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法治农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而依法治农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缘于中国社会现状、民主与法制健全程度及权利保护机制等多方面原因,因此,应加大普法力度、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建立法治环境,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省是根据依法治国方针提出来的 ,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依法治省就是依法管理本辖区内的各项事务。加强党的领导是依法治省的根本保证 ;恪守法律至上原则是搞好依法治省的先决条件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省的重要内容 ;依法治党、依法治官、依法限权是依法治省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藏是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也是基本工作方式。治理西藏有很强的政治意义,但实现治理决不能用政治思维覆盖法治思维。中央提出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这一原则性阐释作出法理性分析,则包含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属性和党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方向。它们组成依法治藏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并决定依法治藏的正确方向,为西藏的法治实践奠定了根本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法制健全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法治社会是人民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2003年11月,江苏省委提出建设法治江苏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江苏推进依法治省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4年是江苏依法治省工作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我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精神,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全面启动法治江苏建设。2004年7月,我省制定出台了《法治江苏建设纲要》,在全国率先庄严宣告:“到2020年,基本实现我省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人民管理国…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行政问责制的依法问责,对于夯实国家法治基础、规范问责、实现问责实践法治升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厘清依法问责的法理依据,分析依法问责的时代意义,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依法问责,必须通过问责的法治文化、法治理念、制度体系、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市”是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地方性重要举措,“依法治市”不仅需要在法治进程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提高全体市民对依法治市重要意义的认识,而且更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市民的法律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依法治市的目标提供内在的驱动和必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农"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分析了"依法治农"的社会背景和宏观条件;指出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法制化成功经验使之成为实施"依法治农"的外在动力.同时针对中国农业法制的现状,提出加快中国农业法制化建设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性、决定性条件和根本保障。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而操纵国家机器、行使国家权力的则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的官员。依法治国的实质与精髓 ,就在于作为法治主体的人民依法治权、治官。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企业利益的最有力工具。依法治企的关键在于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充分竞争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地方法治实践的动力机制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方法治实践的动力机制研究有两种理论取向:一是国家“试错”策略理论;二是地方竞争理论。就其本质而言,两者并不存在内在冲突,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深深嵌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结构之中。国家策略导致地方竞争,地方竞争形塑国家策略,地方法治的逻辑就是国家策略下的地方竞争。反思地方法治实践的动力机制原理,发现国家策略下的地方竞争可能导致地方法治演变为地方应对中央的权宜之计,使地方法治建设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从而使地方法治建设被悬置,难以落地生根。在未来的地方法治发展中,国家或许仍然会采取试错策略,但地方法治应以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法治化为前提,依法试错。同时,应引导地方法治竞争从应对中央转向回归社会,并将此作为地方法治建设的动力基础和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正在努力构建以法治为框架的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复杂的、艰难的、渐进的过程。法治的实现基本上包含着“观念→规范→制度→秩序”等一系列环节。治“法”就是从“规范”这一层面提出的法治的一项基础工程,并贯穿于法的生成、法的运行和法的实现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档,就是依照《档案法》以及档案法规的规定来管理档案工作,使档案事业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党建理论和法治思想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依法执政的思想基础.依法执政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依法执政水平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依法执政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依法执政要求执政党要领导国家的立法工作,要求执政党要带头守法,要求执政党要保证执法的独立性,要求执政党要不断推动国家法制化、规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高校档案工作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档的原则指导下,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如高校档案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档案执法机制运行不畅,教职员工的档案法治意识不强等。因此,进一步完善高校档案法规体系,改善档案执法机制,最终实现对高校档案工作的法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选择"法"人作为"法"国家切入点,主要缘于法律尚未树立起极大权威。"法"人的着力点是依法治官和依法助民。依法治官的有效途径是:依法治权;规范为官者的社会失范行为;法律监督法治化。依法助民的途径是:以法律的方法规范民众的权利和利益;严格执法,取信于民,增强民众对法律的亲合力和依赖性;大力弘扬法的时代精神,进一步繁荣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依法治农思想是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中共“依法治国”方略形成的理论根基,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和历史通道。它强调“法治”与“德治”并重,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齐头并进,在实践中逐步推进法治,普法中注意重点论、基础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当前农村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农村的法制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将严重影响21世纪农村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真正解决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法制建设的关系问题,使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牢固树立依法治乡、依法治村的观念,正确处理农村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关系,以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相似文献   

18.
所谓“法治”,并不等同于“法制”,也不只是“依法管理”,或是什么“管民”、“治官”的问题 ,而是具有深刻的内涵与严格的条件要求 ,其中包括民主制度、法律至上、良法之治、公民权力保障与公共权力制约等必备内容。从理论上正本清源 ,澄清观念上的盲区与误区 ,是当前顺利推进依法治国 ,实现法治国家目标的认识基础与前提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2020年初步建成法治中国、到2049年整体建成法治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为了早日实现法治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深化法制改革,制定建设法治中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和改善党对依法治国事业的领导,坚持民主科学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独立公正,通过法治重构社会公平正义机制,不断加强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切实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治权”,全方位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0.
实现依法治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努力建设新农村,最重要的是村民现代素质的培养。在我国农村法治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平衡而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是一个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村民法律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提高村民法律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村民法律素质是人们对法律知识掌握的体现,村民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我国法治建设成效的标尺。提高村民法律素质必须创新培养模式,营造学法用法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