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水生  陈涵 《学术界》2023,(12):195-203
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林业碳汇产品可划分为物质产品、碳汇项目、碳汇金融、景观功能和精神文化五大类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是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明确存在价值—界定使用价值—挖掘要素价值—赋予交换价值”是其实现的理论逻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产品货币化”是其实现的实践逻辑。根据林业碳汇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和消费属性不同,其价值实现具体路径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与市场混合型三类。  相似文献   

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机制是建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支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前沿领域和重要基础。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案例总结与理论探索,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讨生态基础、生态资金、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生态技术、生态服务6方面要素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要素之间的联动匹配关系,发现4条提高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率的路径以及3条抑制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路径,并提出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通过生态修复反向拓宽生态资金渠道、重视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化运营的独特作用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认购碳汇是生态司法与生态修复的融合创新,是司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生动体现。人民法院要坚持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优先地位,遵循认购碳汇以“增汇”形式实现生态环境功能修复的裁判逻辑,注重司法裁判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内在联系。通过探析认购碳汇的法律性质及其在生态修复体系中的作用和定位,分析目前认购碳汇案件裁判的特点,探索规范认购碳汇司法裁判的进路。认购碳汇司法裁判的案件应限定在与“固碳”“增汇”有关联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案件领域内,其适用必须以“无法完全修复”作为前置条件,再结合个案考量认购碳汇与受损生态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确定适用替代性、补偿性还是补充性生态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4.
以各地碳票制度改革实践为例,探究林业碳票如何将森林碳汇资源变资产为资本,实现碳汇资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首先,从碳资源资产资本化、碳汇核算体系构建和碳票市场化三方面对碳汇价值实现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各地碳票项目实践为例,深入探究碳票价值实现机制,即将森林碳汇赋利、赋权,使得碳票凭证具有交易、质押等权能,推动碳票融资等业务发展。其次,在完善碳汇价值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对碎片化森林碳汇资源的集中化收储和规模化整治,及包装、定价、收储、售出等实践的碳票市场化运作进行研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转化。最后,基于碳票项目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优化碳票实现碳汇价值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静 《学术论坛》2022,(5):83-92
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针对当前的发展环境,有必要以开放系统的视野重新界定“双碳”目标下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明确识别出“双碳”目标下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驱动因素,刻画出其实现过程的驱动因素,并进一步梳理出“双碳”目标下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实现机制及建设路径。通过建立“双碳”目标下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价值链”价值增值机制“、一核两翼”优化提效机制“、两化”融合赋能机制,提出高效科学的中国特色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的中国思路,并形成企业面向未来构建高质量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关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与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在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度、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以及拓展变现渠道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与此同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依然面临供给难、核算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等突出问题。为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需不断提升生态产品供给基础能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标准化、加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搭建多层次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变现模式。  相似文献   

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从生态产品属性和区位条件两个维度探讨财政金融协同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面临的瓶颈与保障条件。证明通过财政与金融协同,可以实现资金流向引导、优化项目融资环境、打造新融资工具、降低项目风险,有助于促进生态资源价值化和资本化。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支持,财政与金融协同尚处于探索阶段,且协同方式单一,财政与金融联结不紧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财政与金融联结较为紧密,且协同形式多样,财政资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当前,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沟通不够顺畅、协调机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是制约财政金融协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瓶颈,需要相关部门提供制度保障、平台支持、创新环境和人才保障等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8.
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艰巨任务,对全面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农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以“双碳”目标为背景,对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地位、理念、核心、质量及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进而从创新理念、核心为纲、污染防治、强化设施、技术创新、完善机制、制度激励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资源富集生态功能区拥有丰富的生态产品却相对贫困,究其原因,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创新生态资源的利用方式,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促进资源富集生态功能区可持续脱贫的重要方向。资源富集生态功能区要践行"两山"发展理念,改革生态文明体制,以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构建自然资源产权保障、环境权益交易、绿色投融资机制,完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绿水青山的资本化经营,走一条"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高度依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讨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如何在合意的机制设计引导下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从“技术+制度”融合的视角揭示“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提出要深刻理解“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逻辑与制度创新逻辑,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向互动、深度融通和优势互补,来放大绿色技术创新对“双碳”目标实现的支撑作用。建议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时充分调动各方面、各部门的积极性,考虑多主体的合理利益诉求,推动“技术”和“制度”的深度互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协调机制和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双碳”目标是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作为赋能“双碳”目标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凭借技术创新效应、产业升级效应、生态普惠效应,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重塑生活生态空间创造更多可能性,进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然而,当前三大产业仍具有较大碳减排空间,亟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此,我国应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坚持“数字化+低碳化”发展路线,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把准“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化+集约化”发展模式,引导现代服务业绿色转型。在政策措施层面,应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治理赋能多维降碳发展;大力促进数字金融发展,以金融科技缓解碳减排融资约束;稳妥推动碳市场体系建设,以技术手段助力碳排放权交易。  相似文献   

12.
宋马林  马晓伟 《学术界》2023,(12):180-194
自然资源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建党百余年以来,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萌芽期”“探索期”“完善期”“深化改革期”四个阶段,与时俱进地推动体制革新,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由单项资源分割管理向国有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转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领域的新任务、新问题,应充分考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健全综合性自然资源监管机构,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统筹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强化立法、监督和宣传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度量方案,以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赋能。  相似文献   

13.
王宽  宋有涛 《理论界》2022,(8):9-14
新时代要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焕发新理念,在家国情怀视角下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公民为目标,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为核心,以构建、传播中国生态话语为任务,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路径。新时代要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生成新内容,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核心内容,树立“人民立场”,了解中国方案,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新时代要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索新路径,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潜在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激发经济活力及提升经济效率的重要机制保障。在当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阶段,通过市场机制力促区域生态产品价值的不断增值是实现生态富民极为关键的要点和抓手。政府需要积极深化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促进绿色金融家的形成与不断涌现。文章从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增长研究视角介入,探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动态平衡机制,并从理论上探寻共同富裕与生态福利的辩证关系,根据“增长极限说”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辩明共同富裕与绿色发展的互动和协同。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生态富民能结合我国的双碳目标及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形成契合点,并据此提出我国实现生态富民的五个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之经济根基、国民经济之命脉,制造业是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制造业已积极开展绿色转型实践,但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制造业绿色转型过程中仍面临绿色供应商管理实践有所欠缺、创新能力存在较大行业差距、绿色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完善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及绿色转型融资渠道单一等诸多困境。因此,文章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多方驱动机制,并从以绿色采购强化绿色转型的要素支撑、发挥企业绿色创新的主体驱动力、充分调动绿色产品市场活力、建立"供产销"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及实现转型创新链与金融资金链的协同发展五个角度阐述了制造业绿色转型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无疑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之一。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测算中国农业农村碳排放情况可知,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已于2014年达到峰值,但农业碳排放结构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其中,水稻田碳排放占比最高,牲畜养殖碳排放总量变动不大,农地利用碳排放增长很快。中国农村碳排放总量在波动中于2017年达到峰值。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农村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持续上升,但在农村人口持续转移背景下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出现了下降,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也对农村碳排放达到峰值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实现农业农村碳中和面临的技术瓶颈和推广约束,在法规、组织和政策方面支持不足,政策目标冲突和农户经营顾虑等多个难题,可采取由技术路线、区域路线和制度路线构成的农业农村碳中和路线图: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固碳减排技术,建立权责明确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促进农业农村实现碳中和的多层次法规和政策。  相似文献   

17.
“双碳”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在时间上相互重叠,路径上相互贯通,价值取向相同,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从内在逻辑看,“双碳”目标能够适应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双碳”情景下,中国式现代化会取得更快、更高质量的进展,但是二者短期内不可避免存在冲突,为此要加快探索“双碳”目标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形成合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赵敏娟  石锐 《社会科学辑刊》2024,(2):162-171+239+241
“双碳”目标的提出赋予了农业绿色发展新内容、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农业绿色发展的特征可以揭示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基础。农业绿色发展与减排固碳存在理论和改革实践两方面的逻辑关联。“双碳”目标指明了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减排固碳和低碳转型是当前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的抓手;在相关重点领域更需注重低碳与绿色协同发展。“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绿色发展面临多目标协同性不足、多主体治理格局未形成、低碳科技水平较低以及配套制度不完善等挑战,需将“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绿色发展嵌入社会—生态系统,遵循问题导向原则,探索相应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9.
积极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是当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文章论述了“双碳”背景下低碳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价值理念,从产业、产品、科技和服务四个层面构建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揭示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机理与路径,刻画了文旅产业链上的旅游企业、旅游者、政府、社会及生态环境等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并系统分析了“双碳”背景下绍兴文旅融合的四大路径,探讨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提升策略,为国内其他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实现持久、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形成了新的环境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推动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同时绿色发展是“双碳”目标达成的必经路径,在分析两者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针对“双碳”目标赋能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以“双碳”目标为抓手,提出要驱动能源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产业体系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碳定价系统,形成消费领域绿色化发展长效机制等建议推动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