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提出,我国文化科技的发展要以创新为引领,以两者融合发展为原则,全面提升文化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可见,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在我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中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围绕如何利用科技、增加科技元素来发展文化产业,对科技与文化如何融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发展,更不利于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的建设。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性1.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中国的主流话语,本文从创新团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问题入手,探讨了创新团队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团队理论在科技创新固队构建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团队构建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创建高效创新团队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企业团队生产和科技创新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团队生产和科技创新的关系,分析了企业文化管理的成本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一种企业文化,只有当它在团队生产和科技创新两方面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之和大于企业文化管理的成本时,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规模化协同创新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这种需要多个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创新环境对科研团队领导影响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科研团队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并依据团队创新实现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将其分为资源提供者、组织管理者、科技创新者、成果传播者与成果使用者五类,从其各自的利益需求角度分析科研团队领导影响力的构成要素,从而提出团队领导的五种能力对团队科技战略绩效的影响关系假设,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科研团队领导科技贡献能力、愿景管理能力、创新激励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五种影响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一大批科技帅才.卓越科技创新成就的诞生、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乃至一个国家的强盛往往是与这个国家卓越的科学家、卓越的科技创新团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今中国已站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及其科研团队在科技创新上发挥引领作用,创新报国,为国家的发展培育一流的人才、奉献一流的才智、创造一流的成果,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因此,研究科技帅才的科技领导力内涵及其要素,既是科技研究者也是领导学研究人员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建设创新型教学团队正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热点。创新型教学团队是院校最有活力,最为活跃的群体,它不仅是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更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创新、远见,发展是创新型教学团队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工作模式易于形成相对僵化的办公室文化,分析原因,不难发现,办公室工作创新乏力的根本原因是相对传统的办公室文化禁锢了新时期办公室主动创新的需求。立足文化建设,办公室需要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团结协作的团队关系,打造高效的学习型团队和经常性组织工作问题总结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推进办公室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研团队是由科研任务牵引的知识团队,团队运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技创新,创造新知识、新技术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成功的团队管理往往就是有效的知识管理。在高校科研团队的运作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知识创新活动,并且知识创新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文章首先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了高校科研团队的运作过程,提炼出团队知识管理的系统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对107支教育部创新团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验证组织、文化和资源等要素对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和资源等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团队创新绩效,知识管理行为扮演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实践中应该从这些要素的有效协同入手,才能保证创新绩效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人才评价、选拔和配置是团队创建和运作的关键,多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在项目功能展开的基础上,建立岗位所需人才的评价体系.应用AHP方法,根据团队中岗位的功能展开,按照标杆管理的原则,确定本岗位所需人才素质组成要素的标杆,再将后选人的人才素质指标与之相比较,对两者的符合程度给出分值,根据人才素质评价结构层次的权重计算最后评价得分.实例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科技创新团队的人才评价和配置.  相似文献   

10.
各地方经济发展要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园区作为科技产业发展载体的作用,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工具的创新驱动作用,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对于有计划经济传统背景的企业,面对市场经济,企业通过树立竞争意识,在企业内部开展各种团队、创新、竞争、合作为主题活动,提升团队的协同工作能力和综合实力。通过立足实效,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同步建设,我国的航运金融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提高我国航运金融业的整体水平和增强航运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建设相应的创新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概念和我国航运金融业的现状,随后分析了团队文化与创新团队建设的关系,最后又从团队文化角度探讨了航运金融创新团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内对创新团队建设研究正方兴未艾,同时,组织公民行为也逐渐被纳入到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视域来。对各类组织中创新团队内涵分类、创新团队建设、组织公民行为等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尤其是创新团队建设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作了总结性评价,指出学界混淆企业与高校的创新团队建设区别,将企业研究成果照搬高校组织,以及高校组织中创新团队建设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匮乏,最后做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支持两个方面对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对加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明确了高等院校在创新团队建设中的工作重心应是切实为创新团队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浅析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远芬 《科学咨询》2005,(17):19-20
本文从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支持两个方面对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对加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明确了高等院校在创新团队建设中的工作重心应是切实为创新团队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全球热门的产业,如何建构具有丰富文化和创意内涵的社会环境,并运用科技与创新研发、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以及积极开发岛内外市场,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宗旨。该研究围绕文化创意产业、数字科技应用、创新设计等话题,探析客家文创产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客家文化内涵,运用创意加值、技术加值及服务加值等方式,协助业者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通过客委会与新北市客家事务局的案例分析,了解数字科技与产品创新设计等如何应用在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的世纪 ,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尽管各国之间的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发展水平存在着种种差异 ,但关注和重视科技进步却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科技创新主导的世纪 ,是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兴衰的国际格局。一个在科技上无所作为的国家 ,将不可避免地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受到极大制约。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为了正确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必须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为此 ,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18.
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的竞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在竞争中就有可能落后.知识产权文化是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中,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特色的区域经济,在国内外产生着较大的影响.特色区域经济的形成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它是科技、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培育和发展的创新文化.本文结合浙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分析知识产权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的竞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在竞争中就有可能落后。知识产权文化是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中,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特色的区域经济,在国内外产生着较大的影响。特色区域经济的形成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它是科技、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培育和发展的创新文化。本文结合浙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分析知识产权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