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茜草 《西北人口》2007,28(6):52-54,58
无形城市作为新时空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形态,其高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带来了城市家庭结构的变迁。无形城市中的家庭规模小型化得到强化,异化家庭不断增多并合理化;工业时代中所丧失的传统家庭的许多功能在无形城市中开始得到回归;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处在了互动时间过剩和互动深度不足的尴尬境地。这场城市家庭结构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社会公正和城市进步,但也给城市规划和城市经营带来了困惑,增加了城市管理和城市社会控制的工作难度。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中国家庭结构及其社会功能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末期中国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家庭规模持续缩小;核心家庭仍占中国家庭模式的主导,三代及以上的大家庭基本保持不变,空巢家庭异军突起;隔代家庭呈现增加趋势;单亲家庭日益增加;家庭生育功能降低;家庭生产功能有复归的趋势;教育功能提高;消费功能大大增强;养老功能削弱。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化变迁对婚姻家庭的影响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婚姻家庭既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也是传递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婚姻家庭与社会文化变迁密切相关,社会文化变迁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婚姻家庭的建立、形成与发展。以社会文化变迁为视角,通过对社会文化变迁与婚姻家庭的建立、形成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历史考察,从婚姻家庭形式、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观念、婚姻家庭习俗、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探讨人类社会文化变迁与婚姻家庭变化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文化变迁及其特点对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建立、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探索社会文化变迁与婚姻家庭变化规律,探寻在当代社会文化交汇、冲突、融合加快趋势下,社会文化变迁与婚姻家庭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5.
王跃生 《人口研究》2020,44(1):54-69
利用1982年以来的4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揭示当代不同制度环境中城市家庭户结构的状态和变动。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尚占主导,城市常住人口身份具有单一性。1982年和199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一时期城市家庭户核心化趋向突出,职工家属迁移限制放松使单亲核心家庭占比降低,生育控制政策则使夫妇核心家庭占比提高。1992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城市发展加速,常住人口身份逐渐多样化,福利分房向住房商品化转变。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家庭户中核心家庭占比总水平继续处于高位,但家庭核心化趋向受到抑制。2000年后,生育控制、社会养老保障、住房改革等制度对城市家庭户结构的深度影响开始显现,同时,城市人口身份多样性更为突出,城市家庭核心化水平虽然降低,但家庭小型化状态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6.
家庭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家庭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口转变和经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中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逐渐简化、传统家庭功能趋于弱化。这对维系社会正常运作的各项社会政策带来巨大冲击,并由此将家庭政策的完善与改革提上议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庭政策在影响人口发展、提供家庭保障和促进性别平等等方面有所建树,但仍未脱离含蓄型和补缺型模式的囿限。文章认为,中国的家庭政策体系应实现向明确型和发展型转变。首先应创建专门的家庭政策机构,在此基础上明确将家庭整体作为基本的福利对象、以发展家庭能力为目标进行家庭投资、推进家庭政策的适度普惠性,并尽量避免其他政策安排与家庭政策的相互制约乃至冲突。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是我国的一大难题,1962年到1972年期间,我国出生人口3亿多,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从1972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且力度逐年增大。尽管如此,我国的人口已超过12亿,预计2000年达到13亿,2010年达到  相似文献   

8.
香港地区家庭住户结构变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几十年,香港家庭住户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特征为小规模的核心家庭化趋向。这些变化与生育、死亡、迁移以及婚姻行为等人口因素的变动息息相关。文章采用人口学的方法对香港家庭住户的结构变迁以及相应的人口过程进行了探讨,分析人口因素在香港家庭住户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一)家庭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家庭数量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家庭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数量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多;在人口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数量的变化既取决于家庭规模及其构成,又取决于现有家庭内部“合力”与“分力”的斗争,“分力”大于“合力”,家庭数量就会增多,否则就会相对减少。我国近七、八十年来,家庭户(不包括集体户)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11年到1947年的36年中,家庭户数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很慢(见表1)。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华民族素有尊长美德,在家庭结构中很注意亲缘关系的道德传统。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道德逐步取代了其中的封建意识,但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某些特定政策的影响。为此,我们最近对武汉市武昌工人村一委和洪山坊两街道304名老人(60岁以上)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传统大家庭结构向核心家庭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避免,这是我国城市家庭结构以及老人晚年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一种动向。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动及其发展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在了解、掌握我国城市家庭变迁及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持下,从1982年末到1983年,由京、津、沪、宁、蓉五城市九个科研和教学单位协作,对我国城市家庭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此项调查  相似文献   

12.
<正> 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剧变过程,它既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变革,也促进了以家庭结构日趋简单为特征的家庭小型化过程。这对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人们日益关注:家庭,作为社会生活最基本单位所发生的这种变化,将给目前和未来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就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谈几点看法。家庭与社会的经济活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往,对家庭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多侧重于经济因素对家庭变动的影响,而很少涉及家庭变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家庭与社会的经济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关系根源于家庭本身。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家庭既是一个消费的经济单位,也是一个共同生产劳动的经济单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家庭变迁和中国家庭政策演进两个方面,以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为视角,对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30多年来家庭政策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提出构建中国家庭政策的建议。中国家庭呈现出核心、主干、联合家庭此消彼长、波动往复的变迁特点,“家本位”价值观占主导地位;同时中国现有家庭政策体现出概念范围宽泛、目标指向含蓄、补救型模式的三大主要特征,也表现出“家庭主义”、“去家庭化”和两者平衡的三阶段演进历程。未来中国家庭政策的构建要围绕中国家庭的两大特点———稳健的“主干家庭”和绵延的“家本位”价值观念,以平衡的发展型家庭政策为取向,向政策概念范围精准、目标指向明确、系统普惠型模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老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根据“厦门市城区老年人生活及供养状况”抽样调查的资料,运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老年人选择非家庭养老方式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认为老年公寓和养老院是其主要选项。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我国非家庭养老事业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往有关中国婚育文化变迁的研究,对不同类型婚育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深层次社会经济背景讨论不足。通过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考察,研究发现,在传统中国社会,人们的婚育行为受到家族主义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以“传宗接代”“早生多生”“多子多福”为核心思想的家族主义婚育文化居于主导地位。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物质主义价值观在当下中国社会蔓延,物质主义逐渐取代家族主义,成为婚育文化的新的主导力量。物质主义婚育文化本质上是低生育文化,它通过一系列中介因素作用于个体的婚育观念和婚育行为,导致民众“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适度提高生育水平,需要弱化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形塑一个既有个人自主性又有社群向心力的健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我国养老的主要场所。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又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因此,研究城乡老年家庭结构变迁的趋势以及如何强化家庭养老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传统到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亮 《西北人口》2004,(2):29-31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家庭结构核心化趋势加强、婚姻趋向自主,家庭关系趋向民主化,家庭功能社会化。这些变革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潮的涌入和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衰微。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谓之社会的细胞。它是以婚姻、血缘与收养关系为纽带,受一定的心理因素、道德观念与社会意识、经济联系等社会关系支配而形成的人口组合。家庭结构即为家庭人口组合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称之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模式。其总体模式为家庭结构类型;与数量相联的是家庭规模大小;而中心问题是家庭中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数字公布以后,使用其有关数据,探索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所导致的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新旧社会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差异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把握其特点和发展的趋势,不仅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也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人口流动使完整家庭分离为结构不完整的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其程度需要定量分析。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家庭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我国家庭结构类型中核心家庭仍然占主体地位,近半数家庭是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和一对夫妇家庭所占比重比较接近,各占约五分之一;单人户和隔代家庭比重有所上升。人口流出即家庭成员的外出使得家庭结构类型向更小更简单的家庭结构类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