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租借法案》是二战期间美国为援助英国及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法规。据此法规,英国从美国得到了巨额的租借援助,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一方面,美国以租借援助为杠杆不断向英国施压,迫使其接受美国所倡导的重塑战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该要求不仅意味着英国在战后将失去保护其脆弱经济的屏障,也预示着将世界经济霸权之位拱手让与美国。为此,英美双方在第一阶段租借补偿谈判中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另一方面,根据《租借补偿协议》,美国对英国的美元储备及出口做了严格限制。这使得英国出口急剧萎缩,财政赤字不断加剧,经济严重依赖美国,为了战后经济和平转型及重建,英国再次向美求援,是为第二阶段租借谈判。二战结束后,美国停止了租借援助并与英国就租借物资展开了总清算。  相似文献   

2.
从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段时间里,美国基于其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对各反法西斯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援助。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最初的有限援助到初步推行租借援助,再到租借援助规模的扩大直至定型。其间,美国军备的建设也呈一个加速度的模式进行,这为盟军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军备基础。  相似文献   

3.
二战时期,美国租借物资援华初旨意在自保,稳住中国坚持抗日,然而美国援华租借物资并没有完全用于抗日,有的被中饱私囊,有的被囤而不用或用以反共,有的则由于管理不善、抢运不及而丢失浪费了,这些行为其性质为“误国之罪远在汉奸、奸商之上。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租借物资[下简:美租或美租物(资)]问题研究是中美关系史研究中的一大课题。其间美国已供中国政府租借物资共8.25亿美元的流向问题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该项研究,比较复杂。原来这些租借物资并没有完全用于抗日,有的被人私吞,有的被英国霸占或被美国收回和调往其他战场,还有的则囤而不用或用于反共,以及因管理不善抢运不及丢失浪费了,等等。但是,所有这些至今学术界还无系统的完整的研究,因此笔者兹此略作探讨,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5.
美国罗斯福政府在二次大战期间制订的《租借法案》,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租借法案的实施是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步骤,是“不宣而战”地介入战场的有效手段。其次,租借法案使同盟国获得了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必要的物质援助,它不但奠定了同盟国之间战时合作的经济基础,而且对战后全球国际关系和经济合作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租借法案作为帝国主义国家在特殊时期的立法,仍然是垄断资本通过国家的力量为自身谋取利益的重要手段,不可避免地具有明显的扩张主义和损害他国利益的性质。但是,租借法案在二次大战期间所产生过的历史作用,却是每一个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的人所必然得出的肯定结论。  相似文献   

6.
二战时期,美国供给中国政府的租借物资,除了用于打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外,还有被英国霸占了的和被美国调到其他地方去或收回去的。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的宋子文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登上美援外交舞台,成为国民政府关援外交的重要决策人和积极执行者,他在美援外交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美援外交思想,洋溢着比较浓厚的民族主义意识。其战时美国观集中反映为:中国完全有资格获得美援,美国政府理应援助中国;中国应尽力争取美援,但必须以抗战自强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民军是中国1920年代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苏联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援助中国革命,国民军是其继南方国民政府之后的又一个援助对象。苏联对国民军的援助覆盖第一、二、三军,援助的形式分派遣军事顾问组和经费物资支援。苏联的援助使国民军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但因为苏联援助国民军的实用主义态度,使得援助效果受到影响。给人们的启示是:中国革命必须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1927年2月份以来,蒋介石面临着国民党内空前的反蒋浪潮,而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扣留军费,不发往时在南昌的总司令部,使蒋介石倍感军费吃紧。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蒋介石祭出奇招,邀请宋子文的母亲倪桂珍和姐姐宋霭龄来九江庐山游玩。宋霭龄与蒋介石在九江秘密商谈,达成了蒋宋合作的初步意见。“九江密谈”成功地使蒋介石收到了宋子文...  相似文献   

10.
宋子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民国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相比,学术界对宋子文的研究显得十分薄弱,长期以来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20世纪80年代,宋子文研究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及时总结和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宋子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1938—1942年,胡适奉命出任驻美大使进行战时外交。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等人对胡适的牵制和排挤,前任王正廷的遗留问题,构成了胡适使美业绩的多重制约因素。尽管如此,胡适无疑仍是一位称职合格的战时外交官,也是"学人外交官"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2.
围绕抗日战争,中国红十字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对外交往,向国际社会控告日军侵华罪行,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红十字会、各国红十字会开展对华援助,接受国际社会医药、粮食、医务工作者等物力、财力、人力的大规模支持,出席国际红十字大会,发起成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加深了与国际社会的了解和感情,在对外交往中认识和改进了红十字工作的缺点与不足。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对外交往,是战时中国外交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关国对华经济援助是美国援华体系的重要环节,它在援助力度与援助性质上随着远东战局的发展和美日矛盾的激化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正与美国对华政策日趋积极和国民政府的外交重点转向美国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表明战时中关“特殊关系”已在事实上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经济援助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经济援助是美国援华体系的重要环节,它在援助力度与援助性质上随着远东战局的发展和美日矛盾的激化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美国对华政策日趋积极和国民政府外交重点转向美国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对战时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由于贵州地处大西南的中枢位置,为满足抗战的需要,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贵州的航空运输业获得了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以三民主义作为主要武器 ,从政治思想领域向中国共产党人发起了一场进攻 ,想要控制或者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人起而应战 ,在这场论战中 ,毛泽东发表了许多文章 ,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对于回击国民党的挑战 ,澄清理论是非 ,争取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 ,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东北地区进行局部抗战的开端,东北地区局部抗战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唤起民众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抗日战争时期海外潮侨从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支援祖国作了全面重点的回顾,充分肯定潮侨的爱国表现和重要作用,指出他们发扬了爱国爱乡好传统,为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炎黄子孙一份力量,其爱国业绩永载史册,在祖国的抗战史、华侨爱国斗争史以及东南亚反侵略斗争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伪政权组织是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沦陷区内纠集汉奸培植起来的卖国政权组织 ,起到了助日膂力、为日张目的作用 ,其所犯下的罪行决不亚于日本侵略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