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信访制度可谓最具中国特色和浓厚本土色彩的一种民意表达和纠纷解决机制,但当前信访领域出现了许多始料未及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大规模的群体上访和形式激烈的极端个案,已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待解之忧,更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却之不去的沉重心病。 相似文献
2.
3.
4.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经历很多的坎坷和波折,本文侧重对1999年-2000年这三年国有企业脱困所实施的政策介绍,为目前和以后的国有企业改制的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广安二轻工业供销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建筑扣件、机械配件、机制页岩砖为主,兼营五金交电、电器设备、水泥预制件为辅的综合性公司,现有职工235人,资产1400万元,在广安城南、城中、城北、城郊都拥有生产经营场地。公司在1999年10月成功地兼并了原广安县马铁厂,企业的规模不断地发展壮大,并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硕果,是以王尊义为首的新班子艰辛奋斗,一心扑在经营上,脚踏实地干出来的,闯出来的。 该公司新班子上任前,企业生产经营已处于停产状况,拖欠职工工资4个多月,负债160%,经营亏损高达300万元,领导班子瘫痪,职工思想情绪低 相似文献
6.
<正> 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在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说,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为国民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做出了积极贡献。2001年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巩固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成果,实现新世纪经贸工作良好开局。 盛华仁说,2000年工业生产与流通稳步发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有及国有 相似文献
7.
国家经贸委深化企业改革研究组 《经营管理者》2001,(7):4-5
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年,是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三年,是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三年。三年目标的基本实现,充分说明中央作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决策是正确的、及时的,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是必要的、有效的,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贯彻中央决策是坚决的、有力的。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一年,重庆工业经济出现重大转机,经过艰苦努力,终于结束了连续多年亏损的局面。仉足,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扭亏不等于脱困,解决国有企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深化、细化“七个一批”措施,巩固扭亏脱困成果。另一方面,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促进我市工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为新经济构建三大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竞争格局日趋激烈,诸多企业采用各项管理变革来推进自身体制的完善和机制的建全,绩效管理作为有效提升企业整体价值的管理工具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本文从战略角度重新审视绩效管理,以总部职能部门作为绩效单元,构筑战略导向下的绩效管理体系,以提升公司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8日,迪康集团总部大楼门口,面对公司9位高层,迪康集团董事长曾雁鸣神色凝重:“由于各种原因,公司搬离了这个地方,但还是辛苦大家了……”当时,迪康为了解决债务危机,不得不卖掉总部大楼。 相似文献
11.
13.
总部ERP创造的奇迹“10年前浪潮提出的‘集中式集团财务’的概念,创造了一个市场奇迹。”中国集团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见证人之一、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兴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企业战略和管理的核心已经从过去关注内部各个业务,变成以打造强势企业集团总部为目标的纵向管控,这便是集中式集团管理的内涵,王兴山称之为“总部ERP”。 相似文献
14.
2011是中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双星集团总部也在谋划着新的未来,而双星西南战区总指挥朱国昌也在谋划西南战区市场份额的增长。朱国昌说,虽然双星西南市场的发展很好,但还有很多空白和急需提升的地方,双星名人在中国西南市场将启动新一轮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三改一加强,使大多数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步入良性循环,是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近年来,在我省涌现了一批改革比较成功的国有企业,引起省里的高度重视。这里,本刊特邀四川省川威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劲撰文就国有企业改革谈谈他们的做法和体会,望能给类似企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18.
Knowledge at Wharton 《经理人》2008,(8):122-122,124
6月5日,西班牙最大的保险公司Mapfre发表声明,宣布完成对美国Commerce保险公司的收购项目。该项目于2007年10月正式启动,总共历时9个月。项目收购总价为22.1亿美元,是Mapfre公司75年历史中数目最大的一次投资,也是Mapfre在其国际化扩张道路上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在河南省辉县市盂庄镇盂电集团总部的办公大楼里,我们见到了孟电集团的董事长范清荣——一位年逾七旬、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的长者。 相似文献
20.
有人曾向张果喜提议将果喜集团总部迁往南昌、上海、深圳l,但张果喜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在余江有着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本土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是公司发挥优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