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为时不长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家们比较关注妇女命运,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笔触伸向妇女的生活天地,塑造了一大批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女姓形象。在这熙熙攘攘的女姓形象群体中  相似文献   

2.
以《列女传》为代表的女性史料往往只记录典范妇女的言行,并不能反映历史上普通女性的形象和声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明清档案的挖掘,为我们研究普通中下层妇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但是,司法档案中妇女的诉状和供词是否真实?是否代表了妇女自己的声音?本文通过《南部县衙门档案》中官员、丈夫和妇女本人对司法档案记录的影响,探析州县档案中女性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女权的强化与妇女形象的重塑─—唐传奇女性品格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权的强化与妇女形象的重塑─—唐传奇女性品格刍议李炳海唐人始有意识地创作小说,唐传奇出现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妇女占有较大比重。唐传奇是在大唐帝国孕育生成的,作品中各类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妇女形象和以往志怪小说的女性相比,呈现出迥然有...  相似文献   

4.
高红霞 《社科纵横》2002,17(6):63-63
美国早期的数位女喜剧作家 ,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一批争取自由平等、追求自主婚姻、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勇于承担各种责任的全新的美国妇女形象。这些形象是“合众国之母”的雏形 ,她们不仅为美国妇女的日常生活树立了典范 ,而且是美国文艺思想的源泉 ,她们身上体现出了女性主义思想在美国的早期萌芽。  相似文献   

5.
早在1951年,印度刚刚独立不久,印度政府就指派中央社会福利部负责妇女事务。而提高 妇女的教育水平是这个机构的责任之一。我们通过考察印度妇女与教育的关系,可以知道印度 妇女的实际社会地位和状况。 本文分三部分,分别描述印度妇女(包括女童)的教育状况,印度教科书中的妇女形象和教 育与妇女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闫顺玲 《社科纵横》2006,(11):111-114
鲁迅是最关注妇女问题和社会下层妇女命运的作家之一,他在自己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高度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典型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呐喊》《彷徨》中不同类型、各具特色但命运无不凄苦悲惨的女性人物,分析妇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她们的愿望、要求,以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李艾红 《唐都学刊》2007,23(5):103-105
威廉.福克纳采用后现代主义手法解构了南方贵族主流文化,以其独特的视角塑造了有着浓厚地方性与历史性特征的南方女性形象,深刻揭露了南方的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强烈谴责了南方清教思想对妇女的摧残。他不但是一位痛恨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同情黑人命运的反种族主义作家,而且是一位同情妇女,尊重妇女,关心妇女问题的人道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8.
试论《三国演义》作者的妇女观鲍军海一部《三国演义》在着笔描写众多男子隶功立业的同时,也描绘了许多的妇女形象。虽然除貂蝉、孙夫人外大多着墨不多,但却同样轮廓分明。对这些妇女的描写,有人认为,书中的女性“掉进了以权、忠、义为中心的男性中心”,是女性意识相...  相似文献   

9.
变迁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1950—1990这四十年间《中国妇女》杂志中所报道的325位典型人物为样本,从生理形象、职业形象、政治形象、知识形象、事迹形象五个方面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初步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中我国女性典型形象的特征及其变迁。这就是:从五、六十年代单一的劳模型模式,到七十年代末的劳模型、个人成就型、勇于斗争型并存模式。又到八十年代以个人成就型和女强人型为主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女性形象变迁与我国社会变迁之间的某些联系。  相似文献   

10.
提到日本妇女,人们自然会想起“蝴蝶夫人”,那种循规蹈矩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西方人的心里。实际上,西方的女权思想很早就传入日本。1947年美国主持制定的日本宪法及法律,给了妇女以选举权,同时明文禁止任何性别歧视。尽管如此,平等达一思想要真正付诸实践,似乎还得有一段时间。日益城市化、富有教养和中游意识、努力使忠实于传统的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取得一致——现代的日本妇女与10年前的美国妇女何其相似。可是,1860年以前的日本妇女,在封建家长制的淫威下备受欺压,远非西方的骑士精神所能拯救。  相似文献   

11.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女工、知识妇女最集中的地方,上海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使上海妇女呈现出鲜明的都市风格和“海派”特征。研究和考察上海妇女地位的意义在于,在中国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上海妇女的今天预示着大多数中国妇女的明天和未来。一、上海妇女的经济地位上海妇女地位的“海派”特征首先表现在她们具有丰富的社会角色和多彩的职业形象。在上海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她们是名副其实的半爿天,以投身工作、贡献社会确立了自己的经济地位。妇女的就业状况总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上海工商  相似文献   

12.
哲学家还只是在理论中预料到的真理,那些天才作家却能够从生活中把它握住,动手把它描写出来。 ──杜勃罗留勃夫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一书中,借助浪漫主义手法,以轻灵活脱的笔调,勾勒出数十个离经叛道、超尘脱俗的妇女形象。这一成就,在小说史上,是前无古人的。这些妇女形象,突破了神圣而陈腐的宋明理学的精神桎梏,从容于礼法之外,仗义于危困之中,超拔于须眉之上,其性情之明快、坦荡、坚毅、热诚,实为古代小说所罕见。透过这一群感人至深的少女、健妇、妪媪形象,可以清楚地触摸到那一时代个性解放的思想脉搏,可以看到日渐崛起的市民阶层的…  相似文献   

13.
1965年的移民法有可能使得美国华人男女比例长期以来严重失调的情况得到改变。1950年华裔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是162∶100。二十年以后,这个比例减小到107∶100。这种男女比例上的调整加上美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大影响了成千上万华裔妇女的命运。整个70年代,有创记录的华裔女青年进入美国各地的高等院校,有一半以上的华裔妇女外出工作,教育和就业需要她们在社会和心理上有一个新的形象。华裔妇女逐渐地摆脱了民族传统强加给她们的各种习惯,得到越来越大的个人满足。她们确确实实已全然不同于三、四十年前简德·王和麦克辛·金斯顿笔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4.
宋桂珍 《学术交流》2006,(2):168-170
《呐喊》、《彷徨》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深刻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和他的妇女观。他站在广大被压迫妇女的立场上,感同身受地体察到了她们的悲惨处境,批判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同时,也以“怒其不争”的态度,针砭了女性的麻木和愚昧,希望她们能自醒自爱,走向彻底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象丁玲那样如此关注妇女的命运,创作出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也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象丁玲那样因为替妇女说几句话而备受责难,屡遭厄运。文章对丁玲创作中的女权思想的发生、发展和衰变的过程进行了反思,由此得出:中国妇女解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6.
落日“本来,妇女实际上是太阳。……如今,妇女是月亮,是靠别人生存,靠身外之光发亮,宛如病人那样面容苍白的月亮。现在,我们要夺回我们被完全遮盖住了的太阳。”尽人皆知,这是《青鞜》创刊词,平塚雷鸟把妇女比作了太阳。这个比喻绝非夸张,对生命之源具有崇拜之心是很自然的。作为生命之源,原始人直接崇拜妇女,进而崇拜太阳并不是不可思议。从母系社会许许多多东西方神话中女神的形象上,就可以知道,妇女拥有一个象太阳那样光辉灿烂的过去。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符号学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妇女》、《家庭》、《女友》、《时尚·Cosmopolitan》四本中国女性杂志刊载的五个当代中国女性人物故事,得出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三种女性形象类型。检视这三类女性形象的深层意义,可以发现它们事实上蕴含了传统父权社会对女性片面价值观的社会迷思;同时,它们也在鼓励女性参与父权体制建构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王菊艳 《学术交流》2007,(7):142-145
《长生殿》中杨玉环的形象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清人进步的妇女观:一是她注重真情,情痴而妒,突破了"三从四德"、"夫为妻纲"传统妇女观的束缚,二是她多才多艺,曼舞轻歌,突破了以往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迂腐之论,三是她的从容赴死,忠为君王,突破了古已有之的"女色误国"、"女人祸水"的偏见。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诠释这一形象,应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儒家文化价值观念的淡化,二是市民商人阶层文化观念的形成,三是清代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王颖 《社科纵横》2006,(10):103-104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是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其“弃妇诗”用现实的笔触反映了从西周末年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即妇女被欺凌的悲剧命运。本文从内容着手,旨在探讨“弃妇诗”产生的社会原因,反映的社会现实状况,妇女形象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们通常认为《祝福》是一篇反封建的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命运及其遭际则是数千年中国下层妇女的一个缩影。但本文认为,透过《祝福》的文本缝隙,我们能够看到在这个人物身上所体现的不仅是一个封建妇女的形象,而且还有鲁迅先生本人的身影,而对于这一点的解读则是理解《祝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