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行为的大众化、常态化促使旅游的潮流席卷世界各地。少数民族地区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使旅游业蓬勃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给民族文化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理论,分析探讨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尽量规避其负面影响,使民族旅游积极影响实现最大化,让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互动共赢。本文通过“利益驱动”的设计实现文化系统的传承,寻找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共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摘要]西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西藏地区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藏族传统文化人文旅游资源,作为藏族生产、生活的活态人文旅游景观更是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西藏旅游不断发展,国内外游客大量进入,可能会对当地文化带来影响,进一步影响藏族传统文化个性和特质的保持。因此,以藏族传统文化为核心,同时加大对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才能实现西藏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摘要]困扰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不是日常管理、技术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而是如何认识和对待自然的生态伦理问题。生态伦理从道德和价值的层面支配着行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根本上影响乃至决定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和命运。生态伦理具有化解旅游发展中各种矛盾冲突的天然禀赋和促成旅游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建立的特殊作用。生态伦理可以转化为推动旅游持续发展的三力合一综合性动力。生态伦理发挥其作用既有单向作用的路径,也有主体间相互强化的多向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4.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以田野调查所得的信息、资料为据,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为旅游开发所利用的过程,揭示出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的互动关系,指出旅游的发展演进为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建构、消解等现象提供了平台,而这些文化的重新生成又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价值化及其功能的转化,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和演进。通过两者之间的互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得以实现,民族旅游也成为一个重新诠释地方和民族文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摘要]连续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三农”工作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农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仍然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研究民族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其意义重大。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秀山县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业发展重点在于六个方面: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农户万元收入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机农技推广和提高农业经济服务水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摘要]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中的一种“想象”,从其出现之日起,它在实践与精神层面的背离就已经存在;但是,人们却依然努力地进行着现代生态旅游的“制造”工作和工程。本文从生态旅游知识谱系,我国当下热议的“原生态”等方面进行摸索和分析,进而提出“原旅游”的概念,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7.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民族地区旅游采用什么样的开发战略,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从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现状来看,许多地方热衷于景点建设,对以生态旅游为出发点的发展方向还未引起高度重视,对旅游资源建设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若长此发展下去对西部的旅游业有弊而无利。西部民族地区如何抓住契机,建立什么样的旅游开发战略,才能发挥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势,则是应当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摘要]西藏旅游被誉为中国21世纪旅游的新亮点。2010年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制定的未来10年西藏旅游产业发展路线图指出,西藏将用10年时间打造“两心两轴四环线七区”的旅游布局,最终把西藏打造成一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本文从西藏旅游的现状分析出发,对西藏入境游的发展历史、特色资源、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在西藏优质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和满足境外游客需求之间进行战略平衡,最终使西藏入境旅游成为个性鲜明、独具魅力的高品位国际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9.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纵横发展谱系具有的功能价值对旅游者具有吸引性,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滞后,缺乏科学规划、策划思路,人才资源缺乏等是造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旅游劣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要成为比较强势的旅游项目就必须搞好规划、策划,充分挖掘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拓展民族体育文化元素,理顺体制与专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摘要]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村寨镇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但不同区域传统村寨旅游的经济发展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四川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在地震前后传统村寨旅游开发的运作模式,分析了传统村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论文提出了羌族文化保护及开发基金会的运作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如何解决羌族传统村寨中普遍存在的开发与保护相矛盾的问题,将开发中的各要素的有效配置,以传统村寨的民族文化为内涵,实现羌族传统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1.
[摘要]民族旅游研究是伴随我国民族旅游业发展而兴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3~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12)立项,以民族旅游研究为主要内容的项目总计137项,累计从10个学科、4个学部进行资助,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民族旅游研究的水平。文章从资源开发与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发展、融合与区域合作、民族村寨旅游与社区、旅游交通、旅游扶贫、旅游安全等7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目前民族旅游研究的最新进展;进一步结合资助项目学科特点、研究内容、地区差异来反思民族旅游研究现状,为民族旅游学科建设进行积极探索,也试图为研究者选题及基金项目申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本文以四川省21个地、市、州为研究单元,运用极差、标准差、极值比、变异系数及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2001~2009年四川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四川旅游经济区域差异明显,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入境旅游差异大于国内旅游差异,但国内旅游的区域差异是造成四川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存在分异。根据倒U型理论,四川目前应实施旅游经济的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培育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相对落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全省旅游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摘要]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的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营造中国民族工作良好的国际环境,树立平等团结务实负责公开透明的形象。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要遵循实事求是、依法管理、循序渐进与合作共赢的原则。构建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的体制, 建立对外形象管理的联动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夯实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的基础,提升民族工作对外交流的层次,扩大民族工作对外开放的领域,形成民族工作对外传播的合力,构建民族工作对外合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和地区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为切入口,首先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在我国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祖国边疆稳定、生态可持续性及资源合理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次讨论了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发展缺口”的扩大、贫困、区域开发成本高、资源的非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损害严重等,最后提出了以制度创新、人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建设等为内容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本文立足低碳经济视角,初步界定了低碳旅游产业集群概念,借鉴系统工程原理,从前端低碳旅游产品研发设计、中端低碳旅游产品生产、后端低碳旅游产品要素交易三个层次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企业的供应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碳旅游供应链中政府、企业和游客三大利益主体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管理措施。最后,以攀枝花市为例,提出了攀枝花低碳旅游产业集群低碳供应链管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攀枝花旅游产业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值、传承的创新性手段,也是诸多学者研究的主要领域。为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文章在CNKI数据库基础上,以2005至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文献为范围,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社会评价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评估,提出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的结论与建议,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实践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维稳任务日趋严峻,各种矛盾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防不胜防,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转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适时构建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为进一步降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风险提供理论指导,能有效减低社会管理成本,更好地建设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摘要]5·12大地震使北川遭受世人无法想象的重创,但也给北川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北川曾不知名的小县因地震迅速成为世界知名的城市,依据北川县的知名效应借助品牌优势,开发和利用地震旅游资源,恢复和整合原有旅游资源,通过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选择适合而有效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应。“旅游扶贫”已初步为北川县脱贫致富提供了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19.
论西部地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对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促进农村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建立健全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的法律制度;二是完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三是给农牧民合作社准确定位;四是加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财税政策支持;五是加强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信贷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旅游经济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领域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当消除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制约、基础设施薄弱、客源不足等主要障碍,落实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