足与贫困人口收入约束之间的困局,通过构建贫困人口潜在保险需求转换成有效需求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1年先后开展的5期"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在减贫实践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以适当财政补贴个人缴费、降低起付线、放宽封顶线、提升报销比例为核心的"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能够显著激发贫困户医疗保险的需求,对其收入和支出等福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而起到积极的减贫效果。进一步地,针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发现存在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新现象,借助以提升保费补贴程度和住院报销比例等为重点的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对帮助脱贫和防止返贫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为充分发挥保险政策扶贫作用提供了优化路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现代治理工具根据强制性程度不同分为自愿性工具、强制性工具、混合性工具,根据工具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社会化手段。我国政府机关在治理工具的选择和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从治理工具的使用方式看,有的政府部门过分依赖强制性工具;从治理工具的使用目的看,一度以GDP为导向;从治理工具的使用主体看,治理主体相对单一。运用好现代治理工具,要了解各治理工具的优缺点,综合协调搭配运用不同工具;要始终坚持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放在首要位置;要把公共利益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发挥公民表达机制的作用;要符合一定的伦理道德并且采用多元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买忆媛  彭一林 《管理学报》2006,3(2):199-203
风险投资对促进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干预。为此从公共政策、风险投资与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从创新的需求和供给角度建立模型,分别研究了创新产品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并运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了整个市场的均衡状态,根据社会效用最大化目标,分析政府最优公共政策组合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因此,这种最优政策工具组合可供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危机管理是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突发紧急状态下实施的一种特殊组织管理。单位危机管理中常见的政策工具主要有组织命令型工具、激励引导型工具、信息资源型工具、制度补给型工具、混合施效型工具等。单位领导者在组织管理过程特别是危机管理过程中,要格外注重政策工具的使用策略和运用艺术。具体而言,应以政策目标作为靶标,以政策问题作为现实依据,以组织能力作为依托平台,以目标群体作为施效对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业补贴制度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支持是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在回顾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变迁与政策转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补贴的目标定位、重点领域与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提出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明确指向、突出重点;市场导向、遵循规则;协调配套、提高效能"原则,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补贴重点产品、重点地区和关键环节为核心,以价格支持措施为基础、直接补贴措施为主体,建立指向明确、重点突出、市场导向,操作简便、协调高效、受益直接的农业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需要相应的宏观调控工具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的失灵领域进行调节,引导资源要素向目标功能区合理流动,以促进目标功能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选取了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土地政策方面的政府已用或可用的宏观调控工具对四类功能区需要的政策调节工具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建立“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协同”三维分析结构,采用文本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201 0—2021年节能减排政策以三维分析视角进行研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增加可操作性强的节能减排政策文件出台、审慎选择各类节能减排政策工具、建立清晰全面的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体系、加强节能减排各责任主体的协同形成合力,以及有力保障节能减排政策切实落地执行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进步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目标的追求,粗放型的公共政策必然被时代抛弃,科学、合理、精准的公共政策才能够满足政府管理和人民的需要。新时代,影响公共政策精准性的要素主要有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等,提升公共政策的精准性须做到精准调研、精准决策、精准执行、精准评估、精准问责。  相似文献   

13.
蒙媛  陆远权  陈莉 《管理评论》2024,(1):236-250
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调研数据,本文考察精准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精准扶贫政策对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家庭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就消费结构而言,精准扶贫政策使脱贫农户家庭居住和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的比例提高,而教育和医疗支出占比降低。就消费类型而言,精准扶贫政策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均有提高作用,生存型消费作用突出。就扶贫政策而言,产业就业扶贫政策作用最大,而保险扶贫政策作用最小。通过分位数回归、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2)异质性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不同地区、民族和收入的脱贫农户家庭消费有明显差别,其中对湖南省、少数民族和低收入脱贫农户的刺激作用最大。(3)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因病致贫、因教致贫和脱贫边缘户这三类特殊家庭,他们通过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就业扶贫等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政策综合发力,家庭消费水平得以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本文旨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需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本文以中国四大经济强省——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近几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从政策工具的角度将政策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并进行重点内容和政策差异性原因分析,针对以上分析从产学研合作、跨区域合作和知识产权服务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四强省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政策变通的主要类型政策变通一般指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对政策内容和政策约束作出调整后实施的一种政策行为。政策变通后可能与原政策目标一致,也可能与原政策目标不一致或相背离。政策变通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从政策实践看,政策变通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偏好型。政策执行者依据自身利益或立场来界定政策目标含义,对政策作出选择性执行,其余则弃之不顾。尤其在政策界线相对模糊、政策内容和相应操作缺乏明确规范的约束机制下,这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针对2008年以来的“偏紧型”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中性偏松的政策,即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下实行结构性松动。“双稳健”政策的重点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从战略上实现短期增长目标与长期稳定发展相结合,以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7.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内含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倾向,这种倾向是公共政策公平属性的自然衍伸。政策工具公平属性的内涵体现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和过程公平等四个方面,其中权利公平是基础和前提。从有利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主要有规范性政策工具、程序性政策工具和技术性政策工具等三种模式,每种模式都不同程度地保障了政策工具公平属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检验了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家庭消费的影响,深入探讨了精准扶贫分类施策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使贫困户人均消费提高4.37%,生存型消费提高5.76%,发展型消费提高13.12%。从消费结构来看,政策显著增加了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及教育文娱等支出,同时,居住类、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显著提高,医疗保健支出占比显著降低。进一步地,对于老年贫困家庭,精准扶贫政策通过直接转移支付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对于因病致贫家庭,政策通过低保等直接转移支付方式,降低医疗支出,提高生活水平;对于因学致贫家庭,政策通过教育帮扶方式,缓解教育负担,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教育程度低的家庭,政策通过"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方式激励贫困家庭,过上美好生活。本文实证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发挥出"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作用。家庭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对老年人口、不健康人群、未成年子女数量多、教育水平低的深度贫困家庭作用更明显。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在贫困县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效果更突出。这表明精准扶贫政策聚焦深度贫困,专啃"硬骨头",精准发力,推动贫困家庭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本文的研究为厘清精准扶贫政策帮扶渠道,评估减贫动态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可为相关部门切实把握政策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总结中国扶贫经验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蔡英辉 《领导科学》2012,(17):25-28
由于政策制定与执行需要张弛有度,因此,多个行政主体经过科学审慎的信息评估,会进行政策扩张或政策收缩以适应情境变化。但在缺乏法律规范和有效监督时,在政策空白地带,多个政府有利可图则实施政策扩张和彼此争利,无利可图则实施政策收缩和互相扯皮,公共领域利益陷入"公用地悲剧"状态而难以监管。因此,需在法律层面对多个行政主体的独立地位予以确认,对政府间的行为界限予以明确,建构伙伴型政府间关系,促使政策扩张与政策收缩在博弈中实现秩序平衡,维护不同范围的公共利益,尊重多种利益群体的意见,实现各个层面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问题主要出现在资金管理使用、政策制定执行和干部思想作风三个方面,体现为腐败主体的集中性、腐败环节的关联性、腐败行为的隐蔽性和社会危害的直接性等主要特征。解决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问题,必须从监督问责、成长渠道、容错纠错、激励表扬、心理关怀等方面精准治理,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