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周恩来总理他在长期的对外交往活动中,每逢遇到刁钻、尖刻,甚至于是用心险恶的怪问难题,都以其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和能言善辩而把对手驳得无还手之力。他常用的反驳法有十种:幽默风趣法。建国初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西方记者心怀鬼胎地问:“请问总理阁下,中国可有妓女?”机敏过人的周恩来坦然答道“有!”全场记者闻之愕然,他紧着又风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论辩中的“投其所好”术□黄中建论辩是参辩双方的一种逆向抗衡,而这种抗衡往往针锋相对,僵持不下。要想突破僵局,取得论辩的胜利,不妨另辟蹊径,变逆为顺,采用一种“投其所好”的战术,从顺向的角度,向对方发起一场心理攻势,在顺的过程中化解对方的攻势,发现对方... 相似文献
11.
以慢制胜———论辩中的缓兵之计□宗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如下情况:当消防队接到求救电话时,常会用慢条斯理的口气来回答,这种和缓的语气,是为了稳定说话者的情绪,以便对方能正确地说明情况。又如,两口子争吵,一方气急败坏,一方不焦不躁,结果后者反而占... 相似文献
12.
13.
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涩的问题浅显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论辩中,一个通俗贴切的比喻,它既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语意,又给对方以讽刺,同时也给对手增加了难题,因为对手在反驳你的论题时,还得反驳你的比喻,而比喻在此起到“两难”作用。因为比喻又往往是人们熟知的事实和道理,所以比喻增加对自己命题的确证,增加了对手反驳的困难。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中的史良,在法庭上与法官有这样一段论辩:检查官说:“在西安事变前,你们给张学良、家哲元、韩复杀、傅作义发过电报,因此可以说,西安事变的发生与你… 相似文献
14.
在战场上,如果两军对峙实力相当,正面出击不易迅速克敌制胜,高明的指挥员常常采用设置埋伏,诱敌入圈套的战术,来取得胜利。在论战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当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不易几句话就驳倒对方,或正面进攻难以奏效之时,那么,不妨设下一个埋伏,由浅入深,由远而近,由彼及此,引诱论敌进入我方伏击圈之内而出击,从道理上将其制服。这就是论辩技巧中的“引敌入彀”法。例如,某市一位纪委书记(甲)发现了一位商店经理(乙)犯有严重的违法行为,为了教育其迷途知返,他不露声色地发起了一场心理战:甲:假如你家里养了一只猎,只… 相似文献
15.
晏子是战国时期齐国一位伟大的外交家,其辞令逻辑严密,平中见奇,往往给人以防不胜防之感,如著名的《晏子使楚》就是一个有口皆碑的例子。本文引用《晏子谏景公杀祝史》的事例,拟以说明晏子在其说谏中运用的一个重要方法———“三维推理”法。事例:齐景公得了疥疮,又发疟疾,一年都不痊愈。派祝佗和史固(齐国的二位臣子)到各名山大川、祖宗祭所祷告,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于是就想把视、史二人杀掉。晏子问他:“国君您认为祷告真有好处吗?”景公说:“当然。”晏子说:“您认为祷告有好处,那么诅咒也应该有损害了。您疏… 相似文献
16.
先请看几则雄辩制胜的实例:有位骑车的人在夜间沿公路行驶跌入坑中受伤,违法挖坑者却拒绝赔偿医药费,理由是:骑车人自己不长眼才跌倒摔伤的,与他无关.骑车人据理力争,挖坑者固执己见,双方相持不下.有人路见不平,仗义执言.对挖坑者说:“如果骑车人在河水里投放农药毒鱼,你喝河水中了毒,那就应该处罚骑车人,因为他私自放毒,又不通知别人,使他人中毒,造成严重后果,理应赔偿一切损失.但是,如果照你方才为自己挖坑辩护的逻辑推理,难道应责怪自己不小心喝了河水.活该倒霉吗?”这番话一定音,刚才还振振有词、理由十足的挖… 相似文献
18.
论辩致胜的战略战术是变幻无穷的,有时面对振振有词、攻势凌厉的对手,不妨暂避其锋芒,采用守拙之术,故作糊涂,麻痹对方,虚与周旋,化解攻势,并乘隙反击,出奇制胜.这就是论辩技法中的“以拙胜巧”法。古典兵法《三十六计》中把这种计谋叫着“假痴不癫”.其解语云:“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意思是宁可装作糊涂不行动,不可冒充聪明而轻举妄动。暗中筹划而不露声色,就象雷电在冬季蓄而未发一样。这种战术的诀窍在于“寓聪明于糊涂,以笨拙胜巧智。”用以指导舌战,实为一种高明的技法。例如,第一…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一再有学者试图整合不同观点(Szelenyi & Kostello 1996;Nee & Matthews 1996),目前有关市场转型的论争仍无和解的迹象。相反,1996年美国社会学杂志主办的“市场转型研讨会”似乎没能化解多少分歧,却挑起了更多的争端(Nee 1996;Xie & Hannum 1996;Oberschall 1996;Parish & Michelson 1996;Walder 1996;Fligstein 1996;Szelenyi & Kostello 1996)。 相似文献
20.
有一则古老的故事:从前有两个将军同时到某地买盾,一个从东边来,一个从西边来,东边的将军说盾牌是金质的,西边的将军说盾牌是银质的。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卖主见状将盾牌翻了个面,笑着说:“两位将军,你们看看这盾牌到底是金的还是银的?”两人再一看,先是惊疑,后是惊悟,原来这块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是块金银盾。论辩是揭示真理的一种方式,而真理是相对的、复合的,事物不但在本质上具有多种属性,其外表更是千姿百态、变化无穷。论辩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环境条件及论辩者自身的立场、认识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