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严”概念于生命伦理学无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严”于生命伦理学有用还是无用,是当前国际生命伦理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本文在回应“无用论”的同时,论证指出:第一,“尊严”不能被等同于“尊重”,它有超出“尊重”的内涵“盈余”;第二,在生命伦理学中,人的“尊严”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它是生命伦理学的基本价值观,其所内涵的“人的生命尊严”就是生命伦理学的核心价值。护卫生命的尊严就是生命伦理学的宗旨和使命。第三,“尊严”在实际应用时一般需要过渡和转化,即从价值观过渡和转化为根本伦理原则和若干基本原则;从价值转化为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  相似文献   

2.
生命尊严建构有利于明确生命科学研究的底线思维,有利于形成生命伦理学的价值共识,有利于夯实生命伦理学的理论根基。生命尊严建构意义的发挥有赖于规范生命尊严的使用,以及完善生命尊严的学理依据。为此,要加强生命文化教育,提高生命尊严的制度化保障,建立伦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在生命伦理学实践中,没有对个人自由、自主、权利的保障,人的尊严价值观将形同虚设。自由不仅是人之尊严的依据,也是规避尊严受侵、提升尊严水平的前提条件。人的各项权利均根源于人的尊严。权利是实现尊严的基本手段。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应当在无害于他人和国家尊严的前提下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向他们提供更加广泛而有效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4.
由于“尊严”概念含义模糊,麦克琳、赫斯特等学者提出了“‘尊严’概念无用论”的观点,主张从伦理学词汇表中将其剔除。这种观点遭到国内外多数学者的反对,因为“自主性”等概念仅仅是与之有含义交叉,但无法涵盖或代替“尊严”概念。“尊严”概念的价值就在于它表达了人类使用其他语言不能表达的重要价值内涵,它是生命伦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念,能帮助人们对抗工具理性的泛滥并拯救人性的迷失。  相似文献   

5.
国外安乐死的研究近年来出现了新的趋势,他们除了注重安乐死概念的发掘之外,更是深入到安乐死发展中的关切到人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上,如生命神圣和生命质量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换,患者的自由和尊严是什么关系等等。文章从安乐死研究中的一个角度,即安乐死与生命的尊严问题出发去探究安乐死和生命尊严之间的关系,梳理出这一问题的历史线索,找到彼此之间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6.
池田大作生命尊严思想有许多独特的内容,因此形成四个明显的特点:包括汇集中西方文化的菁华,既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也注重了解人的内心生活;强调生命尊严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强调宇宙中最重要的是生命,而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尊严;理论与行动的统一,身体力行,不但进行严肃的理论研究,更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重塑生命尊严的理论基础,建立生命尊严的宇宙论证明。池田大作生命尊严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把生命尊严确立为现代人价值体系中至高无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实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效果并不理想。从生命伦理学的视角看,强制隔离戒毒长期限制戒毒人员的人身自由,戒毒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医疗救治得不到保障,有偿劳动难以落实,从而严重伤害了戒毒人员的心理尊严、生命尊严和劳动尊严。进行有尊严的戒毒改革,需变强制性、大规模隔离戒毒为自愿的、社区服务治疗为主的小规模隔离戒毒,变劳动康复与社区戒毒就业安置为行为治疗及与社会接轨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鼓励其参与正常就业竞聘、实现自我价值,以保护戒毒人员“做人”的尊严和生命尊严,重塑戒毒人员的社会尊严和人格尊严。有尊严的戒毒将成为未来社会戒毒的主导模式和戒毒改革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社会,智障者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与此同时,侵犯智障者尊严的事件时有发生。因而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智障者的尊严保护工作,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以及在生命伦理学的普及教育之下,改善智障者的生存环境,更好地维护其尊严。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一直是法学界、医学界、宗教界等备受关注的问题。关于安乐死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赞成安乐死 ;二是反对安乐死。笔者赞同安乐死。本文从安乐死的社会基础、法律实践及安乐死是生命尊严的体现 ,是生命权的重要内容几个方面来谈谈安乐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贾凯 《东方论坛》2013,(4):16-20,96
池田大作的生命伦理观是以生命尊严思想为核心的。立足于生命的尊严这一价值基准,通过对启蒙时代以来受理性主义影响现代社会产生的各种危机的思考,池田大作倡导建立尊重人的人格、生命,为了人的幸福的"生命的世纪",并提出了实现途径,即通过人类精神的革命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现代社会的危机,让生命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扬弃了中西方传统尊严思想后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内涵的尊严观.与西方人本主义尊严观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人的尊严的实现需要不断发展生产力、建立普遍的交往关系及进行共产主义运动这三个条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尊严观是马克思主义尊严观的继承和发展,它既涵盖了对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也体现了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实践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尊严观的实践主要体现在我们党实现人民尊严的历史路径和采取的新举措中.  相似文献   

12.
尊严需要教育的启蒙,进行任何形式的尊严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对何谓尊严教育从理论上作出清晰的界定。尊严教育以引导个体自觉、理性捍卫人的尊严为基本目标,即通过各种方式有意识地引导个体平等尊重人的人格和合法权利,以保障人的尊严;通过各种方式有意识地引导个体不断进行道德完善和自我创造,以提升人的尊严。尊严教育以培养人的尊严意识为中心任务,即培养人在观念和行动中理性的尊严意识。尊严教育以构筑一切教育的灵魂为价值定位,即渗透到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并将“捍卫人的尊严”落实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最高原则和限制性原则,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尊严教育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3.
"尊严"是人作为存在的基本权利,不但伴生于生命的全过程,而且体现在与人的本体存在的哲学之中,既有现实性,又具有抽象性。由于受制于统治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制约,使得尊严的关注一直落后于人权的解放。但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物质上的满足,民主权利的主张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得尊严成为当下社会进步的重要话题,而人的尊严同时又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显现出成为科技和物质附属物的倾向。加上人的追求不断提升,使尊严异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解决人的尊严异化问题,必然从提高科学素养、强化人的主体意识和发展尊严权利的角度出发,来实现人的尊严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当今被广泛使用的尊严一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从古罗马时期起源,经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再到启蒙运动时期,直到现当代,其涵义是逐渐变化的。相应地,其在伦理学上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西方传统文化中,尊严一词主要用于宗教和哲学领域,其涵义相对固定,侧重于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尊严,即强调每个人自己要追求理性和道德上的卓越,使自己获得尊严。这种尊严在人和人之间是不平等的。个人对自己的尊严负责。在现当代,尊严一词主要用在政治、法学、生命伦理领域,虽然它被用来作为人权的基础,然而其涵义却是相当模糊和不确定的,侧重于每个人作为人类一员生而具有的高于动物的固有的尊严,这种尊严是人人平等享有的。别人要对自己的尊严负责。今天,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人的尊严理念受到全面挑战,如何回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受舆论关注的公共行政事件中,人民群众正常利益遭受漠视,人身、生命遭受非正常对待而受屈辱,甚或遭遇非正常死亡,作为弱势群体的民众的生命遭遇不能承受之轻。不当行政事件反映出部分基层公务人员在处置与普通民众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官员的公仆意识和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漠、社会强势集团对人民利益的漠视、部分行政人员对待民众生命尊严和人道价值的漠然、权力滥用和与官本位思想作祟。当前行政人员应当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服务人民的价值理念,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珍视普通民众的生命,公平和依法行政、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临终关怀飞速发展,尊严疗法可以有效提升临终患者的尊严感。尊严疗法具有文化敏感性、尊重性、时效性以及持续影响性的专业特征,已经逐渐广泛运用于临床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社会工作借助生理尊严、人格尊严、关系尊严以及政治尊严四种重要模式来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尊严引介、尊严评估、尊严规划、增能赋权、文档创建以及尊严传承六个关键步骤,指引服务对象通过追寻生命尊严维持身心健康,推动了尊严疗法的专业化发展。在实施尊严疗法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精准定位尊严疗法的适用范围,充分知晓尊严疗法的运用限制,深入明确尊严疗法的社工角色,积极构建尊严疗法的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立人”思想和池田大作的“人性革命”理论有多方面的一致性.他们的共同观点是生存权是生命尊严的前提,话语权是生命尊严的表现形式,而抗争是生命尊严获得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密尔的尊严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尔借助尊严范畴完成了他对边沁的快乐论的修正,尊严观构成密尔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尔将人的尊严视为:人由自身作为高级生命存在形式而产生的高贵感;人因实现出来的高贵品性、卓越智慧或拥有某项重要权利而引发他人和自我敬重感的心理事实和价值评价。与康德的尊严观相比较,密尔的尊严观呈现出幸福主义和精英论两个基本向度。密尔的尊严观有其独特的理论意义,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理论困境。全面解读密尔的尊严观,可深化对密尔思想的研究并丰富关于人的尊严问题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法西斯统治之下,人被异化为国家实现权力集中的手段,进而成为被独裁者操纵的暴力工具,“国家尊严”“民族尊严”成为践踏个人尊严、实现独裁统治的道义力量和煽动口号。在当代法治中,“人的尊严”是人类汲取战争教训的积极成果,并已成为国际法准则和许多国家的宪法原则,成为所有人权的价值依据和伦理基础。国家尊严与人的尊严之间是一种既相得益彰、又相互拮抗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对法治国家和公民行为都具有指导意义,警示我们既要维护国家尊严,也要严格保护个人尊严。  相似文献   

20.
实现人民梦,根本在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尊严。人的尊严具有丰富的内涵;人的尊严是实现人民梦的价值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实现人民梦就要敬畏和关爱生命,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升思想品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人的生命尊严、人性尊严、人道尊严、人品尊严、人格尊严、人权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