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南子 《今日南国》2006,(13):20-21
花几千块钱外出观光旅游,对于大多数过上小康走向富裕的中国人来说不是什么奢侈品、稀奇事。如果是出国旅游,到越南是最实惠的。越南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去。从广西首府南宁起程,花880元人民币,就可三天两晚到越南享受星级饭店,逛越南首都,观赏世界八大自然奇观下龙湾海上石林,领略湄公河三角洲风光和浓郁的异国风情。  相似文献   

2.
1938年的6月22日,美国拳击手乔·路易斯将在纽约与当时世界重量级拳王、纳粹心中的代表和象征——德国人施梅林激战:那时,希特勒疯狂推行领土扩张政策和迫害犹太人,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敏锐地将这场比赛和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联系起来:比赛前,罗斯福在白宫召见了乔·路易斯。在简短的会见中.这位美国总统对乔·路易斯寄予厚望:“乔,我们需要你去打败德国人。”乔·路易斯激动了,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激励着自己.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4,(8):38-39
请允许我做三个假设: 一、您有一台时光机; 二、你有百元人民币; 三、您想乘坐时光机到已经逝去的某个时代去购物。 今天,用1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33克黄金或者13.7克白银。  相似文献   

4.
紧急遣返     
据《南方周末》报道,90年代以来,非法入境的越南妇女与日俱增。许多人被内地的不法之徒从越南的人贩子手里买来后,再分别卖到广西、广东、云南和海南等地。首次出手价为2000元人民币,再转一次手则为3000至5000元,若是城市女子或容貌较好的,甚至能卖到8000元。她们的买主大多是国内的农民,买个背井离乡的越南女人,不仅比讨个中国媳妇便宜,而且会死心蹋地跟着你过日子,因为她毕竟来路不正嘛。  相似文献   

5.
越南用卡记     
杨长红 《中国农村》2007,(11):30-33
餐馆与刷卡 越南餐的口味以酸甜为主。越南人饭量很小,吃的少,所以在越南极少看到胖子。走在街上,经常会有人操着汉语对我喊:“过来,喝酒!”那可不是咱的朋友遍天下,而是酒店老板在招揽生意。越南餐馆很少有圆桌,没有包厢,一般都是4人坐的长方形桌子,很多越南餐馆、排挡夜夜爆满,啤酒不像在中国那样能放开肚皮豪饮,一瓶啤酒一般要人民币5—8元,  相似文献   

6.
有别于已有文献单独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或者FDI流入对出口的影响,利用1997年1月-2009年7月的月度数据,使用ARDL-ECM模型和边界协整检验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FDI流入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等对我国出口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研究发现:FDI流入在长期对我国出口有促进作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在长期对我国出口有阻碍作用,在短期对出口影响不显著;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在长期对出口影响不够显著,但是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上升短期对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长期对出口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从广西的东兴市一步跨过中越边界,就踏上了当年战火燃烧的土地。这些年我一直念念不忘要去越南,一是要实地看一看战争之后景物之现状,再一个就是去欣赏海上仙境下龙湾。及至到了越南的土地上,除了一张张微笑热情渴望你掏钱购物的面孔之外,哪里还能寻到战争的痕迹?但是,我也并未因此而  相似文献   

8.
出人头地未必要跳出人群,也可独自走到最后。打工第一枪店2007年8月,经一个美国朋友推荐,我有幸成了有"纽约第一枪店"之称的乔维诺枪店的职员,年薪约合人民币40万元。  相似文献   

9.
中、越两国经贸关系的日益深化,使得人民币与越南盾之间的汇率协调的重要性上升。但是,人民币与越南盾还不能直接兑换,没有形成稳定的官方汇率,也缺乏较为正式的官方协调机制。人民币与越南盾的汇率协调,应在结合汇率协调的国际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人民币与越南盾的直接兑换,通过协商谈判建立正式的双边汇率协调机制,并制定明确的协调规则,还需要弱化非经济因素对汇率协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我去越南旅游,途中和游伴王先生聊起电视剧《甄媚传》,越南导游阮先生接过话说:"我正在网上看《甄嫘传》呢!已经看了五十多集。"我对此很惊讶,王先生却笑着说:"中国的电视剧在海外有很多粉丝。《甄嫘传》在国内开播后,越南的字幕组就开始行动了,别以为只有我们中国人喜欢在网络上看打着字幕的海外剧。"旅游期间,我应邀兴致勃勃地去导游阮先生家,感受普通越南人的生活。阮先生的家离胡志明市的商业街  相似文献   

11.
桂客 《今日南国》2006,(15):21-21
随旅行团去了趟河内。河内位于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冲积平原西部,距下龙湾约180公里,人口300多万,是越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内给人印象最深的有四大怪:  相似文献   

12.
在越南人的称呼中没有第二人称“你”。日常习惯性的称呼是哥、弟、姐、妹。我们到越南后,很快就被越南作家排资论辈地呼哥唤弟了,我们团里那位惟一的女作家就成了许多越南人的“小妹妹”。我请教越南一位老资格的翻译家:越南高层人物之间也像老百姓这样称兄道弟吗?他说都一样。在越南只要一提起胡志明,无论男女老幼,一律称呼“胡伯伯”,或只叫“伯伯”。有一回,他给一个高级政府代表团当翻译访问中国,在天安门广场向英雄纪念碑献完鲜花之后分头活动,秘书长就在英雄纪念碑前大声宣布:跟五哥去的往这边来,跟八哥走的到那边去。陪同的中国领导人听得一头雾水,其实“五哥”就是书记,“八哥”就是总理。  相似文献   

13.
神奇的宝壶     
盎格森和乔亚娜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住在一座山上。盎格森养了一群绵羊,每天到山上去放牧,乔亚娜则把羊毛剪下来,织成毛毯后拿到集市上去卖。这样,小俩口的生活过得还不错。有一年冬天,盎格森的羊得了瘟疫,全部死光了。羊的死使他们的生活没有了出路。一天,乔亚娜对盎格森说:“哎,我们家房前屋后有的是空地,现在是播种季节,为何不刨一刨种点庄稼呢?”于是,乔亚娜从手上取下镯子说“:你把它拿去当了,换点钱,买回种子。我去向邻居借钅矍头和铲子。”有一天,盎格森正在刨地。忽然钅矍头碰到了一个很硬的东西。是—个很大的铜壶。刨壶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2,(16):36-37
近来,不少到韩国、蒙古、越南、缅甸以及新、马、泰等国家旅游、出差的中国人欣喜地发现,人民币正在享受着历来只有美元等硬通货才享有的地位:坚挺、好用。为了方便用人民币购物,这些地区的一些商店除了用当地货币标价之外,还要用人民币标价,实行“一物两价”。国外老板乐意收人民币在泰国,一些中国游客光顾较多的金店和旅游商品店里,人民币可以直接用来购物。有一次,记者和朋友在曼谷世界贸易中心逛商店时,一位金店老板主动上前搭讪。他表示,愿以5泰铢兑1元人民币(一般情况下1元人民币可兑换4.4铢),有多少都要。据我国驻越、老、缅三国使馆…  相似文献   

15.
肯尼迪是越南战争的始作俑者。肯尼迪去世后,学术界围绕其能否从越南脱身展开了长时间的争论。认为肯尼迪在1963年底已经开始从越南撤军或者其连任将从越南脱身的说法不过是美化肯尼迪的神话。那些断言肯尼迪能够带领美国从越南脱身的证据是经不起推敲的。通过对当时肯尼迪所处国内外环境和其自身状态的分析,我们认为肯尼迪不具备从越南脱身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曾经先后被越南和法国占领的广西金龙峒位于中越边境,在历史上受土司统治.文献与田野资料表明金龙峒土司是农姓的壮族土巡检司.金龙峒土司和广西腹地壮族土司一样,也经过了从监贰到弹压,再到最后改土归流的过程.从越南岱族土司的视角去研究金龙峒土司也将是一种宝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黎萌 《今日南国》2008,(18):64-65
“我非常喜欢这部片子,内容丰富,采访有深度,摄制组去的地方很广。”越南国家电视台6频道主任谢氏碧鸾说。“在柬埔寨也播出了,观众反应很好。”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副台长黑穆·松接着说。最近,一部由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6国国家电视台合拍的大型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分别在6国播出,开创了中国与东盟广播电视合作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走进丹麦馆小美人鱼铜像,用足尖感触来自哥本哈根的清澈海水;欣赏英国馆炫目飞动的触角;或者到比利时馆享受巧克力美味,同时参观一场项级钻石展;再到墨西哥馆地下探寻玛雅文明的瑰宝,然后去俄罗斯馆童话世界去放松一下……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美博弈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问题,以新时代中美竞争与“去美元化”为基础,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研究认为,中国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人民币亚洲化,填补“去美元化”在亚洲所遗留空间,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人民币国际化、亚洲化的根本保障; 以亚洲为中心、联通中国与欧盟的“一带一路”建设是人民币国际化、亚洲化的主要机遇; 亚洲部分国家使用美元的惯性、美国围堵打压中国的“印太战略”、中美脱钩则是人民币亚洲化的现实挑战。研究表明,中国应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以互利共赢为基础坚持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同时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一带一路”金融支持机构投资和国际格局重塑的机会,积极拓展人民币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南都学坛》2019,(1):21-28
由于越南的地缘特征,相较临近的其他各国侨民,华人移居越南要相对早些。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华人遍布越南北部、中部和南部。移居到越南北部的华人主要是来自中国的官吏和士兵,而商人(除了宪街、升龙的华人)较少,因此越南北部的华人群体通常规模小而且分布零星,没有形成像中部和南部那样大的规模。自17世纪以来,一些商人和官吏在"反清复明"运动失败后逃亡至越南岘港居住,在阮主的支持下去开发南部。华人群体在越南南部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迹,不仅对居住地区变成繁荣的商业都市做出了贡献,而且还为越南今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7—19世纪,越南南部华人居住的一些都市,如农耐大街(古老街)、美萩大街、河仙港市、堤岸等都是区域内和国际上重要的商业和货物中转中心,这里面就有华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