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让人头痛的事,而批改习作又是痛中之痛。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费力不多却收效颇丰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有效地进行作前指导学生怎样互评作文呢?我认为每次习作前应首先进行写作指导,这样学生知道文章如何写,然后知道如  相似文献   

2.
<正>习作是提升作文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认真对待习作并找出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立足于不足进行问题的分析,从而寻找解决困境的具体方法,这对于提升作文水平是非常必要的。现如今,有不少的同学在习作的时候会苦恼自己的习作没有文化味儿,所以写的文章总是会差一些“书卷气”,那么在习作的时候要如何让文章充满文化味儿,  相似文献   

3.
一、“节日文化”习作课程的建构基点 “节日文化”习作课程是一门操作性的课程,它的鲜明特点就是作文直指儿童生活——“节日生活”.包括本来就有的节日和精心创建的“节日”:直指儿童精神——快乐,体现“寓教于乐”的实质。“节日文化”习作课程将于儿童同构共生,携手共长。  相似文献   

4.
克里特迷宫     
面对作文,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谈作色变”,总觉得没什么可写,即使写出来的习作也是空洞无物、故作玄虚,更多的是模仿他作、流水账式的现象,习作缺乏真实性、丰富性,个性化更无从谈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明确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珍视个人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想说“自由”“‘独特”“表现”等字眼里处处都在告诉我们,习作和阅读一样都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要顺应儿童天真浪漫的天性,呵护儿童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网》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孩子对作文不感兴趣,把它当作一件烦心之事。笔者以为,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无内容可写,没有写作动力等等。当孩子们对习作产生一种渴望的时候,自然不会把它当作一件烦心事。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孩子习作兴趣的培养,如果能充分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构建习作动力系统,就一定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班级作文博客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建立作文博客。及时把孩子们的习作挂在博客上,给他们提供交流、借鉴和共享的平台就会让他们自由遨游在习作天地间。  相似文献   

7.
提到习作,许多同学便会有畏惧感。很多同学怕写文章,觉得一动起笔来就没内容可写或者觉得读自己写的文章味同嚼蜡。想写出好文章,一时又无法达到行云流水的程度,有些同学甚至会另辟蹊径,从众多的优秀作文中复制同题材的内容,变它人之作为自己的手笔,久而久之便离习作的初衷愈来愈远了。  相似文献   

8.
习作要求这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除了我们在习作中已经写的那些内容,大家心里可能还有很多想写而没写的内容。这次习作就让我们自由表达。可以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写一写听别人或给别人讲故事的情景;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编个寓言或童话;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梦想或希望;可以把自己关注的人和事写进习作……总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想写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习作要求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遇到的人,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源流》2009,(12)
我认为越是能够自由的信息流通,社会就变得越强,因为这样子,世界各地的公民能让自己的政府负责,有一个问责制度,他们自己会思考,这样会有新的  相似文献   

11.
一种第二语言的习得离不开牢固的母语基础。马克思说:“一个新学外国语的人,总是把外语在心里译成自己的本国语。”(《汉语教学法》第十七页)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和干扰,表现在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和干扰,常常会使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自觉不自觉地要以母语为标准来套用所学的语言,辨认语言的是非曲直,总会认为在自己的母语里是这样,在其它语言中也应该是这样。会产生一种“对等”的意识。同时认为双语教学也  相似文献   

12.
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了这样的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习作,很多同学都会因贫于无材而困惑。其实要想写好作文并不难,关键是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要从小养成细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这样就不愁作文有多难了。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先得有材,材从何来?日:材源于生活。的确,只要同学们平时注意多积累,无论是生活素材还是语言文字,都会积少成多,有朝一日,在你习作之时就会厚积薄发,下面我就如何从生活细小处帮助习作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北方人》2007,(10)
自我认知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  相似文献   

15.
习作要求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你是不是有很多心里话想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这一次,就让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一吐为快吧!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早已说过:“作文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一个中学生单凭日常生活中自己所说的话,以及听别人的话,也该会写作文了吧!更何况不少老师把作文当做一件十分重要的“特殊事情”对待,他们在语文教学中,精心安排作文训练的计划,作文课上又临场指导。然而不少学生对作文仍然感到头疼,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这是写作基本功的问题,诚然基本功是重要的,但笔者还认为这其中有一个习作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7.
习作要求人教社新课标版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辽阔的草原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  相似文献   

18.
海底漫游记     
习作要求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这次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无论是见闻、感受还是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在写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再回忆一下这学期学习了哪些表达方法,并试着把一些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中。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最好不少于400字。写完以后读一读,有不满意的地方认真改一改。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习作就是其心灵的自由舞蹈。它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倾诉与表达,更是一种生命的灵动写意,也是一种凭借文字的儿童个性化张扬与展示。要让小学习作教学回归到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中来,就需要用  相似文献   

20.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写话和习作教学既是落实语文学科课程目标的重点.又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难点。为降低学生学习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低中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目标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小学特级教师张化万认为:在第一学段进行的是写话训练,这是最基础的习作,是用儿童可以接受和掌握的口头语言表达他们熟悉的充满童趣的生活。写话是小学生习作的奠基阶段.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