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中最活跃、最具有影响力、最值得关注的方面。在全球化背景和语境下,以实用主义和技术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正从崇高、悲剧、诗意向物质生活充实、与精神生活相对平稳的状态发展,其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由于当代审美文化正处于经济冲动与文化冲动相互对立、科技含量和人文含量相互抗衡的矛盾中,运用美学对其进行批判成为当代美学必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部分原因是在于与社会学进行了持久而深入的比较。与社会学不同的是,文化研究在理论取向方面的特征往往是后现代和散漫的。通过考察斯图亚特·霍尔的工作,特别是通过其霸权问题来考察这种比较的有用性,可以看出,霍尔解读霸权的方法在国家支配与自由话语之间是游移不定的。因此,霍尔确实在某些方面强化了当代文化研究的散漫化转向。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其文化功能问题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现象中需要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以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发挥的作用为依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来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要包括其作为指导思想、成为价值信仰、化为公众意识、蕴含文化重任、成为学术思想、具有世界意识等方面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构建当代社会价值体系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为主要资源。在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时要有所侧重,在政治价值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方向,坚持平等原则;在文化价值方面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继承和谐精神;在经济价值方面要以西方现代文化为参照,借鉴其中的自由观念。  相似文献   

5.
主流意识形态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来滋润涵养,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引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来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一直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和鲜明的文化旨趣、文化取向;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新时代,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可以不断拓展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文化市场的生成、影响和管理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文化市场已呈现出全民参与、开放而流动的新特点。其主要生成原因是文化需求的大众化和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分化趋势。文化市场的新时代特征将强化当代文化产品的共享特性、价值评估和随机应用,并引发一些新的矛盾和冲突。形成新的文化市场管理思路,需更细致地研究当代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和供给者状况,认真探索文化市场管理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7.
孟耕合 《天府新论》2014,(4):118-123
文化自觉不仅是文化观念,也是一种文化实践,这是由文化的本质、地位、价值、发展的内涵所决定的。文化自觉是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更是对当今时代精神的自觉,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哲学是文化的灵魂,当代中国文化的构建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的前提下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大众文化和民众生活层面的自觉,二是在学术文化层面的自觉。  相似文献   

8.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审美文化呈现出商品化、感性化、全球化、图像化的新特征。诞生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电影,凭着它与生俱来的商业娱乐性、再现现实的逼真性,成为当代最典型的审美文化形态,一方面它受到当代审美文化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它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化马克思主义将经典马克思主义中作为上层建筑之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视作独立而重要的变量,以文化批判的方式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它源于"一战"之后以葛兰西、卢卡奇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经验的文化反思,其发展形态在德国主要指法兰克福学派,在英国大体是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在当今美国则以多元文化主义著称。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对我国当代文论和美学建设以及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发展和尊重多元文化生态,致力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思想解放的实现,是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也是文化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学界荐书     
《学术界》2015,(2):251-252
刘俊奇著:《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本书系统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危机,在这些方面都探索到了前沿情况,并在一些基本观点上有不同的创新。其中所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趋势,当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文化的渊源与特质,当代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满族传统文化的外在显性文化符号如语言、文字、服饰、居住、风俗习惯和传统精神信仰等方面都在逐渐淡化,并在整体上呈现出"趋同化"变迁.对于这种变迁趋势,许多人认为满族传统文化"汉化"、"西化",甚至有些人认为满族文化被"同化"而正在"消亡".针对这些观点,笔者从文化适应角度,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阐述了应该如何认识当代满族传统文化的"趋同化"变迁,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鉴于当代中国休闲文化及其美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如何使休闲真正重返人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本质,学会聪明地休闲、把握生存的审美境界,深入发掘和弘扬中国休闲的民族传统和精神智慧,建立当代休闲文化及理论的中国特色和中国话语,是休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美学如何走出传统的抽象领域和艺术中心论,走进当代社会大众丰富活泼的日常生活审美领域,更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使之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品格,更切实地发挥应有的社会文化功能,让美学从纯粹的"观听之学"成为生动的"身心之学",是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美学提升休闲,引导当代健康的休闲文化;休闲文化丰富美学,推动审美切入人本生存,使美学拥有更多的现实话语和功能。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提升国民的生活品质,助益实现美丽和谐的"中国梦",这也就是相关学科学者的使命所在。因此,通过当代休闲文化的美学研究,提升当代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走向休闲、深入休闲、引导休闲文化是当代中国美学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向,休闲美学应当为当代中国美学的重要、必要组成部分,深入系统地构建中国休闲美学已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学术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泽厚实践美学在人类学美学、审美文化研究和审美的当代文化功能三个方面尚有极好的学术前景,可作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实践美学既可作为一个学派继续发展,亦可以更自由的形式融入当代中国美学,为各家广泛吸收。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思维论、价值论和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论述了后现代主义在思维取向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及存在的基本问题,并展开由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化中的错位现象而引发的一些深层思考。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在思维论层面上的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向是值得肯定的,但对其在价值论层面上的虚无主义观念和“零度”艺术观必须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后现代主义思潮自80年代进入中国以后,促进了包括写作观、语言观、阐释观、批评观和价值观的中国当代文化批评的转型,同时也带来了批评主体的复杂性、批评的缺席和游击状况等诸多问题,为此必须重建新的学术规范和更合理的文化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秦地作家对长安文化精神的承继、阐释与重构,是其文学精神生成的基础,也是其创作的根系与血脉所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秦地作家的创作才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含量与意义深度.本文从题材选择、主题话语、审美风格及叙事范型等方面探讨了长安文化之于当代秦地作家精神的深层联系和影响,揭示了秦地文学在当代多元格局中突出的身份指证.  相似文献   

16.
一方面在对马克思休闲意蕴进行解析,另一方面从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等方面对休闲农业发展逻辑进行剖析,进而对休闲农业视域下马克思休闲意蕴之当代价值进行建构,阐述其在经济、社会、文化和人本等方面的价值表现。  相似文献   

17.
郭建宁 《学术研究》2006,(11):32-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本文以文化哲学的视野,从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论文强调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彭涛在当代转型时期,在当代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儒家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有没有用武之地?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虽然我们吸取了西方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但现代化毕竟不是西化,任何民族的发展都无法割裂传统和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形态演变、产业基础和时代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荣跃明 《社会科学》2005,(9):176-186
文化产业的兴起是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文化产业的发展以独特的形态演变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极大地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通过对文化产业形态演变、产业基础和现实发展等基本特征的分析,可以勾勒出文化产业发展的当代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当代思考高校文化使命观问题的视野应该包括站在建设文化强国、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推动区域文化成长的高度。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下高校应从国际视野、使命自觉、对象认识三方面践行文化使命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