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与实施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实现有机衔接,重构黄河流域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约因素表现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与东部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发展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以水资源利用为核心的流域经济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创新驱动战略的目标是将科技创新作为首要目标,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作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全流域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的机制体制创新作为制度保障。黄河流域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思路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解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问题。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筑积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路径在于在节水产业、新能源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长期布局,依靠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新动能培育,推动黄河全流域合作发展和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
区域发展战略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技术、资源、空间、生态等多维度因素的变化相互交织,共同驱动着区域政策焦点、区域要素禀赋、区域生产组织、区域空间结构以及区域生态条件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变革。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区域重大战略,应积极应对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着力探索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的区域协同发展、面向国内价值链深化区域产业体系建设、以区域市场一体化促进地区公平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进大尺度空间治理探索等路径推动京津冀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两大时代潮流。在我国,"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已经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写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对政府传统的"行政区行政"管理模式带来严峻的冲击与挑战,要求打破传统"行政区行政"的樊篱,构建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载体,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心所在。本文聚焦于2004—2019年黄河流域77个地级以上城市高质量发展,使用熵值法测算出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基于条件收敛方程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方法考察其收敛性。实证的主要结论为: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整体呈U型变动特征,发展的生态成果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呈现“下中上”的反向梯形结构特征,即下游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带来的外溢效应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全局性影响,使得黄河流域上游城市与中下游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更为相似,促进了全流域条件收敛;政府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速度,但对中下游城市却有不显著的负面影响。最后指出,推动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因地制宜,中下游城市侧重于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上游城市需加大环境规制和保护力度,进而在顶层设计上借助转移支付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的区域联动与良性互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沿海发达地区行政区之间的横向联合不断向纵深推进 ,如何因势利导 ,推动区域经济联动系统向区域经济互动系统的转变 ,实现经济的区域联动与良性互动 ,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 ,这是一个必须正确面对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江浙沪等沿海发达省市在与周边地区的邻域联动、本地与西部地区及区内的跨域联动 ,最终形成若干不同层次、良性发展的市场经济区域互动系统 ,借此提升经济运行结构、质量和效率 ,促进本地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着重研究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 ,根据国外已成功的范例 ,并推及我国其它区域的联动与互动 ,旨在为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6.
杨文举  黄依洁 《西部论坛》2021,31(6):111-119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1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与重庆工商大学学术期刊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高质量发展西部论坛暨新时代西部社科期刊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一是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实现高水平充分发展;三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2023年1月5日,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主办了“成昆渝高质量一体化绿色发展论坛暨2022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年会”。与会专家围绕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的逻辑之理、现实困境、实践路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新发展阶段,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逻辑上看,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满足区域合作分工的基础条件,丰富了区域一体化理论的时代内涵;从历史逻辑上看,成昆渝地区自古以来就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具有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基础;从现实逻辑上看,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对优化国家战略布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强化能源合理配置、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现实困境上看,区域经济实力偏弱、区域辐射带动乏力、产业协同竞争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文旅融合发展受阻等一系列区域性问题阻碍着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从实践路径上看,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要以成渝地区为依托,通过建设昆明辐射中心、打造贵州战略腹地,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对外开放、交通运输、文旅融合等全方位、宽领域、多维度的一体化发...  相似文献   

8.
反梯度推进理论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梯度推进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在总结世界上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反梯度、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纠正梯度推进理论的缺陷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中提出 ,并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渐被认识和运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我们可以应用反梯度推进理论及其思路推进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实现西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城市群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面对区域内部差异较大的现状,京津冀城市群围绕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协同治理方案,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经过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在功能协同、治理协作、利益协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协同效果。为使京津冀迈向更为高效的协同发展新阶段,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心城市、加快培育新增长中心、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向更高质量和更高收入水平发展。在理论逻辑上,推进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仅与并联式现代化同频共振,还与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这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指向。在实践基础上,完善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降低了共同富裕的机会成本;科学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了统筹、共享和共建机制,降低了共同富裕的社会成本;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和一体化降低了共同富裕的私人成本。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在发展动力层面,要以强化创新投入、培育创新要素,优化创新支持制度,做大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在产业发展层面,要通过推动实体经济高端化、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强化社会创富能力;在区域发展层面,要打造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兼顾“公平效率”的空间战略布局,建设现代化城市群,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不同区域需要采取有差别性的人口发展战略.长三角是我国全球化的前沿地区,经济最为繁荣、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投入水平最高、环境承载能力与生态压力也最高.长三角地区应针对人口发展面临的特殊性问题,讨论实施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长三角地区还应该应对人口率先转变,建设人口发展的先行先试地区;适应人口快速集聚,完善居住证管理、推动户籍改革;适应人口老龄化,完善老龄社会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推进人口管理和相关政策的区域整合.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涉及两个重要理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其中,前者是基本前提,后者是根本目标,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构建生态保护完整和资源配置合理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系,离不开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作用。针对当前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难点——流域生态问题、流域治理问题和流域产业问题,需要立足流域整体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三区七群”为框架的生态治理格局,实施旨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与低碳发展的“取消、升级、发展”三步走战略,以黄河为纽带建立一体化网格轴状带发展体系,促进流域内产业聚集发展、联动发展和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经济绿色发展对于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创新型城市作为区域创新资源、要素和活动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此,作者基于黄河流域2007—2017年10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黄河流域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终发现:(1)黄河流域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显著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且这种效应存在两年的滞后期;(2)黄河流域内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变迁、创新环境优化这两条途径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3)流域内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与创新建设城市的规模和其在流域内所处的区位等特征密切相关;具体为这种影响程度在中游地区城市中最强、下游地区城市中次之、上游则最弱;同时流域内小城市创新型建设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要比大城市更强。  相似文献   

14.
虚拟水贸易理论及其在黄河流域实践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水贸易理论倡导水资源贫乏地区从水资源丰富地区进口高耗水产品以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状况,该理论引入了新的水资源观,有助于缓解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水安全.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大,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各方利益冲突不断,论述了黄河流域实施虚拟水贸易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针时虚拟水贸易战略实施可能引发的中上游农业劳动力剩余和资金缺乏问题,提出转换农业生产结构,规范流域水权市场,实施生态补偿等解决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军团作战”阵容初步形成。为实现全省“二次创业”及全市“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的宏伟目标,必须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实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下面,就我区的实际情况,谈几点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认识。一、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性一是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为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外一些地区逐步走上联合、协作之路。从我区看,区辖企业较多,为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6.
肖祥  赵君 《南方论刊》2011,(10):30-33
文化力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深层动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是当前我国区域推进战略的重点,文化力不仅是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是破解该地区发展能力不足难题的推动力,同时还是实现该地区区域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的引导力。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中国入世的机遇与挑战,江苏·南京应当实施积极进取的应对战略。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发挥江苏·南京比较优势,力创我省竞争优势;抓住入世挑战性机遇,努力提升开放水平;建设区域统一市场,协调区域竞争规则;整合区域经济结构,实行错位竞争发展。在推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中提升江苏·南京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地缘经济关系是推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缘经济最明显的表现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相互依赖关系的加深和地域依存关系的加强 ,世界经济中出现了区域经济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的趋势。我国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 ,必须进一步加大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 ,积极推进西部地区与毗邻周边国家区域经济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推进新疆跨越武发展和长治久安,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优先和重点.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并培育扩大,实施增长带动战略,是推动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优势产业选择标准,构建了工业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各主要产业部门的优势度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确定兵团今后应当重点扶持的工业优势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甘肃、青海、宁夏在经济一体化新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剖析了甘青宁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提出了统筹甘青宁经济发展、实施甘青宁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和策略,以推进黄河中上游经济协作区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