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氏春秋》一书体现了主编者吕不韦不满秦王暴政和法家理论的偏颇,要求改革政治、丰富秦国文化的进步思想。该书对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之学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它摒弃门户之见,对各派的学术成果兼收并畜、博采众长并形成了“杂家”自身的体系和特色。其改革意识和宽厚博大的文化包容精神都是非常可贵的  相似文献   

2.
《图说中国文化基础》一书内涵广博,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门类,全面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发展;该书特色鲜明,是一部融学术性、趣味性、审美性、普适性为一体的中国文化基础读本。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重构的理论样式,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法家主义在试图超越五四时期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之争的基础上,开启探索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第三条道路。新法家凭借先秦法家学说中"改革"这一核心理念,展开了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重构,为21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建构和中国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续造提供了镜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各民族神话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已成为人类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化创新中不可多得的武库。近期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王宪昭博士的《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是一部从母题视角综合研究我国各民族神话的专著。细细读之,令人感到新鲜而凝重。这不仅源于该书所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更因为书中所展现的对民族文学研究的那种充满责任的执着和令人折服的学术价值。概括来讲,这部专著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华法律政治文化的渊源和主流,先秦法家政治思想有大量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客观、全面地剖析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以古鉴今,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乃至当下,无论是在政治体制、思想文化抑或是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乃至社会生活层面上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斯在秦统一及统一之后,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用阴谋之计离间六国君臣,二是《谏逐客书》为秦国留住了宝贵的人才,三是确立了秦封建统一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四是确立适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郡县制,五是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六是统一思想,七是刻石纪功宣传秦统一的丰功伟绩。关于李斯废扶苏立胡亥为皇帝,毒死韩非,在狱中上《督责书》三个问题,都是由其法家的思想主张和立场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郭齐勇何显明、雍涛合著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去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十章,近40万字。内容包括毛泽东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毛泽东哲学的文化性格,毛泽东的唯物论、认识论、辨证法、历史观、政治哲学与中国文...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宝库中,有许多商业文化的精华,挖掘、整理、利用这些商业文化的精华,也许对于今天研究儒商文化有所裨益。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其所著《史记》一书,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史记》一书记录下了许多商业文化的精华,其中《货殖列传》记载的商人经商实践活动和经商艺术,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尊法反儒的战斗檄文,体现了王安石发扬了前辈法家反潮流的精神。他不愧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是宋代法家的代表人物。《答司马谏议书》一开头就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北宋中叶儒法斗争的本质问题。王安石指出:“窃以为与君实(“君实”是司马光的字)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就是说,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对待和处理国家政事的问题上常常意见不合,这并非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而是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各自所坚持的政治主张有很多不同。可见,这实质上是北宋地主阶级内部要不要改变“祖宗之法”的大论争,是变法与反变法、尊法反儒与尊儒反法两条政治思想路线的斗争。王安石为了摆脱北宋王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的思想寄寓问題历来众说纷纭,本文首先从该书的主角、结局、作者对书中主要人物倾注的审美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该书的思想寄寓是悲慨济世贤才济世无成;第二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作者的身世考察该书思想寄寓的成因;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该书所反映的动荡的社会现实,揭示封建社会中济世贤才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1.
《中日古代帝王年号及大事对照表》一书,由广西大学李寅生博士编著,四川辞书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这部专著是李博士长期潜心研究古代中日政治思想文化及其相互之间联系的又一丰硕成果。(此前,李博士发表过专著《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该书特色鲜明,可贵之处良多。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视角新颖、独特,填补国内空白;关注大的文化背景,学术视野开阔;文献详实,考订全面,学养深厚;记载中日历史大事,简明举要,一一对照。首先,视角新颖、独特,填补国内空白。该书从整个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选取某个层面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真德秀是南宋末年的重要儒者,是朱熹的后学。《大学衍义》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在历史上受到了来自政治和学术上的高度评价和青睐,最终真德秀也因为是书而被请入象征着政治与文化互动的孔庙从祀。该书最终成为了意识形态统治的重要象征,引导了学术动向。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编辑的,集中反映21世纪初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背景的大型畅销书《世界热点———21世纪初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背景》一书已经正式出版。该书能为每一个关心中国新世纪将面临的国际环境、国际关系、国际背景、国际问题的中国人提供如何认识世界形势、把握中国未来的参考。在该书中,近百名中国著名的专家学者、资深国际问题研究人员,详细论述了冷战后世界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金融等方面出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研究论述了这些问题将给21世纪初中国的发展产生的长久和深远影响。本书资料…  相似文献   

14.
法家政治文化精深而实效,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它的历史境遇却并不如意,由是,在现代语境下对之进行新视角的解读和观照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以文本解读为范本,运用现代的话语系统和政治术语对法家政治思想作了新的探析,重点是对其政治文化基线由之推导出的政治冲突、政治整合思想作了纲要式的论析与清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关系的发展,研究国际问题的论著也不断问世,每每读一新作,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新知,领悟一些新理,由此顿觉心悦意畅。近读张骥教授等人所著《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一书,又甚感获益良多。该书堪称一部从文化这一全新视角研究国际政治问题的力作、佳著。  相似文献   

16.
从儒法治国方略看中国古代政治的人治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法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德治”笃信“为政在人”重在人之“德”上,其本质是人治。法家“法治”名为法治但仅限于“君下法治”,法对民不对君,君主脱离在法治范围之外,其本质还是人治。儒、法人治方略虽在人性前提(儒家倾向善,法家倾向恶)、哲学依据(儒家找内因,法家找外因)、理论基础(儒家笃信“为政在人”重在人之“德”上,法家笃信“为政在法”重在法、势、术相结合上)、对象考量(儒家针对所有人,尤其是君主;法家针对君下人,排除君主)等方面存在着倾向上的差异和对立,但是二者之间并没有一方消除或代替另一方,而是成为君主专制系统中互补的两翼,这说明中国传统国家权力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君权,而不是民权。这种只见君权不见民权的传统政治思想正在为近代和现代中国的社会实践所颠覆,追求民权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7.
元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是中国航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献资料。后世虽不乏研究者,但关注该书版本流传者却寥寥。文章对《岛夷志略》成书始末略加考辨,提出《岛夷志》与《岛夷志略》皆指一书,作者确为汪大渊,并着重考察了该书历代的版本、注本及海外传播情况,以此观照《岛夷志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颇有影响的一个士人群体。他们在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他们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他们的个性精神和人生追求,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文章主要从竹林七贤本身属性、政治态度、魏晋玄学对他们的影响、他们的文学成就以及他们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总结了近20年竹林七贤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与不足,以期推进竹林七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秦有重法的传统,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六国,反映出法家思想在富国强兵方面的积极效应。秦朝建立后,实行的仍然是法家为主导的政治文化,法家思想与秦的结缘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具体的现实语境。在先秦诸子中,虽然不乏直面现实的思想家,但他们给出的救世方案,其最大的不足在于没有解决经济问题。法家的长处恰恰在于抓住了最根本的富国强兵问题,而儒家由于保守的历史观和抱守残缺,缺乏真正有分量的大儒对儒家思想进行适时改造,这种思想上的局限,造就了秦政治文化的单面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法家理论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过程中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国家与法的政治法律理论。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作为法家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中国国家的最终形成起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法家理论因此应该得到充分肯定,而不是因为它不包含现代法治思想而倍受指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