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末文学及文化现象漫谈晓白现在,作家或其他文化。在一起的话题,往往并不是文学和文化,有人甚至把这一话题作为了一种避讳甚至忌讳。这是为什么呢?当然,现在谈文学和文化不会犯法,即便话题的分量很重。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在一些作家和一些文化人眼里,文学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汉代出现了文学家庭,汉代文学家庭的成就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成就。汉代文学家庭各有特色,有的是父子相传,有的是夫妻互动,有的是兄弟合作;有的诗歌突出,有的辞赋显著,有的散文辉煌;有的延续百年,有的仅有两人;有的一代胜过一代,有的一代不如一代。帝王和官僚具备从事文学的优越条件,文学家庭都出自帝王和官僚家庭。帝王的鼓励,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掀起一阵阵文学热潮,造成一个个文学家庭。  相似文献   

3.
罗马教皇势力在西欧中世纪中期达到鼎盛,这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它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形成?为什么只在西欧中世纪中期出现,而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及其他时段不能有这种盛况?本支探讨了这一盛况的形成过程,并从中世纪前期世俗政权对教会的依赖以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当时西欧的政治局势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学《归去来兮辞》,我照例要问问学生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选择。甲说:“这是一个缺乏家庭责任感的父亲。‘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他需要这一份俸禄,怎能说走就走?”乙说:“这是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官员。他当官起码可以造福一方,为什么只考虑自己?”丙说:“陶渊明是个懦夫,遇到一点不如意就选择逃避。”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维新派人士为什么从“文学误国”那一端突然跳到“文学救国”这一端呢?只有根据当时的史料,揭示促成这一转变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动因,才能补上晚清启蒙文学思潮研究中长期被忽略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哲学和市场经济──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对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组胡义成市场机制是长期存在发展的一种客观经济现象.为什么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否定市场经济?为什么邓小平理论肯定市场经济?显然,这中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判据,因而对同一现象得出了相异或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花间集》中,以抒写闺怨的作品居多。在众多的闺怨词中,“娇慵无力懒梳妆”这一独特意象被广泛地运用,成为花间词抒写闺怨所用最多模式之一,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做为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和延续,自必有它的背景和条件:其一,往代抒写闺怨或宫怨的文学作品中,相类意象的运用,是形成花间闺怨词这一抒写模式的先声;其二,温庭筠在接受齐梁宫体诗和唐代“青楼文学”影响的同时,扬弃了齐梁宫体诗人对女性外在形貌的赏玩甚而是亵玩的低级趣味,把笔触延深到对女性心灵的探索上,完成了“青楼文学”女性描写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其三,社会现实及时代精神与词人的个人生活经历,促成了这一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汉代出现了文学家庭,汉代文学家庭的成就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成就。汉代文学家庭各有特色,有的是父子相传,有的是夫妻互动,有的是兄弟合作;有的诗歌突出,有的辞赋显著,有的散文辉煌;有的延续百年,有的仅有两人;有的一代胜过一代,有的一代不如一代。帝王和官僚具备从事文学的优越条件,文学家庭都出自帝王和官僚家庭。帝王的鼓励,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掀起一阵阵文学热潮,造成一个个文学家庭。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4,(7):27-27
贵州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县城有一处悬崖,据该县县志记载,这里每隔30年都会从岩石中落下一个光滑的石蛋。冰冷的石壁为何能生出石蛋?为什么岩石生蛋的时间间隔总是30年?一直以来,岩石生蛋的神秘现象像一团巨大的迷雾笼罩在这片水族之乡。  相似文献   

10.
急转弯     
《可乐》2011,(9):3+79-M0002,79
1.一头被10米绳子拴住的老虎,要如何吃到20米外的草? 2.一辆出租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却被一个警察给拦住了,请问这是为什么? 3.一只蜗牛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爬到海南省为什么只需三分钟?  相似文献   

11.
梁晓声谈新世纪文学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90年代起,人们对文学的关注和热情日渐减少,文学本身的影响力也每况愈下。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梁晓声:这种现象肯定是非常正常的。再过10年、20年,文学的影响力还会减小。 与以前的文学的影响力相比,无论是政治学方面的,还是社会学方面的,甚至包括伦理方面的,当代文学都处于一种式微的状态。以前文学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呢?我们可以分析。比如在古典文学时期吧,那时连报纸都没有,也没有广播。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下,人们是通过书籍来传播思想,来认识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来对社会问题解惑。 到了17、18世纪,…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5日,在武汉市某小区内,一对海归博士夫妻双双服安眠药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所幸被上门打扫卫生的钟点工发现而获救。这对海归夫妻事业有成,在外人看来,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一起自杀呢?  相似文献   

13.
脑筋急转弯     
大华 《山西老年》2012,(10):34+64-34,64
1.电话铃声大作,却不见小华和哥哥去接电话,这是怎么回事?、2.猪皮是用来干什么的呢?3.尼克考了500多分,雅克考了600多分,为什么老师认为他们的成绩不相上下?4.一只老鼠从一堆屎上走过,为什么只留下三只脚印(不是三只脚)?5.有一间屋子的北边是肥料厂,南边是酒厂,它有个优点,你知道是什么吗?6.三个人在田中,其中一个人却老站在那里不干活,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城铁5号线     
生命!多么宝贵的礼物啊,这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我们应该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充满生机和无限可能的世界里而感到幸福!然而,灾难降临了,这份“礼物”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种诅咒、一场灾难。“为什么?为什么倒霉的是我?”  相似文献   

15.
江太发 《山西老年》2011,(11):61-61
问:我今年70多岁了,最近两只脚都肿了起来,走路时脚底有刺痛,请问这是为什么呢?答:脚肿是老人常见的一种现象,引起脚肿的原因很多,不少还是疾病的预兆,因此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6.
在曹友楠“双规”期间,他将自己的腐败行为归结为“59现象”:跌落到如此悲惨的地步.根本原因是自己长期身居领导岗位.失去了拒腐防变的免疫力.特别是在快退下来的时候.“59”思想比较严重.在金钱和糖衣炮弹面前打了败仗。曹友楠痛心疾首的忏悔.不由让一个积胸许久的问题再次冒了出来:为什么会有“59现象”,“59现象”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追问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是近年来颇有影响也颇具争议的一种文化现象,一个各种力量斗争、发言的文化空间。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及延续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在社会文化转型期间的种种困惑和矛盾。作为一个大众传媒时代广义的文学文本,《百家讲坛》栏目充分反射出当代中国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与融合、普通百姓对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诉求。  相似文献   

18.
庄秋水 《社区》2013,(23):46-46
1922年,梁启超应苏州学界之邀作一篇演讲。他向在座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进学校?”他估计回答十之八九是“求学问”。然后他又问:“你想学些什么?”,回答则可谓人言人殊。任公自己给出的答案,求学问为的是学做人。他说但凡一个人在学校里所学,数理化、史地、国文、英语,乃至哲学、文学、农工商等等,皆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要成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1,(9):6-7
云南大理凤凰山自古就有一个可怕传说,每到秋季,成千上万的飞鸟就会投身火海。是什么让它们前赴后继自焚身亡?又为什么这样的现象总发生在月黑风高之夜?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08,(4):1-1
在浩瀚无垠的加勒比海上,有一个神奇的小岛,它的名字叫“马悉尼克岛”。现在人们也称它为“巨人岛”。为什么呢?因为从1948年起,岛上出现了一种令人们疑惑不解的奇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