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才常是近代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他一生最主要的活动是1900年在汉口领导自立军起义,因事败身亡。对自立军事件的性质,过去或认为是“反动的勤王运动”,或认为是“戊戌变法余波”,或认为“基本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因此对唐才常也有“反动”、“改良”和“革命”的不同评价。这些看法,大抵都是从事件与清廷的关系立论,而自立军事件和唐才常活动的意义并不能由此得到合理说明。我认为,只有围绕中国十九世纪末的时代中心问题—革命和改良的关系进行考察,才能作出对自立军事件和唐才常这个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2.
改良派左翼与自立军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8年的变法维新,被守旧派用武力淹没在血泊之中。变法的被镇压以及随后开始的政治反动,给予改良派的打击是沉重的:右翼(包括从黄遵宪、陈宝箴这样热心维薪活动的地方官吏到袁世凯、张之洞这样的投机政客)完全瓦解;中翼的首领康有为、梁  相似文献   

3.
武昌首义后,为了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扩大首义后的革命影响,宋教仁先后在上海、武汉、南京等地亲自参加和领导了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工作,先后参加并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实现资产阶级法制的开创者和具体实行者。  相似文献   

4.
1911年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震撼了腐朽的清王朝。陈其美虽然没赶上这次起义,但他在起义失败后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在辛亥革命史上起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花岗起义纪念日最终被国民党制作成"革命先烈纪念日",由一党之纪念日建构为"国定纪念日",纪念仪式亦被固定下来。随着纪念日的确定和纪念仪式的程式化,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根据其政治诉求和时代变化对纪念意义不断作出新的阐释,突出黄花岗起义的重要性,塑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革命精神,从而为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6.
郭嵩焘力促曾国藩、左宗棠出山 ,并用“创业垂统”观构建不同绿营制的湘军体系 ;又最早倡议建立水师 ,成为太平军的克星。郭奔忙于高级战将之间 ,出谋划策运筹帷幄 ,被湘军集团公认为“高参” ;最初想出开厘筹饷之计并付诸实施 ,郭嵩焘实为始作俑者之一 ,厘金成为湘军的主要饷源 ;他又因时度势征盐税和关税 ,再开两道财源。郭调兵遣将剿灭农民武装 ,将其残部镇压在血泊之中。心忧时局的郭嵩焘及时反省这种血的教训 ,企盼为延缓清王朝的土崩瓦解作“资治”的“通鉴”。  相似文献   

7.
吴从祥 《殷都学刊》2020,(2):78-81+86
谶纬不仅对《太平经》有不少影响,而且对汉末张角太平道起义也有不少影响。起义时间与地点等的选定,都与谶纬密切相关。张角提出反汉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张角认为自己是黄天派到现世的使者和化身,"黄天当立"意指自己将取代汉朝而统治天下。张角没有采用流行的五德论,而是选用了为《太平经》所重的天地人三正说。依据《太平经》等,天色外苍内赤,地色外黄内白。张角认为汉是天统,天色外苍内赤,故称汉为"苍天","苍天已死"意指汉朝即将灭亡。地色外黄内白,故起义前张角令其徒众用白土书反汉口号于各级官府门上。  相似文献   

8.
一1896年戌戍变法的失败,已經表明了資产阶級的改良主义不能挽救民族危亡。但是,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并未因此改弦易轍,还是在加紧进行“保皇”活动。他們感到:仅仅依靠“光緒皇帝”这块傀儡牌子,終究敌不过实力雄厚的后党。因此,他們逃到海外以后,积极进行新的部署:一方面为創設“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組織保皇会,以利祿爵位来诱引海外华侨忠君保皇,梁启超并在横濱  相似文献   

9.
中外各方如何认识和因应革命,是辛亥革命研究值得拓展与深化的重要问题。辛亥广州起义尽管未能实现起义目标,却在清政府、广东当局及地方社会、中外舆论多个层面引起系列反应,不仅为清政府、广东当局的政治改革"造因",而且冲击了广东新出台的税收与金融措施。尤为关键的是,中外舆论逐渐对"文明的革命"给予肯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对清政府的失望,这为武昌起义后的新局面奠定了舆论基调。  相似文献   

10.
邓江祁 《云梦学刊》2012,33(6):35-39
1904年华兴会筹划的长沙起义虽然因事泄流产而未及发动,但它却提出了明确、完整的反清武装起义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为革命党人积累了经验,为以后的起义创造了条件,为辛亥武昌起义的发动和成功准备了一批骨干,为推翻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百多年前,当人类迈进20世纪门槛的时候,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却是最屈辱、最黑暗的时期。1900年下半年,义和团运动惨遭镇压,众多首领和成员被残酷杀害,首举义旗的义和团重要首领赵三多兵败隐遁。但义和团运动并没有偃旗息鼓、销声匿迹,1901年~1902年直隶广宗县武举景廷宾所领导的抗“洋捐斗争和“扫清灭洋起义,颇具号召力和震撼性。研究这段历史,研究赵三多失败后参加景廷宾“扫清灭洋起义,对于了解景廷宾起义的性质和义和团运动的走向,或许有一定的意义。赵三多,字祝盛,人称赵老祝,1841年5月26日出生于直…  相似文献   

12.
"子夜宣言"为新发现的辛亥革命太原起义文物资料,它不仅从形制、内容上可以坐实和纠正回忆类文史资料的记述,而且与新发现的其他文物(<军法令>、<告民众书>等)形成关联性、互证性实物资料丛,对于太原起义日期、起义军活动、起义军司令任职情况等重要史实的订正提供了重要史证.  相似文献   

13.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两次起义。这两次起义相隔的时间很近,空间距离也不远,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与中共中央布置的湘鄂赣粤四省暴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四省暴动的大框架下,两次起义在战略上有着互相支援、互相响应的作用。另外,中央曾指示南昌起义部队调兵支援秋收起义,原定参加南昌起义的部分部队参加了秋收起义,两军在井冈山会师前曾有联系,两次起义保留力量历经几个月的艰苦转战后,最终在井冈山汇聚成一支新力量。  相似文献   

14.
赵圣涛 《理论界》2010,(10):109-111
嘉庆元年到嘉庆九年(1796-1804年)的川楚陕五省白莲教起义,是十八世纪末期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严重削弱和动摇了其封建统治基础,使清朝由盛而衰。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白莲教起义的领导阶层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来引导广大人民进行斗争,起义过程中在军事上采取的流寇主义的作战方式以及缺乏统一的领导,再加上起义过程中缺乏革命的警惕性跟内部严重的宗派主义现象,导致了白莲教起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中的方腊故事以历史上的方腊明教起义为原型。明教由摩尼教演变而来 ,这使《水浒传》很难摆脱摩尼教的影响。《水浒传》中虽没有提到摩尼教 ,但仍有迹可寻。作者对柴进参见方腊时的衣着和自我介绍的描写 ,体现了摩尼教的日月崇拜信仰 ,方腊在水中照见自己穿着天子的行头 ,则反映了民间秘密宗教对“水”的崇拜 ,而水崇拜又源于镜崇拜 .宋元明清时 ,秘密教派众多 ,它们虽各有自己的特点 ,但其教旨、信仰、仪轨、经卷、组织基础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则大致相同。因此 ,民间秘密教派崇拜镜和水 ,除受中国本土道教影响外 ,也不能排除受了摩尼教日月崇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普遍认为当年卡尔梅克人东归之时 ,雅依克哥萨克人没有去进行追截 ,是因为他们大多去黑海捕鱼。本文认为是由于雅依克哥萨克人开始了起义。卡尔梅克人东归事件是作为普加乔夫起义序幕的 1771年雅依克哥萨克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反过来 ,雅依克萨克人的起义客观上也帮助了卡尔梅克人东归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中,为什么会出现像宁都起义这样大规模的起义并获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起义部队官兵在大革命时期曾受我党影响;二是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和消除异己的险恶用心;三是中共第二十六路军特别支部出色的兵运工作;四是红军宣传瓦解工作和宽待俘虏政策的感召;五是中共领导对起义的重视和周密的安排.  相似文献   

18.
100年前的武昌起义在开风气之先的内陆省份湖北发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政改革措施不当所导致的财政危机,即在短期内将过多的财力投到编练新军上面,同时又道德化地快速禁烟,使地方财政失去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导致湖北财政陷入严重危机.在财政危机的情况下,依靠湖北地方政府财力支撑的湖北新军军费投入的削减则助长了新军士兵的不满,促成了武昌起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曾成贵 《江汉论坛》2002,3(9):55-60
共产国际在中共制定上海三次武装起义指导方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问题,长时期以来缺乏具体研究。本文主要根据近年传入我国的有关联共(布)和共产国际档案,复原了史实,厘清了关系。本文认为,第一次起义中,以资产阶级为主体,共产党只从旁参加暗中指导的方针,是在共产国际特别是在远东局的指导和参与下形成的。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全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帮助中共在发动第二次起义中,初步形成了争取领导权、夺取政权的指导思想。总结前两次起义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贯彻共产国际新决议的精神,中共正确地制定出了通过独立自主的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以共产党为领导的、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指导方针,取得了上海第三次起义的胜利。纵观整个过程,共产国际所起的作用,有正有负,正负交织。其正确的根源和正确的程度,取决于他们对中国国情了解的状况,和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活泼地而不是教条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清代西北回民起义中的人地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传斌 《文史哲》2003,6(6):87-91
人地关系的广泛联系特征在回族的发展史上有突出的表现。一般意义上来讲,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形成了回族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空间,这也是回族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这两个基本空间基于地域性的人地关系变迁,从而最终促成了回族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人口行为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西北回民起义发生在清代,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讲绝非偶然。同时,西北回民起义对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