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二代杭州城市包括府城、附郭仁和(东北)、钱塘(西南)两县县城。明初由于元末战争的影响,城市经济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经洪武至宣德近70年的恢复,至弘治正德(1488-1521)间杭州城市经济已趋向发展,成弘间“物产之富……商贾货财之聚,为列郡雄。”成化七年恢复钞关。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大肆焚掠,城市经济受到很大影响,人口迁徙,街巷冷落,有的地方出现了“草深尺余”,“狐兔为群”的萧条景象。万历时经济又呈现了空前的繁荣,史载:“舟航水塞,车马陆填。百货之委,商贾贸迁,珠玉象犀,南  相似文献   

2.
一、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是怎样发展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城市理应履行的经济机能说起。 (一)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里有两个类型的产业,一个是以城市外部的需要为对象(有时也包括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需要)而生产移出品的产业;另一个是适应城市内部自身的需要,即从移出产业的生产活动中派生出来的需要,或城市居民的经常活动派生出来的需要(生活资料和服务)而进行的地方产业。前者称为移出产业,后者称为地方产业。从探讨引起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看,这种两分法就是分析城市发展规律的方法。移出产业可理解为促进城市发展并使它持续发展的因素,可称为基础性经济活动(城市的经济基础,或是基础性产业),与此对比,地方产业称为非基础  相似文献   

3.
构建一个纳入住房价格、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率三个关键变量的集成统一分析框架,通过构建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型空间交互理论模型,理论分析和初步观察主要影响效应,采用2000—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城市经济效率,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法(DID)开展地级市层面实证检验,进而在城市群层面开展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1)房价高企显著阻碍了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加剧了资本错配程度,而城市规模扩张能够提升城市经济效率。(2)住房价格与城市规模扩张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3)住房限购政策虽未改变房价高企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方向,但它显著缓解了其对城市经济效率优化的抑制程度。(4)各地区城市经济效率空间差异较大,需因地制宜提出治理方案,其中中小型城市群应聚焦提升人口承载力,而具有明显发展优势的发达城市群则更应注重提升区域环境状况与交通通达度,降低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的推力效应。(5)地方政府应重视区域整体效应,合理进行功能定位和规划,实现城市经济效率优化和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坚决系统地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三十多年来,我省设建制的城市由建国初期的4个,增加到15个。要使这些城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了解研究它们的作用和特点,明确它们的发展方向,对于推动我省城市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黑龙江省是全国城市经济比重较高的一个省份。据统计全国除京、津、沪外的26个省、自治区,城市工业总产值平均占61.1%,我省为81.35%。1983年全省城市人口953.9万,占全省非农业人口1,275万的74.82%;全省工业总产值227.5亿元,其中城市为234.6亿元;全省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总额18.03亿元,其中城市为近13亿元,约占72.2%。上述数字说明,  相似文献   

5.
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是循环经济理论在社会层面的实践,它要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知识资本为内生力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统一.因此从“3R”、知识资本、经济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循环经济型城市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已成为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它不仅反映了知识资本、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而且反映了“3R”、知识资本、技术创新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来自山东省17个地级市统计数据的演示运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投债交易数据构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从房地产周期和人口流动视角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房地产周期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存在着“逆周期”关系,促进人口流入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具有较好工业基础的城市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流动人口带来的外溢效应,而对“土地财政”具有更强依赖度的城市受房地产周期的影响更明显。认为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须适时动态监测房地产周期走向;增加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和留城意愿;解决好吸引人才和发展本地经济的问题;要处理好土地财政依赖与地方政府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问题之一:村“三套马车”的关系亟待理顺   所谓“三套马车”即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目前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个组织是健全、完整的,但经济合作社却绝大多数徒有虚名,只有一块牌子。如金华县村经济合作社基本上是空驾子,其社长也是乡镇临时指定由村支部书记兼任。根据《村经济合作社管理条例》规定,农村经济合作社成员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所以这种任命、指定、委派的行为是违规的。   “三套马车”中,因农村经济合作社绝大多数徒有虚名,实际只有“两套马车”,但“两套马车”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两台…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二、三产业,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区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民工潮”。笔者所在的国贫区(县级)现有农村劳动力35万多个,其中,从农村流向城市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就有17万多个,占总劳动力的48%,其中,在区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仅有4.5万个,仅占总劳动力的  相似文献   

9.
张慧禾 《浙江学刊》2007,(4):220-222
南宋定都杭州,令杭州人的地方优越感急剧攀升。这种优越感也反映在杭州小说创作领域。宋元临安话本大多就地取材,故事发生时间多为南宋高宗、孝宗时的繁华时期,体现出难以抹灭的“帝都情结”。到了明清,杭州城市地位下降,使得南宋帝都的人气兴旺、经济繁荣成为杭州人美好的回忆,前期已有的“帝都情结”,逐步延续为追忆帝都之情结,这在杭州拟话本小说中体现尤甚。  相似文献   

10.
书讯     
由于海教授主编的《城市社会学文选》(英文版)即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为西方城市理论文选,选自过去 100 年间欧美最重要的城市理论流派和分析范式,共 22 篇。按学科史进程,包括第一个经典的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主要发源于欧洲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兴起于全球化时代的洛杉矶学派等。按研究领域,有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空间设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所选文献,既包括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如“大都市及精神生活”(西美尔)、“都市生态学”(帕克)、“城市的生长”(伯吉斯)、“都市性是一种生活方式”(沃思);各…  相似文献   

11.
东京不仅是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而且,也是日本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6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近年来“国际化城市”地位的显著提高,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城市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使日益增加的人口和广域的城市空间推动城市文通日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事实证明,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必须以高度发达的城市交通设施来保证,进而把人的活动与空间连接在一起,保证高速化、效率化和标  相似文献   

12.
1985年8月31日,日本通产省和中小企业厅正式决定在全国各地建设九个振兴地方经济的样板地区。这九个样板地区的建设,是根据“开发当地产业集聚圈的设想”而提出来的。它旨在把各地方的自然和文化传统有机地融为一体,建设起新的地方产业的核心基地,以振兴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3.
哲路 《今日辽宁》2005,(4):30-31
日前“,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论坛”会议在辽宁丹东召开,来自东北东部的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吉林、延边、白山、通化、抚顺、本溪、丹东等13个城市(州)的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集聚丹东,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以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36号文件精神为主线,以“友谊、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论坛”,由中共丹东市委、丹东市政府主办。其目的是形成携手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的共识,研究制定整体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的工作推进框架,实现地区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性经济的共同发展。东北东部13个城市…  相似文献   

14.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杂志1985年第1期报道,1984年秋,英国、匈矛利、意大利、波兰、苏联、美国、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八个国家的社会学家参加了国际社会学协会第21届研究委员会的工作,苏联科学院苏联建筑师协会和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和工业生产组织研究所负责上述国家座谈会的筹备工作。讨论会的议题为:“城市与城市住宅结构形式的发展:理论、实践经验、前景”。围绕这一中心议题,与会代表与研究委员会的来宾们还讨论了“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调整的理论模型与结构”、“城市与邻区的社会经济关系”等题目。代表们通过了联合公报,规定了下列课题为目前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向:1)地区共同体、城市和国家:现状与前途,2)经济、社会和生态过程在地区发展中的相互关系,3)新技术对都市化和迁移过程的影响,4)城市改革与居民参加这一改革,5)人造(城市)环境的社会意义,6)城市和地区的规划及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城市城市经济学是以解决城市问题为目的,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和探讨理想的公共政策方案的学科,因此首先要考察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城市。城市是具有各种人们活动的复杂的体系,可从不同角度给它下定义。因此,既使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城市时,不仅把它作为经济现象,还应包括政治、行政、社会、地理等各种现象,有必要综合地加以考察。以此为前提,作为城市经济学的对象考虑城市时,首先要把城市的行政政治概念同社会经济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而且,不应把我们的研究局限在由行政界线划分的法律上的地方自治体的“市”(city)这一范畴里。这是因为城市的行政界线是根据历史上或政治上的原因确定的,而对城市经济学来说这是外部因素。因此,在本书里涉及的行政界线,除了城市财政外,一般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城市经济结构的新概念及其特征城市经济结构是指生产要素(量和质)在城市产业结构、基础结构、空间结构之间及其各自内部的配置比例关系、运行的机制和效率。产业结构、基础结构、空间结构构成了城市经济的“三元结构”。产业结构是城市结构的主体,决定城市经济的性质、类型、功能、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基础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根基,是城市经济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对城市产业的成长以至整个经济发展有直接制约作用;空间结构是城市  相似文献   

17.
在新全球化浪潮中,FDI带来的资本和外溢效应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FDI投向资源型城市是否仍能发挥外溢效应,助力地方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决定着地方政府的政策取向。以新增长理论为框架,构建Panel Data模型研究FDI在资源型城市的外溢效应问题,结果表明,FDI在资源型城市中仍然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谷雨 《今日辽宁》2005,(4):56-59
身为阜新市比牛哥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李勇,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扩大原料牛奶的供应能力。因为,这不仅关系企业的发展目标、产品的市场份额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事关不断增加就业机会,给下岗职工带来更多工作岗位的大事。“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阜新市的企业家,首先应该为阜新城市经济转型多做点贡献。”李勇如是说。阜新因其煤炭和电力资源的丰富而被誉为“煤电之城”。然而,经历了近百年的开采,这里的煤炭资源几近枯竭,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转型试点城市。阜新不得不面对转型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城市原有优势资源枯竭后,如何发掘其潜…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女工、知识妇女最集中的地方,上海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使上海妇女呈现出鲜明的都市风格和“海派”特征。研究和考察上海妇女地位的意义在于,在中国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上海妇女的今天预示着大多数中国妇女的明天和未来。一、上海妇女的经济地位上海妇女地位的“海派”特征首先表现在她们具有丰富的社会角色和多彩的职业形象。在上海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她们是名副其实的半爿天,以投身工作、贡献社会确立了自己的经济地位。妇女的就业状况总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上海工商  相似文献   

20.
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多数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濒临枯竭等问题,如何使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并推动其经济转型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目前理论界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这一热点问题的研究有一般化和庸俗化以及“泛化”的倾向。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国际经验的借鉴、政府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以及资源型城市发展主导产业问题等相关研究领域也需要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