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瞬时场审美与差距场审美赵小天一我们认为,审美是瞬时场审美向差距场审美运动的微观心理过程。1912年,瑞士美学家布洛发表了著名的美学论文《“心理距离”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提出了审美“心理距离说”的学说。布洛的学说发展了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关系说”,...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中颇有影响的“心理距离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兼美学家布洛在二十世纪初叶发表的题为《作为一个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一文中提出并加以阐述的。“心理距离说”属移情派美学的一个变种。布洛的基本观点是:心理距离是一个内省的发现。距离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则,是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之一,是美感的主要特征之一。审美活动中的所谓“距离”是通过把审美客体及其吸引力与审美主体分离开来,使审美主体摆脱实际需要的目的而获得。但这并不等于说主体与客体已分裂到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美学的很多问题是包括在审美经验之中的。要研究审美经验,必须研究审美对象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研究审美态度、审美知觉、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审美趣味与鉴赏力的提高等,而这一切又离不开心理学的方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艺术与审美经验现象进行心理学解释的有影响的思潮和流派是布洛的“心理距离”说、里普斯的移情论、谷鲁斯的“内模仿”说等。稍后的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等,更是直接运用心理学理论解释艺术和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4.
“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这一概念属于美学范畴,最早出现于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教授布洛(Edward Bullough 1880——1934)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2期上发表的题为《作为一个艺术中之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该文发表于1912年,在当时的美学及文艺理论界均引起强烈反响。“心理距离”这一概念及与之相关的理论也相继为美学界的一些流派  相似文献   

5.
距离与审美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洛曾提出过的心理“距离”范畴对审美关系之分析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和意义。但“距离”范畴在布洛那儿未能真正建立,并且至今尚未得到理论界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我们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看法,以期获得指教。  相似文献   

6.
朗菲德在西方审美心理学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系统的审美心理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闵斯特堡、普芙、布洛的理论,论述了审美态度是怎样形成的;通过从洛宰到费肖尔到立普斯,结合浮龙·李和谷鲁斯,论述了审美交流中的主客合一;提出"统一"概念,论述了审美完成中的统一与想象.  相似文献   

7.
朱光潜的“美感经验”理论是其前期美学思想的核心。在探讨美感经验时,朱光潜主要以艺术为中心,在吸收、借鉴与批判克罗齐、布洛、立普斯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审美直觉论、心理距离观、审美移情说为支点的独特的美感经验理论。朱光潜的美学观点与克罗齐、布洛、立普斯的美学思想相比较下,朱光潜自身的美感经验理论的内容得以明确化、系统化,其美感经验理论的独特性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8.
审美体验(包括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作为主体与对象间的双向交流,是审美活动的中介环节。而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又是实现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 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提出来的是瑞士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1907年他在《作为艺术要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完整的“心理距离”说,其基本含义:①美的创造和欣赏必须有“距离”,它是一种存在于主体感觉之中的心理距离,靠主体的心理调整来实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空相隔的长度;②美的创造和欣赏必须保持最佳心理,即“不即不离”的境界,使主体面对对象,既能“入  相似文献   

9.
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的审美的心理距离说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心理距离作为美感领域里的一个特殊的观察方法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赞同,但同时,作为一种理论也引起许多美学家的关注和评论。在我国,审美距离说自从被朱光潜先生介绍进来后,就一直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美学理论。奇怪的是,人们一方面批判它,一方面又羞羞答答地承认它,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笔者近来尝试用系统论方法重新探讨布洛的美学理论,发现布洛的美学理论同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在这种奇妙的联系中我们会得到很多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始终伴随着主体的情感活动,随着美感的深入而愈加强烈。过后,情感的余波,仍荡漾不已。在音审美活动中,突出地活跃着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活动。音乐欣赏,对音乐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消费”。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始终出现心理距离的心理现象。开始总是主体同客体保持“无距离”的心理状态,进人作品中,达到“物我两忘”,最后总是主体同客体拉开心理距离,以“旁观”的心理态度,审视审美对象。作出中肯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11.
布洛和葛兰西分别提出过"距离说",两人主张的内涵并非恰恰相反,而是能够相互补充的。同时,他们提出各自的主张时,并不是站在同一语境之下,即布洛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距离说",而葛兰西则是从审美批评的角度提出"距离说"。  相似文献   

12.
政治心理学中的态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政治心理学引入“态度”研究,既是社会心理学态度研究扩展的结果,又深化了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认识。同社会心理学一样,政治心理学对“态度”概念的界定,不仅包括对“什么是态度”的认识,还包括对“态度怎么样”作具体的分析。本文从态度的结构和基础、态度的改变、态度的结果等三个领域展开对政治态度的研究,并将对态度的测量作为态度界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分析,为人们对政治态度的认识提供一个较为完整和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赋、比、兴”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元修辞”。借用布洛的“审美距离”概念、参以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对它们的内涵及意义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就审美距离的生成而言,文学的修辞方式比它的表现对象更为重要。“赋、比、兴”这三种修辞方式,可以从审美距离的角度加以考察;它们在不同的写作策略中被有效地运用,是保持理想的审美距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我国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审美内涵,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王国维,则是这一概念内涵明确化和规范化的集大成者。他对“意境”的内涵把握及对具体作品的审美分析评价中关于“意境”的探究,表现出他对“意境”的认识,突破了前人,达到了一个高层次。唐代王昌龄《诗格》称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可算是最早在诗论专著中提出“意境”这个概念的。但这里的“意境”并非一个独立的专门术语,其与“物境”、“情境”相提并论,便可知王昌龄心目中的“意境”,与今天作为文学批评特定审美概念的“意境”内涵不尽相同,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意境”,实际上是包容着“物境”和“情境”的。王昌龄的“意境”说,应该是中国古代“意境”说的滥觞。  相似文献   

15.
以“气”的概念来论述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是中国文艺评论的显著特点之一,在文学评论中,自曹丕首倡“文气”以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审美鉴赏评论、创作评论与作家论,使“文气”说成为自成体系的重要理论,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思想。然而,对“文气”这一重要概念,现代学者的解释却颇多分歧,大多认为“文气”即指现代文艺理论所谓的“风格”,如刘大杰、谭家健、炳宸等等。  相似文献   

16.
论庄子的审美观照理论史鸿文审美观照亦称审美静观,它涉及到审美活动中进行静心观赏的心胸、态度、意境、方式等众多问题,是现代审美心理学的重大课题。现代西方哲学家叔本华、布洛、维吉尔·奥尔德里奇、耶洛姆·斯多尔尼兹以及维瓦斯等对此均有独到的见解。而在我国古...  相似文献   

17.
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都是审美鉴赏中审美主体的态度和修养,二者在揭示审美活动主体作用的特征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不仅在于二者都是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审美主体对审美容体的一种有动机的选择性的行为,同时,二者都是强调在审美观照中保持一种非理性的、无功利的态度.然而,由于“虚静”说和“距离”说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产生的哲学渊源不同;其次,“虚静”说主要强调物我两忘的状态,而“距离”说主要强调物我有别;再次,道家的“虚静”说比西方的“距离”说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8.
“唱法”这一概念有广、狭两义.狭义者,“歌唱之方法”也.指处于特定时空中的文化人群的歌唱审美心理定势,对歌唱者发声状态的要求和规范.广义者,则于方法之处,加入了其它“风格”因素,使之成为一个审美手段与目的融而为一的综合性概念.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十分重要的审美范畴。关于意境的称谓,常出现将意境、境界和意象混为一谈的现象。这三个概念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文章将对此做一探讨。“境界”这一概念由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使用、强调和《人间词话》的深刻影响,似乎有等同和替代意境的倾向,同时,诗歌的基本单位——“意象”概念也由于没有明确的界说,而常常与意境等同。这三个概念都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且相互之间很难清晰的切分,三者既有密切的联.系,有重合,但三者的基本特征和使用范围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  相似文献   

20.
论审美移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审美的平面上对移情作了界定,在综览中西方移情理论源流的基础上比较了双方在主客体审美发生论上的异同。关于移情的心理基础,本文把纯类似联想定为“知”的过程,从感情和表象的暂时联系入手,提出了渗透式移情和创造式移情。本文认为移情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肯定下来的特殊的审美意识活动,通过对原始思维活动中表象和情感的交融的考察,本文提出了“集体移情”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