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乐死已经越出个人的范围,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安乐死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性,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正是在分析安乐死社会意义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安乐死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探索安乐死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问题上聚讼纷纭的不同声音,交织了道德的纷争与政策上的考量。因而适度的区分道德与法律问题是必要的,这其中安乐死的分类成为讨论安乐死问题的一种策略和分析路径。尽管各种分类的道德差异尚不清晰,但其中的一些基础分类已为国外的法律和司法判决所支持,成为探讨安乐死的正当性并逐步获取道德共识的进路,也为法律和公共政策谨慎处理安乐死事案提供了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由于关涉种种道德问题,安乐死在我国难以取得合法地位。而我国儒道代表的传统生死观对死亡价值的肯定和重视,为安乐死的合法性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一直是法学界、医学界、宗教界等备受关注的问题。关于安乐死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赞成安乐死 ;二是反对安乐死。笔者赞同安乐死。本文从安乐死的社会基础、法律实践及安乐死是生命尊严的体现 ,是生命权的重要内容几个方面来谈谈安乐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学界争对于安乐死在我国是否属于犯罪行为。而其引出的问题就是安乐死非犯罪化的理论基础,换句话说,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出发安乐死是否犯罪,从法学基本理论出发,安乐死是否犯罪。通过论述我国“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在解释安乐死问题上的不足,并借鉴大陆法系的期待可能性理论,探讨安乐死在我国的非犯罪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安乐死涉及的法律、法学问题有安乐死的法律性质、法学依据、权利基础、权利主体、权利的代理等。论述了不同国家关于主动安乐死、医助自杀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判决,以及关于安乐死非罪的法学辩护、安乐死的权利概念、权利主体及其代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外安乐死的研究近年来出现了新的趋势,他们除了注重安乐死概念的发掘之外,更是深入到安乐死发展中的关切到人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上,如生命神圣和生命质量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换,患者的自由和尊严是什么关系等等。文章从安乐死研究中的一个角度,即安乐死与生命的尊严问题出发去探究安乐死和生命尊严之间的关系,梳理出这一问题的历史线索,找到彼此之间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8.
情与法的撞击:安乐死在中国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死并不违背现代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具有社会伦理上的合理性;同时,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在法律上具有非犯罪性。因此,安乐死合法化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但是,安乐死并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极强社会实践性的问题。讨论安乐死不能脱离现实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理性与情感的关系。所以,安乐死立法宜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探究     
安乐死在刑法理论上应属于超法规的排除犯罪性行为,是合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我国目前国情不适合实施安乐死。我国应尽快扫清实施安乐死的各种障碍,为安乐死的早日合法化创造条件。在有关法律尚未明文规定安乐死的条件下,“两高”应对此做出解释,以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0.
安乐死涉及医学、法律、哲学等多种领域,对于安乐死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文章结合法理分析了"安乐死"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从法的价值、生命权、违法性阻却事由和罪刑法定原则的角度来说明安乐死的合法性,证明实施安乐死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对这一问题的建议和设想,为我国尽早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做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安乐死的评价体系较多,是医学、伦理学、法学等领域长久讨论的热点问题。当下广泛实施安乐死的时机并不成熟,但不能否认安乐死作为时代产物的合理性。本文从有利原则、公正原则和人性视角三个伦理学的角度对安乐死问题作以分析,论证安乐死的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从人道主义精神及儒家的生死价值观的角度,讨论“安乐死”所涉及的伦理问题,首先对“安乐死”的定义、词汇作一陈述,其次讨论“安乐死”牵涉的人道主义问题,最后引用儒家的经典,证明“安乐死”是符合儒家生死价值观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生命价值问题上的分歧,中西方对“安乐死”的讨论出现了一些缺憾:没有在元伦理意义上对生命价值作出全面、客观的诠释;关涉“安乐死”中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责任)的争论,多从与“患-医”关系相应的“权利-义务”层面展开单向度的讨论。应当更深入、全面地探讨生命价值和尊严这样的元伦理问题,并且对“医-患”关系的权利与义务作双向度的探究,同时应将“安乐死”的讨论延伸至动物,以便为“安乐死”的实践提供更切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问题由来已久,进入本世纪90年代后,成为困扰西方乃至世界的难题。安乐死问题的本质涉及病人的生命权。安乐死合法化将与传统生命伦理规范和以人权保护为特征的现代法律制度相抵触。安乐死毕竟是人类生命中的个别现象。当个别公正与整体公正发生冲突时,立法应当牺牲个别公正,确保整体公正。立法建议安乐死“人命关天”,不宜合法化。  相似文献   

15.
安乐死与生命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死的争议包括主动安乐死和生命自主性的关系,以及被动安乐死的理由。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探究宪法生命权的涵义。生命权的本质是自由权,也就是个人自主安排自己生死的权利,这种权利可以授权医生协助其安乐死。对于非自愿的安乐死患者,仍然应该根据生命权的逻辑加以安排,将选择交给患者的家属。宪法学对安乐死问题的回答,解决的是国家的立场,并不排斥公民基于个人的良心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6.
安乐死社会伦理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乐死是一种优化的死亡状态,其本质是保证死亡的质量,而不是决定人的生与死。实行安乐死符合现代人道主义,是对患者的尊重,并不影响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是对社会责任的否认,具有现代社会价值。在讨论安乐死时应该注意理性与情感关系问题。选择安乐死不是一种义务,提倡安乐死不是轻视生命。安乐死合法化是一件十分复杂而慎重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安乐死是当今世界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 ,涉及道德、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由于对于人是否有权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的看法不一致 ,法律上明文规定允许安乐死的尚不多。荷兰的立法代表了安乐死立法的发展方向 ,启示我们对于安乐死的深入思考 ,从保障人权和有利社会的高度对待安乐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有其异同。应将临终关怀与安乐死和谐融合起来。临终关怀才能回避安乐死的伦理难题,真正实现死安乐安然死亡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安乐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由于涉及到种种道德问题,安乐死在我国难以取得合法地位。我国儒、道两家代表的传统生死观对死亡价值的肯定和重视,为安乐死的合法性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安乐死若干法律问题思考梁剑兵安乐死不仅是一个医学和伦理学问题,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也是一个法律问题。目前在这个重大课题上的种种争论,以及理性与情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历史传统与现代精神、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意向与行动、人造与非人道、作为与不作为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