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远福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22
与传统文艺形态的表意方式相比,新媒体文本实现了“语图关系”向“语图间性”的“过渡”和“转向”。从跨学科的视角看,新媒体文本的表意实践力图建构一种“语图间性”的理论模型,表现为“望文生图”“读图思文”“图文悖谬”“图文互见”“文嵌图内”和“图溢文外”六种批评模式的多元互动。“语图间性”模型是对现代传媒全面参与文艺实践的学理阐释,也是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体系创新和范式转换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郭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572-578
本文以视觉隐喻为理论契入点,经过研究发现,如果说由耶稣基督、圣母、圣徒等构成的圣像是以感性意象为单位,按照某种特定的意图,以融合或聚合的方式编织起来的具有合成性结构的图像,那么,作为虚拟时间的空间化构型,圣像视觉隐喻通过图像符号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形态,不仅反映了人类隐喻性思维过程中语言和图像的悖论性共存与相互协作关系,而且揭示了圣像视觉隐喻典型的"语-图"关系折射出的时空观念:耶稣是人类为自己的内禀时间属性所作的宗教意义上的空间性塑形,即在天上和人间重建正义、仁爱王国的"神人"结合体。在这一意义上,耶稣不仅是神、人和神人之间媒介的三位一体,而且是时间、空间与人的形象三者合一的视觉隐喻——耶稣以承载人类原罪、作为人类赎罪的形象,在视觉时间理性的强力压制中,逐渐开启了人们对于内禀时间属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潘正芹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73-76
文章从认知主义观点出发 ,认为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并不是行为主义所说的母语习惯简单地代替二语习惯 ,而是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的认知体现 ,它在内容 ,时间规律等方面反映学习的认知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从语言的标记性特征、原型学和心理类型学等方面看对迁移有一定的认知制约 相似文献
4.
鲍远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73-78
作为一种新艺术媒介,网络游戏的表意问题一直没有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有鉴于此,文章探讨了图像时代网络游戏中两种表意符号语言与图像的张力关系,揭示了它区别于文学和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通过实例,文章还重点对网络游戏中的这两种表意符号在意指过程中的三种关系加以论证,试图以此阐释图像时代文学活动所面对的新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图互文”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兴起——关于图像与文学关系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图像与小说关系就是图像与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字争夺叙事主导权的一个过程,但无论怎样,二者始终是不可分的,共同促进了叙事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小说的进一步发展。文学图像化将会对文学的接受和传播带来积极的影响;文学(这里主要是小说)图像化,为我们的叙事理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文学或是文学研究将走向一种语-图互文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Sperber和Wilson提出从认知角度研究语境的观点和认知语境的概念,突破了传统的语境概念,对语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比较了认知语境观与传统的语境观的基础上分析了认知语境对语篇理解的制约和解释功能。语篇使用者应根据认知语境,寻求最佳语义以达到对语篇最大程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结构和边界是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事件域认知模型作为人类认知的一种基本模式,实质上体现了人对事物概念及概念成分的认识,因而对语篇连贯有较强的解释力。语篇是概念结构的组织形式,因而它也受到结构-边界原则的支配。 相似文献
8.
殷雪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7-8
《阳关图》是北宋画家李公麟依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孕育而出的诗意图。此图失传的事实,似乎成了研究其与诗歌文本之间语图关系的藩篱,万幸的是,阳关成图以后,引来了无数诗家的题咏。这些题跋之作,尤以北宋张舜民的诗为最,饱含《阳关图》遗绪,在语-图互仿的理论平台上,可助还原图像概貌。此时《阳关图》与王维送别诗之间的语图关系,已然转变成一种特殊的隐性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9.
闫薇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2-84,89
语篇分析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交际行为,其过程蕴含着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读者与作者在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决定了语篇分析过程不能仅囿于词、短语、句子等语言结构划分,更要将文本作者的认知方式考虑在内。突显作为人类典型的识解方式之一,可以用于语篇认知分析的各个层面:突显思想可以用来体会作者在语词选择时的心理倾向及描述事物时所持的态度;从句子分析看,句法构成也可反映出作者对读者理解文本的心理期待;突显思想还可以进一步运用于挖掘作者在构建语篇时为凸显某些语义内容而选取的非常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王泽庆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在传媒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高清、3D成为视觉艺术的炫耀词汇,在满足受众视觉需求的同时,视觉意义丧失的表征危机也随之到来,语言文学的视觉表现焦虑有所降低。在此情形下,语言艺术与图像艺术的表征系统对比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视觉表征危机的解决,必须借鉴语言表征的异质性。"语—图"表征比较研究,涉及两种符号的能指、意义等内容,需要探讨物质性或虚拟物质与"语—图"能指之间的关系、意义与意图在两种表征中的地位、形象呈现不同方式所导致"语—图"接受差异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刘景霞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4-127
状语主位化是一种能产生语篇效应的语言手段,它具有五种语篇功能:语篇背景设定功能、语篇语义凸显功能、语篇话题导入功能、语篇信息焦点对比功能、语篇衔接功能。依照认知语言学中图形一背景关系理论,主住化的状语是背景成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状语主位化具有突显小句图形和强调已知背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豆艳荣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1091-109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政策的演变体现了对"三农"认知的变化,其中蕴含了我党"三农"思想的内在关联性。历经不同时期后我党对"三农"关系的认知突破线性思维的局限,发生了历史性跨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的自我纠错机制,推动了"三农"政策及思想的日臻成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阿牛木支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102-103,135
古彝文与"巴蜀图语"有怎样的渊源关系,能否从古彝文揭开三星堆文明的神秘面纱,国内文字学、民族学、人类学的有关专家学者对其作了初步探究,提出了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这对于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彭沁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4)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的“文-图”观开始形成,并逐渐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上演变为一种突出的时代倾向.刘勰的《文心雕龙》从诗画的起源、发生和特征等方面,对文学与图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象在文先”、“形神兼备”和“写气图貌”等重要的观点和命题,不仅代表了当时“文-图”观的基本主张和认识高度,也为后世的文论、画论所继承,奠定了“诗画一律”这一中国传统“文-图”关系理论的基调. 相似文献
15.
丁雪欢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1):45-48
湖南沅江话中语缀“几”和“子”的词汇意义虚化,能产性强,大多构成名词性词语,其构词情况不同于普通话词缀“儿”和“子”。相比而言,沅江话中的“几”和“子”的构词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发展和“人-自然”道德调节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了“人 -自然”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 -自然”道德又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类型、方向、速度和规模进行选择、控制和推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绝对性 ;“人 -自然”道德的调节作用具有相对性。因此 ,在科学技术发展与“人 -自然”道德调节这两者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切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7.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经由北宋画家李公麟之手衍生出了著名的《阳关图》。然而,阳关成图以后却与原诗有不可忽视的矛盾,此矛盾在语—图互文的现象上呈现为图繁于文的表象,在生成机制上又有主客双方多维度的根由。此外,图繁于文并非李伯时传写《阳关图》的唯一模式,这其中又隐藏着画家独特的匠心。 相似文献
18.
杨志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委婉语被大量使用在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红楼梦》中的性场面描写,大量采用委婉语。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隐喻和转喻理论探析了“性”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这些机制通过制造认知过程阻碍,婉曲提及禁忌语来实现委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熊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2):135-137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核心词"手"<*kre<*gre"肢",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则,即同源。从亲源关系来看,土家语"手"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缅语、彝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20.
唐敏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69-73
副词“还”义项繁多,其中有些义项在特定语境中表达“反预期”的语用功能,也就是说,“还”所嵌入的句子传达“与预期相反”的话语信息,“反预期”体现的是说话人的立场、观点或态度,所以“反预期”的“还”具有主观性。根据“反预期”功能实现条件,我们发现以下6类义项和用法的“还”具有反预期语用功能:用于转折复句中、用于“比”字句、用在褒义形容词前表主观评价、用在“X还VP呢,别彤不用影何况Y”和“还VP/NP呢”两种句式中、作为一种语气词、“持续义”的“还”不负载句子重音时。“还”从动词虚化为副词,副词又主观化,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其“意象-图式”结构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其源义仍然滞留于副词“还”.正是源义滞留使得副词“还”具有反预期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