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日常生活对于煤矿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对于煤矿的开采数量也逐渐提高。然而,在大量开采煤矿的过程中,煤矿区流放的煤矿水给人类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对我国煤矿的安全开采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减少煤矿水灾害的发生频率,文章就我国煤矿水灾害事故的特点、频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煤矿水灾害事故治理的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学平 《经营管理者》2013,(8X):372-372
充填法开采可以对开采沉陷进行有效地控制,最大限度地回收国家的煤炭资源,同时也达到了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而且还能将井下的矸石进行及时的处理,减轻它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符合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要求是一项绿色的开采技术,前景很广阔。文章通过介绍我国煤矿目前常用的三种充填开采技术特点与应用情况,详细阐述了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现状,并从煤炭开采对安全、环保、经济和高效等方面的要求,分析了我国煤矿充填开采的技术的。  相似文献   

3.
煤矿矿难事故可以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触目惊心的矿难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让伤亡人员的家属悲痛,让人民愤慨,也对国家的发展进步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做到对人民负责,保障人民安全,必须尽全力做好煤矿井下开采的安全防范工作。本文就煤矿井下开采应急避难设置的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煤炭行业由于开采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开采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重大意外事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发现,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大量问题亦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确保煤炭开采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全生产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安全生产无小事,树立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在生产中,面对各种暴露出来的、隐藏的安全隐患,我们必须认真查找并进行及时纠正,防止事故的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故,在事故发生之前,安全隐患的出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的处理,最后造成事故的发生。对安全生产事故应该进行全面分析,对于出现的隐患要及时更正,确保生产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6.
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有多方面的特点,首先它规模较高,涉及范围和人员较广。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四大方面条件,第一对工作人员的分职和配备因素;第二是要加强完善井下作业中各部门的职能;第三是对制度的完善;第四是必要的因素就是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对员工的规范化的进行培训。因此如果想要做出高效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就必须先完善各部门的制度,加强对各部门的职能建设,让他们清楚自己的所在职责。在条件允许下做一份高效的培训计划并且按期给井下工作的各个员工进行培训工作。高效井下作业监督模式是建立在丰富的经验的才能基础上,这样它才能传递正确有效的信息,并且在抉择的时候对工作人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最后能及时反馈正确的信息。它在一方面缩减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情况,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得到及时的处理。高效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非常客观的有针对性的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较为公平的审核。就如今各大石油来看这种监督管理模式能够巧妙的运用到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矿井中,有大量的供电设备,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十分特殊,发生漏电与人身触电的几率比一般地面工业都高。只要任何1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都会对矿井安全带来无法预料的威胁。近年来数起重特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都与井下电器产生火花有关。因此,要预防这类电器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该文从井下供电系统发生漏电的原因入手,分析井下设备漏电的危害,提出一些相关措施预防漏电、触电。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但包括常规性环境污染,也包括在化学品、危险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和消亡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在事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和蔓延,尽量减少事故对人员、环境的造成的伤害。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中,及时采取应急监测,利用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等),是采取应急措施和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稠油井随着蒸汽吞吐次数的增加和二次井网的加密开采,地层压力大幅下降,地层的亏空也日趋严重,油井出砂,造成井下管柱砂卡、尾管砂堵等事故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地层压力的下降,使得冲砂过程中常常发生井下漏失严重,造成无法冲砂,油井无法恢复生产。防漏失冲砂管柱通过对出砂井段进行封隔,实现了洗井液与漏失层的隔离,能有效地冲出井底沉砂,现场应用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然而,受到开采客观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安全作业问题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的矿山作业中普遍存在着保障条件差、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安全生产相关设备不齐全等问题,又因工程地质灾害隐患较多,存在着诸多突发性安全威胁,导致事故伤亡事件频频发生。要为我国的矿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必须做好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本文结合非煤矿山井下作业的实际情况,探讨其安全生产管理各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光平 《经营管理者》2013,(7X):316-3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建设工程越来越多,而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措施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应用和推广。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就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具体操作过程提出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以便管理者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造价进行更加有效地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煤矿需求量大,经过多年的开采,浅层煤矿已经所剩无几,因此大多数的采矿作业都在矿井下进行。矿井的环境较恶劣,且空间狭小,因此,煤矿顶板在井下煤矿开采的安全防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煤矿顶板的管理工作进行方法和措施的探讨,将有利于保障井下煤矿安全开采的进行,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保障工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只有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有更好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找到危险事故发生的根源,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变电运行管理是电网平稳运行的一个重点,因此人们需要重视变电运行管理。如果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管理出现了问题,则对整个电网的危害就较大。在变电运行管理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特别注意,对于变电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点要提前做好预防,一旦危险发生要及时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控制好事件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就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展开研究和叙述。  相似文献   

15.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事故成因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英 《经营管理者》2009,(21):385-385
近几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供电负荷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供电的需求,火力发电厂往往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在300MW火力发电厂发电的过程中,一些设备需要进行连续的供电,一旦发生了停电的事故,不仅会对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还会直接影响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状况的出现,都会配置事故保安电源,及时对设备进行应急供电。为此,文章对300MW火力发电厂交流事故保安电源配置方案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石油开采井下作业是石油企业的主要工作,由于工作难度、工作场景、操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井下开采作业具备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成为石油企业研究的重点问题。文章主要对石油开采井下作业的风险以及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研究,旨在不断提高石油开采井下作业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开采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8.
石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这种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资源的勘探与开采是各个国家都在探讨的问题。我国的石油勘探安全管理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很多不足。只有通过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建立更加完善的石油勘探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使石油勘探与开采得到规范,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高惠玲 《经营管理者》2013,(19):318-318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建设过程中所消耗的人、材、机资源及相关费用投资,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已经或将要发生的投资偏差,把工程造价控制在计划投资的范围之内,以保证造价目标的实现,并尽可能地将实际造价降到最低。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段锡平 《经营管理者》2012,(5X):381-381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进入采煤机械化的新局面。笔者通过对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技术现状的分析,探讨发展的对策及加快推进煤炭科学采煤技术进步措施,实现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促使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技术也不断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