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启了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农村土地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突破口和重要途径,新时代农村土地政策供给改革对乡村振兴具有多功能制度价值,农村土地利用政策供给改革通过补足发展要素短板和增添多重提质效应助推乡村振兴,并带动城乡全地域系统功能提升。新时代农村土地政策供给改革需要建构农村土地利用政策与各类相关制度的联动效应,明晰乡村振兴和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村土地政策供给改革的正反反馈机制,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土地政策供给改革举措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性、适应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2.
发展低碳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我国倡导“双碳”发展战略背景下,促进乡村低碳旅游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乡村旅游业态的创新。绿色低碳性、乡村原生性、产业融合性和创新驱动性是乡村低碳旅游的优势属性。乡村低碳旅游的低碳化属性肩负着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使命,乡村化属性承载着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希冀,产业化属性承载着构筑新发展格局的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了加大乡村旅游低碳化的制度供给,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促进旅游产品低碳化开发,加快农工商文旅联动,加快乡村旅游地韧性建设和推进乡村旅游协同治理等路径,以期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注重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协同,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部署。该文在解读需求侧管理的提出背景和历史依据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需求侧管理的内涵与逻辑,指出如何通过需求侧管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化解有效供给不足矛盾,如何理顺分配结构、从整体上提升有效需求力,如何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打通和补齐市场流通中的堵点和短板,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从而全面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阐明需求侧管理如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而推动人民美好生活的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性难题、引领中国巨轮在现代化事业下半程"行稳致远"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政策措施和发展进程可以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得到说明和支撑。从现实与理论的双重逻辑来看,供给侧改革的难点在于: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转换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目标;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做文章,而且必须以此为契机协调经济、社会、自然三大系统的关系。因此,供给侧改革的实践必须在两端着力,确立短期和长期两大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过程中的八对核心关系。  相似文献   

5.
“普惠金融”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手段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分为探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创新性发展三个阶段。可以从生成逻辑、运行机制、驱动因素和创新发展四个维度构建普惠金融理论框架。目前,我国普惠金融政策持续发力,普惠金融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供给规模不断增长,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普惠金融重点在农村和小微企业。但也面临着普惠金融概念“混沌”导致实践偏误、城乡“三大鸿沟”导致发展不均衡、金融机构“成本—风险”约束导致供给不足、数字化潜在风险导致监管风险升级等挑战。为此,要做好普惠金融概念界定,优化农村科技、金融与教育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供给意愿,完善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6.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立足中国自身发展阶段与条件的新判断,并依据我国经济社会矛盾与全球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所作出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以生产方式为理论逻辑基础,依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要求,科学阐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探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社会生产形式与劳动交换或资源配置方式,完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产制度与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来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社会总生产或再生产各环节的系统性交革,其核心问题是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即打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动力充沛、内部协调、循环通畅的社会再生产体系.从未来发展方式的态势来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从体现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特征的包容性绿色发展中去拓展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厘清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的现实难题,可为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廓清理论和现实前提。“做大蛋糕”的问题即社会生产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是制约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的关键掣肘。新旧动能转换阻力大、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待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缓慢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三大突出难题。现阶段,突破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社会生产发展难题,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是需要多方通力合作、对症下药、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践路径包括:一是努力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防止动能转换新风险;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避免资源浪费;三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精准供给;四是加强创新型强国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指导,从现代西方经济学演进视角,分析了供求命题的魅力,阐述了与供求命题相关的概念和论题,说明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学派的区别,以及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测度、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9.
值此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基本建设投资与再生产现论的关系,作为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体会,以纪念伟大导师马克思。 一、基本建设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再生产?马克思下了一个完整的确切的定义,他说:“生产过程不问它的社会形式如何,总必须是连续的,要周期不断地重新通过相同各个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浪费,它也同样不能停止生产。所以,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只要是不断联系中,作为一个不断更新的流通来看,便同时是生产过程。”(《资本论》第一卷、第619页)。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中生产的物质资料总和,叫做社会总产品,它必须经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阶段,每经过这样四个阶段,叫做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过去后,又必须重新继续不断地通过下一个周期。这种周而复始、永不间断的过程叫做社会再生产。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观问题。其要害,是分析和阐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条件发生了新变化,也相继出现了新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应从加强科技创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等方面入手,推进京津冀地区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创源是指社会保障“量”“置”间的结构性调整。它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鉴于供给侧改革实施目的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本文在研究社会保障政府财政责任,公共财政活动规模与供给侧产业结构及收入分配领域之间动态关系的基础上,发现了社会保障创源对供给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这意味着社会保障不但能够影响需求端,还能够有效作用到供给端。这就为社会保障提升至国家治理的高度奠定了学理基础。此外,文章还在社会保障创源理论框架下,凝练了不同组别省级单位增强社会保障创源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方案,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非均衡的产业结构与财政调节 由于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再生产分化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其中分配和交换只是由生产通向消费的中间过程,生产和消费及其对应关系才是最终的和根本的。这样,供给和需求是国民经济的两大基本力量,产业结构要同时放在供给和需求中考察。合理的产业结构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是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市场供给结构;否则是非均衡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必须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任何社会再生产都要遵循一定的比例才能实现的。马克思说:“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三六八页)所以,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进一步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对于加深认识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是有其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析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分配领域的成功运用和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大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突破。贯彻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按生产衰素分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大突破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过程,是生产方式的基本运动规律。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  相似文献   

15.
科学地区分社会再生产的类型,正确地选择生产发展的路子,是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胜利实现“七五”计划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指导。社会再生产类型的再探索建国以来,经济学界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类型的理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多数同志认为: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类型的考察,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16.
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教育要素边际效益递减与负面溢出效应是亟需解决的重要教育关切。教育“提质增效”能否取得预期政策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识别与淘汰落后教育产能,有针对性地投入教育生产力较高的教育要素,通过提升校域优质教育供给能力回应社会教育需求、重构教育生态。依据教育供给侧改革理论,阐明教育生产函数分析框架,结合教育提质增效的国际实践经验,提炼总量型、要素型与产出型三类校域供给侧改革思路,并就此对教育提质增效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总结三点启示: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聚焦广义教育生产技术创新、因地制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协同联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路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市场制度规则、市场设施、市场规模、产业结构、市场环境等基础保障;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二者协同联动发展具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积极经济效应。因此,应推动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协同联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联动、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联动,实现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表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枢纽,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因此,基于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迎来新机遇与新挑战;从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新型机制体系、共同富裕四个层次诠释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四环节入手,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促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以“交通强国战略”和“两山理论”为引导,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南北绿色经济带旅游效益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案例说明:“交通格局解决旅游格局”带来旅游人气、“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旅游效益、“交通旅游双城化”提升旅游消费水平、“交通旅游原生态”诱发旅游井喷,并且从旅游双城化、独立旅游交通、交通连接线、交通旅游市场运营等影响方面进行反思,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第一,以“交通强国战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第二,以都市圈的交通优势,实施旅游城市“双城化”;第三,以旅游城市交通网络,实现旅游市场与资源对接;第四,以城乡旅游交通连接线,塑造旅游文化形象标识语,以期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0.
扩大内需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基点,居民消费既是内需的主体,亦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关键性基础,而公共消费因对居民消费具有乘数效应、消费挤入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和再分配效应成为居民消费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机制。当前公共消费总量不足、不充分、不平衡及结构差异已制约了居民消费效应,需要进行需求侧改革,优化以公共消费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和预防性储蓄,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将宏观政策从投资转向消费,促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