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省劳务开发办日前披露,今年上半年.我省有1537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去年同期增加33%;已实现业务收入37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1亿元。劳务输出已占我省农村转移势动力的一半左右.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新增部分的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2.
南充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村劳动力310万,常年在外务工百万人以上.2008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88万人,其中省外劳务输出14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2.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9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9月至今年2月,省外返乡农民工达19.2万人,占省外务工农民工的14%,其中以珠三角、长三角返回为主,以加工制造业居多。  相似文献   

3.
截止2005年底。广安市广安区广福街道周家巷社区开发就业岗位396个,组织劳务输出507人,656名失地农民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率达94.7%.“4050”等救助对象再就业率达91.4%,社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8%。  相似文献   

4.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劳务输出省份。从2003年四川农民增收来源构成情况来看,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即劳务收入年人均增长54.4元,占整个农民增收的45%左右.成为农民增收的绝对拉动力,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刺激城乡消费,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南充市4lO万城乡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占83.9%,每年向外输出城乡劳动力达140万人左右。如此庞大的劳务输出大军,如何提高他们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地方经济,近年来,平昌县就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拉动、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有序流动”的工作思路,奋力实施“劳务经济富民强县”战略.几年来,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8.5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19.5万人次,实现劳务纯收入35.5亿元.占全县GDP和农业总产值的30.1%和41.1%,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渠道和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平昌县先后被授予四川省劳务输出示范县、劳务开发先进基地县、建筑劳务输出10强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劳动者》2006,(2):30-35
2005年,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效增加农收入的重要途径,按照“巩固、稳定、完善、提高”的方针,认真落实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健全目标责任管理、加大资金投稿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组织做好维权服务,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劳务输出工作健康发展。全年劳务输出达465.7万人,较上年增加146.5万人,完成计划的126.6%,其中有组织输出214.1万人,占输出总量的45.9%,较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输出前参加培训169.2万人,较上年增加1.3倍,劳务输出收入预计可达210.86亿元。 劳务输出是促进农民增收最便捷、最高效的途径。为把劳务输出工作更进一步地做好、做实、实现劳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本期特刊登全省劳务输出工作先进集体工作经验,以便交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射洪县在狠抓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技能培训,搞好稳定就业、信息服务、跟踪维权和努力推进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全县除培训农村劳动力14.5万人、实现劳务输出28.4万人、创劳务经济14.5亿元外.重点免费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5180人.办理技能等级证书1579个。促进丁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8226人再就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4.82%,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宝鸡市近年来劳务输出工作颇显成效,通过劳务输出不仅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人才,而且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促进了就业。下面就宝鸡市的劳务输出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05年遂宁市劳务输出达81.35万人.创劳务收入42.68亿元;长期在遂宁境内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48万人,其中建筑业行业14万人,社会服务业10万人.制造业6万余人.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4万人,其他行业10万余人。农村劳动力分布到了各个行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2004,(2):14-14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现了预期目标。根据目前统计,省政府确定的全年新增就业人员2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2.5万人的目标已超额完成,分别达到22.9万人、17.12万人和2.68万人。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7%左右,低于4.5%的控制目标。各市均超额完成了年初的工作目标。去年,全省完成劳务输出221万人,超额26万人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积极就业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我省城镇就业工作呈现出新的积极的发展态势。 城镇新增就业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新高 2007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65.9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增长4.4%。新增就业规模与2003年相比.扩大59.1%。  相似文献   

13.
阆中市保宁街道内东街社区居委会通过“四借”方略,把过去门可罗雀的社区变成了商气旺盛的充分就业社区。到目前,已建成社区就业街道5条,开发实体、网点183个。实现产值714万元,在社区安置失业人员872人,帮助安置到社区以外及劳务输出的人员770多人.全部就业人数占社区总劳动力1720人的95.4%,帮助安置“4050”人员达到了82%。一些老人高兴地说:“社区就业就是好.子女就业了,我们跑路少。”  相似文献   

14.
一、全省经济形势分析 (一)2009年全省国民经济和劳动工资主要情况。 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415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0.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711.9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5198.8亿元,增长12.4%。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社局坚持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新思路,拓展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至今.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1.35万人:劳务转移输出规模达18.8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37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12%。  相似文献   

16.
眉山市劳动保障工作去年打了一个漂亮仗。一是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7320人.完成目标任务115%;完成就业再就业培训21601人,完成目标任务117%;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组织劳务输出7849人,完成目标任务157%。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366件,其中,对工伤保险行政行为不服的有300件,占申请总数的76.3%。与2005年的82.7%和2004年的71.7%相比,工伤保险类案件的比例2006年尽管有一定的下降,但总量仍呈增长态势。,2004年为170件,2005年239件。2006年300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刘惠民 《劳动者》2005,(1):34-34
截止2004年11月末,陕西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325.61万人,提前完成扩面计划任务的112.8%,全省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83.5%;全省1-11月份实际征收入库失业保险基金58536万元,累计入库占年初征收计划的119.5%,比上年同期增加21152.9万元,同比增长56.6%,人均月缴费达到16.34元;全省1-11月共发放失业保险金19346.4万元,116797人享受到不同阶段的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金发放做到“不漏一人、不拖一天、不欠一分”,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为深化我省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会理县就业局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为主线.以组织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为重点.以强化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为保障,进一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创业促就业.着力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努力推动城乡统筹就业和素质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管理服务体系.并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参与“8·30”会理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圆满完成就业再就业等各项目标任务。截至年底.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72人,占年计划的227%:再就业698人。占年计划的233%:“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164人.占年计划的182%:城镇登记失业率1.36%:有组织劳务输出1038人.占年计划的346%。  相似文献   

20.
绵竹市是一个拥有26个镇乡的县级市,总人口51.2万.其中城乡劳动力32.3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13.8万人,由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有序化的劳务输出2.5万人。2004年,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8.4亿元。农民人均纯劳务收入超过14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