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姗 《职业》2017,(10)
教育服务是整个服务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服务是教育的基本产出,学生是学校的直接顾客,不断满足学生明确和潜在的求学需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唯有依靠自身的教育服务优势.本文运用服务系统的理论来分析教育服务优势的构建,并以Z市技工学校为例,为提高服务竞争优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周姗 《职业》2017,(11)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服务市场中,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不断提升学校输出的教育服务质量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内部服务质量是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服务质量管理理念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服务企业,而且适用于包括工业企业和公共事业单位在内的不同组织.本文选取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内部服务与员工满意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内部服务质量构成维度的分析,提出提升中职教师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有向服务业靠拢的趋势,针对这种教育理念下的学生管理问题,有的人就提出学校要为学生服务,因为学生是顾客.  相似文献   

4.
臧玉娟 《职业》2012,(30):106
当今社会对技工学校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操作习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评价方面转变思路、改进做法。应通过教学评价,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以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卜立新 《职业》2017,(18):10-11
我国的技工教育自兴学的第一天起就旨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工业化进程培养实用人才,至今这个宗旨没有变.技工教育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服务了国家发展战略,学校就生机勃勃;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路就越走越宽;支撑了产业人才需求,就会赢得政府支持;具备了优质教育服务能力,就会形成强大的办学吸引力.多年来承德技师学院一直为此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6.
技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教学理念上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明确教育的目的.笔者从事技工学校<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多年,特别注意从已就业的学生中收集反馈信息,据此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和增加教学内容、引入新知识、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加强技工学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技工学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张成波 《职业》2016,(11):153-154
在教育行业,技工学校具有特殊的性质.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不但要基于现有的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还要放眼于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本文主要对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概述,提出了改进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餐厅服务专业实训教学看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 《职业》2009,(33)
中职学校教育是通过对技工学校学生教育的渠道和形式,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各类技能型人才的战略基地.培养技工人才除了应重视理论文化与实际操作以外,还应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理念,因为道德能唯贤唯德, 唯智唯才,它使人追求崇高,使人精神永砺.  相似文献   

10.
梁勇莉 《职业》2011,(21):74-74
加强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责任,因为它关系到技能人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一、技工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1.技工院校学生的弱势技校生是选拔考试下的失败者、应试教育下的被淘汰者,大多数的技校生以及他们的家长,  相似文献   

11.
陈颖 《职业》2010,(17)
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技工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授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更是技工学校的办学理念.目前,技工学校的学生普遍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面临着多方面的转变:学习内容由文化理论教育向技能教育转变:学习形式由老师教、学生学,向老师示范、学生练转变:学习模式由"题海战"向"工具战"转变;学习压力由紧张向轻松转变;学习目标由升学向就业转变.学生只有顺利完成了这几个转变,才能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为走向社会迈开第一步.然而,如果想真正地服务于社会,他们还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严俊的挑战,这就需要他们在自我成长、人际交往、学习与生活等方面不断努力与完善.由此可见,技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邵富明 《职业》2016,(35):52-53
技工学生流失,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或在企业顶岗实习轮训期间,不再愿意接受教育或实习而选择离开学校的自愿流出.这种流出方式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往往会带来损失和负面的影响.在技工教育的德育管理中,班主任会经常碰到所带班级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途离校进而辍学.本文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当前技工院校学生流失的成因,研究了控制学生流失的应对策略和控制学生流失的方法,希望对技工院校的综合德育管理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胡馨心 《职业》2017,(33):98-99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技工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还应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通过对技工学校学生自身及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积极寻求问题形成的原因,着力从现实的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炜 《职业》2016,(30):46-47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对于技能人才来说,其是否有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职业价值取向.技工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技工类人才的基地,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为国家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工人才来推进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同时,工匠精神也是技工学校学生个人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此,当前技工学校应当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主要探讨了技工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措施,希望对广大技工学校教师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5.
解晓静 《职业》2008,(11):60
目前,有些技工学校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差、教学质量差,导致了技工学校毕业生质量差、就业难度大,而因为没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很多人不愿进技校,这又导致招生困难更大、生源质量更差.因此,如何提高技工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关系到技工教育能否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技工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技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教学上,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提高专业素质为突破口,突出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实用型中等专业人才,以进一步适应用人单位需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和普通高中的扩招,更多的家长与学生希望能够进入高中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在此情境下,进入技工学校的一些学生,往往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较差、纪律观念淡薄、综合素质不高.如何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现状,采取切合实际的方法进行教育管理,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已经成为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于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来说,第一堂课就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7,(24)
当前,福建省技工教育从总体上看,规模进一步扩大,培养层次进一步提高。但由于近年来总体上投入不足,技工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此尝试就加强和改进福建省技工学校教育谈一些想法。一、目前福建省技工学校办学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困难和问题之一: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长期以来,各级财政对技工学校的投入较少,除维持学校基本办学所需的人员经费和少量学生公用经费外,在学校的基本建设和教学设施设备上少有投入,使大部分技工学校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较小。学校要扩大培养规模难以解决学生住宿和教学场所问题。同时,由于缺少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学校无法向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手段,特别是目前学生实操训练的设备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初的生产设备,学生在使用这种落后设备进行操作训练时,所掌握的操作工艺和技术技能毫无疑问难以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生产的技术技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技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培养社会需求、企业欢迎、家长满意、职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实用人才,是技工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这一领域中,应把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这也是现代技校生毕业后在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中所必备的素质.德育课在技校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职业教育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主,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在学校的支持下进行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9.
技工院校一直以高技能、高就业率而为社会所肯定,但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仅满足能就业显然形式单一,技工院校要在学生就业上走的更远,就必须提升内涵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增加就业筹码,以创业促就业.本文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在教学改革中如何进行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帮扶,力争为技工院校的发展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芳  田海静 《职业》2017,(4):100-101
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素质和培养目标,要想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首先要确立德育教育为首的教育理念.然而由于技工学校实际的学生素质状况,德育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难以取得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