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巴基斯坦。对于我们的这个邻居,习主席去年在会见巴总理谢里夫时,说过一番"暖心窝"的话:"中巴是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为了印证中巴关系到底有多"铁",近日开展了一次网络调查。结果发现,中巴两国网民对双边关系的看法惊人相似,中巴无愧是实打实的"铁杆朋友"和"全天候伙伴"。本次调查于4月12日启动后,不到一天就有6万多中国网友参与。截至16日的调查结果显示,分  相似文献   

2.
中巴经济走廊是李克强总理于2013年5月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的一条旨在加强中巴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国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的经济大动脉。原定范围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鉴于新疆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中巴经济走廊所承载的重大战略目标,本文建议进一步扩展中巴经济走廊的空间范围,将新疆及周边省区分为先导启动区、扩展联动区、核心支撑区和辐射共振区,从而形成借全国之势,举全疆之力,共同推进中巴经济走廊新疆段建设的良好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3.
2014年2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访的巴基斯坦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共同出席了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的,包括建设瓜达尔港国际机场和升级喀喇昆仑公路在内的中巴五个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作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巴就建设瓜达尔国际机场和升级喀喇昆仑公路达成协议标志着整个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加速。本文将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及新疆省应该如何结合自身条件,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08,(14):10-10
韩国总统李明博访问中国的首要目标是继韩美同盟之后,进一步提升韩中关系。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过程包括“友好合作关系”、“合作伙伴关系”(1998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此次,两国已通过协商就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青瓦台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中国目前同印度、俄罗斯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中方将以与韩国之间的战略利害关系为基础,大幅拓宽合作领域和范围。”  相似文献   

5.
技术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人们普遍认为技术差距能够促进国际贸易。但是,技术差距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促进作用也可能是阻碍作用。为了检验技术差距的实际作用,本文运用最新引力模型方法,推导与建立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模型,而后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双边国之间的显著技术差距妨碍了国际贸易,即妨碍双边国际贸易总量,也妨碍双边国之间的出口和进口。本文结论为双边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技术差距时双边国际贸易额会明显下降提供了实际证据。  相似文献   

6.
探讨中俄油气资源领域的合作,通过构建中俄能源合作新指数ECIN来评估两国油气资源合作的经济效益,利用1992年到2012年的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能源合作新指数ECIN、两国的GDP和双边贸易额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中俄两国能源贸易合作与两国的GDP密切相关,且能源贸易合作新指数对中国的经济效应更大,从而论证了加强中俄油气资源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1994年5月30日,《关于俄罗斯联邦主席访华新闻公报》指出:中俄经贸关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双方愿意充分利用两国作为邻国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性,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和扩大各个领域的合作,“使之达到同中俄睦邻友好关系和两国经济潜力相适应的更高水平”。在1995年6月李鹏总理访俄期间签署的《联合公报》中,中俄双方再次强调要努力使中俄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合作过渡到与两国政治关系和两国经济潜力相适应的新阶段。本文拟就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和现状、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以及和中俄的经贸关系的潜力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迅速发展的中俄边境贸易 80年代初,我国与前苏联恢复和发展了原来中断的边境贸易,至80年代后半期,边境贸易日益活跃,迅速发展。中国与前苏联是政府间贸易,两国的公司按政府的规定执行其计划。而现在,中俄两国经贸相当部分是两国企业之间直接贸易,1992年中俄之间经贸额的46%为边境贸易,1993年边贸额达32亿美元,占两国贸易额的42%,突破了过去以两国政府间贸易为主的格局,形成了国家贸易、地方边境贸易、企业间多种贸易的多层次、多形式经贸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格局更多呈现区域化发展趋势,同一地区的国家间资源整合与合作显得更为便利。印度与巴基斯坦作为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两国关系的改善成为本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国际趋势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来看,印巴之间外交关系的缓和是存在可能性的,并在今后还可能会有更大的进展,尤其是在双边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民间交流等方面。并且印巴关系的改善不仅会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及各项事业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10.
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深化合作是应对政治和安全挑战的需要,实现各自发展复兴的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持续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不少新亮点。但总体看,中俄经贸合作规模相对有限,结构有待改善,发展水平与两国政治关系还不协调,与两国的潜力还不相称。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领域,稳步提升相互投资规模,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要增进共识,扩大战略和利益的契合点;把握重点,进一步拓展关键领域合作;互利共赢,发挥金融合作的带动作用;多方合力,促进多层次的沟通交流,以中俄经贸合作的硕果,带动两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包容、可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友好邻邦,进入21世纪以来,中马两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两国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本文从双边贸易、双边投资等方面,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如在双边贸易上存在机电产品比重最大,贸易规模大等特点。中马两国要珍惜双方的友好关系,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遏,克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加强中马双方的贸易和投资,不断推进两国经贸关系在更深层次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决策与信息》2005,(12):67-75
全国省、区、市 根据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各省、市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两大核心理念,在总结“十五”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十一五”发展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签订之后,中美两国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双方相继签署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基本上有利于促进两国贸易的正常发展。但是,八十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变,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渗透着强烈的政治因素,日益表现出下列特点: 1.加强单边行动,双边谈判强硬。 由于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远远大于美方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因此,美国常常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在对华贸易与政策上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性,不仅在双边谈判中态度强硬,而且常常加强单边行动,以某种政治、经济条件威慑中国,企图迫使中国作出让步。最明显的是在1989年单方面宣布对华实行经济制裁,以  相似文献   

14.
论巴基斯坦的安全战略——地缘政治方面的强制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亚大陆上,巴基斯坦虽然只是个狭长的小国度,但地缘政治特征却独特且鲜明。冷战结束后,巴基斯坦虽然在地缘上继续承受着印度和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巴基斯坦在联盟战略越来越失去功效的情况下,不得不独自面对地缘政治现实,转而被迫推行自助战略。“9·11”事件则暴露出像巴基斯坦这样的战略要素并不齐备的中等国家推行自助战略是何等的困难,地缘政治仍将对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统一和大战略判断与谋划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地理上,今天的巴基斯坦国领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它东邻印度,东北与…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发达国家,中美至今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利益攸关者,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在经贸方面的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石,在稳定和推动两国关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考察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与现状,并分析双边经贸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两国正常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区域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认真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落实面向“三农”市场定位、实施蓝海战略的现实选择。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加速推进,县域经济“国退民进”,产权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县域经济发展重新焕发活力,银行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抓住机遇,改善自身经营状况,需要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平稳。尽管目前在两国的经贸往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中美双边协定生效和各项承诺逐步兑现,中美经贸关系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拓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自1992年中国与韩国建交以来,中韩关系经受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现已步入稳定的发展轨道。致力于建设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中韩双方的共识。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中韩关系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建交以来的中韩关系中韩建交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两国利益。建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一)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建交以来,两国政治关系进展顺利。两国不仅实现了首脑互访,而且通过政党、议会等高层人士的活跃交流,为在更广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地缘政治、地缘文化因素和“大国因素”是影响新疆周边形势的关键因素,新疆周边形势总体战略应是建设和谐边疆与营造和谐周边。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应对关系: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核心是争取“人心”;加快新疆社会经济进步;大力发展新疆外向型经济;培育我国的软实力,营造和谐周边。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中国和印度重新开启了两国之间穿越喜玛拉雅山脉的唯一一条全天候路上贸易通道——乃堆拉山口。随着这条连接锡金首府甘托克和西藏亚东城、长达100公里的陆上贸易通道的恢复,预示着两国外交政策发生了微妙转变。“领土政治”不再占主导地位,经济动力最终会占上风。中印两个大经济体之间的繁荣竞赛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