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统筹发展和安全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直接关乎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与挑战进行系统研判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第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利用国际循环“延链”“稳链”;第二,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积极寻求破解国际围堵的有效路径;第三,破除国内大循环堵点、卡点,立足全国统一大市场赋能“补链”“强链”;第四,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链作为产业链范畴下的一个具体类别,正逐步成为产业链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作为学术热点,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作出有益探讨,但鲜有文献对文化产业链韧性进行深入探讨,而文化产业链韧性已是当今经济形势下亟需研究的问题。通过阐述文化产业链韧性的理论内涵,从概念提出与论述、表现维度的视角提出一个理解文化产业链韧性的理论框架。依据该框架,并结合当前百年变局、短链化、多元化背景,梳理我国文化产业链韧性面临的现实困境,如创新动力不足、多业态融合发展不协调、文化制造业效益下降、文化要素市场化水平低等问题,探究我国文化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实践路径,为促进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与全产业链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今天要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成员共同努力。文章在界定旅游产业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链的现状,最后基于旅游产业链整合提出了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刘贵富教授所著的《产业链基本理论》一书价值和内容的评介。认为该书第一次对产业链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基本理论体系框架,对推动产业链理论研究,进而推动产业链实践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基石”作用。文章最后对该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论进行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社会风险的复杂化多元化,如何建设韧性城市、持续增强城市各类风险抵御能力,成为学界与政策界的一个重要议题。从理论逻辑上看,韧性城市在空间层面表现出鲁棒性、冗余性、多样性、智慧性的特点,在居民层面体现为适应性、反思性、学习性和协作性特质。因此,对韧性城市的评估工作往往围绕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社会、经济等关键要素建立指标体系。立足当前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论视野,针对我国韧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从完善韧性战略规划、推进韧性共同体建设、提升韧性城市建设的项目化标准化、优化韧性城市建设中的协商机制、用好信息化智能化机制等方面构筑中国式“韧性城市”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6.
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本文从提高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目的出发,从研究四川省投资集团公司组织"煤、电、冶产业链"的成功实践着手,在现行价值链、产业群聚、群聚区和战略联盟等理论的基础上,对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进行了研究,界定了产业链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论框架,总结了推动产业链稳定运行的三种机制,即竞争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沟通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韧性现状与人口学特征,采用自主开发的高校辅导员职业韧性量表,选取全国30余所高校1184名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上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韧性处于中等水平;(2)相比日常稳态下的韧性资源,辅导员在职业逆境下的情绪与认知调节力更具优势。(3)辅导员职业韧性具有显著的人口学特征,其中男性辅导员的情绪类与认知类韧性资源更具优势;未婚研究生辅导员的总体职业韧性水平显著高于已婚研究生学历者;专职辅导员的情绪自我调节力显著高于兼职辅导员;相比二本、三本与高职高专类学校的从业者,一本学校辅导员在逆境之初的应激反应要明显高些,而在整个逆境应对中的消极体验却明显低些。主要建议:培养新时代辅导员的职业韧性要扶“弱”固“强”,设计干预项目时应审慎考量人口学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韧性理论,从制度韧性、组织韧性、技术韧性、社会韧性四个维度分析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存在的盲点。提出应加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顶层设计,优化应急通信保障组织建设,健全应急通信保障运行机制,构建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立健全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使通信系统及相关管理保障工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具备更强的抵御力、适应力和恢复力,开创风险治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大量农业转移人口的产生,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研究表明,当前特大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严重受损。通过利用SPSS软件统计发现是否拥有本地户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因此,要想解决特大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着手构建户籍制度改革体系,综合运用户籍政策和就业政策来满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组织是组成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道韧性防线,然而,中国社会组织发育尚不成熟,易于在初创、发展过程中出现自身的韧性危机。不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更加剧了社会组织本身具有的问题。社会组织培育赋能机制能够为社会组织提供一定的发展条件,提升其组织韧性。近年来,一种以“竞赛+全赛程赋能”为模式的新型社会组织培育机制逐渐崭露头角,相比已有的社会组织培育赋能机制,这种新机制在提升社会组织韧性上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12.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明确中国供应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优势,提升中国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然要求。中国供应链安全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供应链“断链”与产业跨境转移等风险,同时也具备产业体系优势、市场规模优势、举国体制优势和数字基建优势。为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数智供应链建设,优化制造业产业链高中低端产业布局,发挥超大规模内需市场的稳定作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煤炭资源具有显著的不可再生的特殊性。如何选择适合煤炭企业自身要求的产业延伸模式,提升煤炭附加值,是煤炭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战略性问题之一。文章在指出煤炭企业实施产业链延伸必然性的基础上,初步归纳了产业链延伸的基础理论和有关原则,分析了煤炭企业产业链延伸的一般模式以及在具体选择中应着重考虑的各项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新型人口红利视角,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全国272个城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就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以及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表明,人口流动有利于增强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空间溢出效应表明,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地理距离邻近城市的经济韧性产生了虹吸效应;城市异质性分析表明,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更有利于从人口高质量发展中获益;人口流动在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工资水平较低的城市中则有相反作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存在明显的城市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关联度不高以及产业结构趋同的突出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产业链的角度,提出农业内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和城乡产业链双向延伸两条路径来实现城乡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最后,从外部推动机制、内部驱动机制、组织与载体机制、资金支持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方面构建城乡产业互动发展的良性机制,以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统筹发展与安全,建立敏捷、高效的安全治理体系是处于风险社会中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有关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还较少涉及高等学校,校园安全的研究也缺乏针对重大突发风险的讨论。运用“社区韧性”理论进行高等学校校园安全问题研究,提出“大学社区韧性”的概念和理论,研究发现,以组织韧性、空间韧性、治理韧性、文化韧性与数字韧性为主体的“大学社区韧性”是我国高校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根本原因。从制度化和可持续化的角度看,完善高校安全治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高校应急规范体系,优化校地空间治理体系,完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营造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和构建智慧校园体系,这为我国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的创新提供分析框架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产业进入全产业链竞争时代,产业链整合能力日益成为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全产业链"是产业链整合的最高形式,其顺利实施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均衡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能够实现产业间的有机衔接,是实现全产业链整合的重要途径。对大科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全产业链整合机理,即循环型工农业复合产业网络与循环型生态农业旅游模式构建。大科循环型全产业链的实现得益于灵活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即"以公司为主导,以基地为平台,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户为主体",保证了全产业链整体价值创造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增值性。  相似文献   

20.
用韧性理论的思路探讨青少年问题行为是近20年来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传统的思路主要强调寻找引发问题行为的因素,并力图通过消除这些因素来减少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而韧性理论则强调危险因素和促进性因素二者的均衡.在系统介绍韧性理论的概念、历史和三大模型--补偿性模型、保护性模型和挑战模型的基础上,探讨韧性理论在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不仅总结了与补偿性和保护性模型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还指出了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