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流动人口是我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随着这个群体的不断壮大,他们在城市中的融入状况需要特别加以关注。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作为流动人口群体中特殊的一支,他们在城市里的融入程度决定着他们在心理、经济、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生存与生活状态。本文以北京市一个中小型维吾尔族聚居区内的流动人口群体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和描述了他们的城市融入状态和边缘化困境。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族农民工在内地城市的融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并非仅指维吾尔族农民工主观的"单相思"问题,而是他们与内地城市社会、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居民互相接纳和认同的过程。积极促进维吾尔族农民工在内地城市融入,不仅事关社会安定,而且事关国家安全。目前内地城市针对维吾尔族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仍较被动,他们在就业、居住、社保等方面仍处于被"边缘化"的困境。导致困境产生的原因,既有个体因素,也有群体因素以及国家层面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保护少数民族权益出发,积极肯定其在城市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加强对维吾尔族农民工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和引导,重点解决维吾尔族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这种倾向会在同一种族群体内部或文化中世代沿袭。文章对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展开了调查研究,发现其学习风格偏好呈多样性的分布模式。整体上,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更倾向于独立型、实践型、随意型、系统型和群体型。新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既有其民族特征,又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化认同既是一种个体认同,也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个体获得文化群体的"我们感"的途径和过程,而家庭教育在儿童个体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维吾尔族父母家庭教育观念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探究时,发现维吾尔族家长的教育观念在接受主流文化的同时,他们也在主动地对本民族文化进行自觉改造、自我觉醒与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5.
清末以来,一些维吾尔人迁入阿尔泰山草原,散居在牧区深处,与其他族群共同构建和发展出了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他们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与其他族群频繁互动,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生成了区分于祖籍地维吾尔人的群体意识。学术界应该重视对散居维吾尔人的调查和研究,以加深对维吾尔族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共计维吾尔族人口720多万人,集中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历史的发展中,维吾尔族同其它民族一道,为祖国的统一,为全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共同缔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维吾尔族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每一个民族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所有兄弟民族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在社会经济上的作用和影响将肯定会越来越增长。没有维吾尔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就不可能有我国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所以,彻底了解维吾尔族社会经济问题和社会经济上的抱负的独特性质,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需求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在家庭、宿舍场合中使用维吾尔语较多,在课堂及工作中使用汉语较多,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及在社会公共场合则维吾尔语和汉语混合使用,视不同场景而使用维吾尔语或汉语。影响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的因素主要有教育、家庭、社会语言环境、传统生活方式改变、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等。就总体情况而言,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母语水平较好,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得到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普遍认同,网络媒体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2年底发生在湖南省岳阳市的"切糕事件"的分析,一方面对城市维吾尔族负面民族形象的建构过程进行剖析,另一方面从当前城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等角度来挖掘"切糕事件"背后隐含的社会性因素。作为弱势群体,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不仅和汉族流动人口一样受到城市社会的制度性排斥,而且有着由于民族身份带来的另一重弱势,在城市社会中处于"双重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吐鲁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吐鲁番地区拥有类型多样的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文章以旅游活动为视角,重点分析了旅游相关群体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对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游活动对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的跨区域流动越来越普遍,经营馕店逐渐成为维吾尔族流动人口重要的谋生手段。基于对兰州市打馕群体的田野调查,以打馕人的商业实践过程作为分析重点,讨论该群体的城市融入问题。馕的生产与流通是打馕人开展商业实践的两个基本方面。在生产过程中,打馕群体将内部社会网络资源的运行和文化符号的调用作为融入策略。商业能力而非乡土社会中的血缘与长幼秩序成为打馕群体内部权威的基础,调整内部权力关系,协调道义观念和经济理性是个体适应市场和融入都市的重要实践。在销售过程中,打馕人嵌入到与当地人共建的商业网络中,并与周边群体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交往。批发销售的经济秩序主要依赖于关系、人情、信任等要素,而电商平台通过严密的制度安排重构了打馕群体的时间观念、竞争观念和契约观念。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古老民族之一,其族名历代译写繁多。1934年,维吾尔族文化促进会呈文新疆省政府,请将“维吾尔”三字核定为汉文规范的维吾尔族名,新疆省政府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予以核准。  相似文献   

12.
清朝统一新疆以后,逐渐以民族“大一统”观念取代了以往的“华夷之辨”。同时在吸收借鉴历代封建王朝统治众多少数民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元明以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同时,又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当地当时特点的民族政策,使其深入人心。虽然其民族政策具有以满族统治者的民族利益为最根本、在维吾尔族聚集的南疆地区实行汉回隔离政策等局限性,但从总的方面来讲,是加强了新疆诸族与内地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密切了新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效地抵御了外来侵略。  相似文献   

13.
麦西莱甫是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集歌唱、音乐、舞蹈、游戏于一体的传统民俗艺术活动,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维吾尔民间,已成为维吾尔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习俗。它和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一样,是维吾尔族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宝,具有多重文化特征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是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实效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强和创新村级社会管理理念,运用实地研究法中的观察法与访问法,通过对湖南省村级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以村民本位观引领村级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的思想,以拓展村级社会管理理念的研究思路,丰富适合中国国情的村级社会管理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村级社会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5.
新疆和田维吾尔人既是维吾尔族的一部分,但也具有一些独特的方面.其祖先--塞人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自伊朗东迁至我国新疆和田地区之后,利用位于丝绸之路的有利条件,积极与周边各个民族,尤其是中原汉民族相互学习交流,创造了古老的于阗文化.虽然其种族在喀喇汗宗教战争中失利之后,渐渐与西迁新疆的维吾尔族融为一体,其本土文化也遭到了沉重打击,但其特有的文化心理特征并没有消失殆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以特有的形式继续存在并延续至今,演变成为今日所谓的"和田人的特殊性格".  相似文献   

16.
回纥,又称回鹘①,今新疆维吾尔族与甘肃裕固族的祖先,属于铁勒诸部之一。隋末唐初,与其他铁勒各部散处于今蒙古 高原,西至天山,分别臣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贞观二十年(646 年),唐太宗灭亡薛延陀汗国,漠北铁勒诸部开始散乱的各 自发展,回纥顺应时代潮流,选择亲近唐朝积极与唐朝交流互信,最终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漠北铁勒诸部,建立了强大的漠 北回鹘汗国。以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为时间段轴,梳理了回纥与铁勒诸部周旋,逐渐强盛以致为后来取代薛延陀建立强盛的 漠北回鹘汗国打下坚实基础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自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补偿政策、工程管理、后续产业培育等。文章据此提出了完善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学领域的民族关系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范式.即以美国学者戈登所提出的变量和命题为框架来展现国内的民族关系。但其自身具有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将它用于描述我国新疆维汉关系现状时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后发优势是指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存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湖南湘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湖南东部较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但客观上存在着各种后发优势:交通枢纽地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与湖南省开发大湘西的双重机遇。湘西民族地区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后发优势,注意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选择和对策分析,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20.
1884年新疆建省,促进了新疆社会发展,使近代新疆社会变迁达到了顶峰。收复新疆失地、经济实力增强以及讨论和制定建省方案,为新疆社会变迁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新疆社会变迁构建了全新的组织体系。通过建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废除腐朽落后的伯克制,在边疆民族地区慎选官吏,改变了分而治之的民族隔离制度,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制度开始走上近代化轨道,增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抵御外敌入侵,巩固西北边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