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潇 《职业》2009,(22)
专家支持:白玲女士,国内人才测评和职业生涯规明先行者.北京百中智人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 80后,有很大的梦想,很新的念头,很足的自信,也有迷茫的痛苦,选择的纠结,潇洒的无奈……从寻找第一份工作开始,"我遇到的"与"我想要的"激烈冲突就与80后的职业道路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2.
骆潇 《职业》2010,(4):20-21
兼职,一个许多职场人眼里充满了诱惑力的字眼,它或与收入挂钩,或预示着更多机会,或是与新人脉结缘,又亦或是“兴趣所在,心甚往之”……但在职业教练姜莹女士看来,兼职看上去很美,却并非职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骆潇 《职业》2008,(3):10-11
20岁,我的职业方向在哪里?30岁,我的职业空间在哪里?40岁,我的职业激情在哪里?……在《职业》杂志与智联招聘进行的《职场女性20’30’40’》调查中,大多数女性都认为年龄对她们职业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男性,更有不少人谈年龄而色变。但如同四季风景各有动人之处,在戴洁女士的职业规划理念中,  相似文献   

4.
骆潇 《职业》2009,(22)
专家支持:赵溪女士,美世人力资本咨询经理 "员工向左,老板向右"的悖论在80后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演绎.80前老板说:你们不能沉下心来在一家企业、一个行业潜心修炼,又怎么能得到职业成功的真谛?80后说:我们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所以不得不跳来跳去!面对心猿意马的80后员工,企业应该如何做好80后员工职业规划并实现共赢呢?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乎员工是否具备职业精神吗?企业在招聘、选拔员工时会将职业精神放在什么位置上?有什么指标或标准去评估这个人是否具备企业需要的职业精神?就上述疑问,《职业》记者采访了柏安基业咨询总监、职业规划师及资深测评专家苏尚华先生,国内首家单身女性网创办者/CEO、玫瑰科技文化公司总裁、心理咨询师陶思璇女士知名企业人力资源实战家王峥女士。  相似文献   

6.
胡学萃 《职业》2009,(8):12-13
近来,一本名为《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的书火爆异常,而现阶段应届毕业生的另一个符号就是“80后”,职场新兴力量的主体也是80后于是非80后和80后的新一轮口水战又拉开了序幕。隔岸观火总觉得不过瘾,于是本期《职业》深入职场,收集到了五位80后与80前主管、老板的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7.
笑对妄断     
古语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被视为“贵”,说明人欲自知颇难。而既然自知难,一个人在别人眼中的印象与他的自我认识往往会有颇大的差异。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当别人向你坦言他对你的看法时,很可能令你啼芙皆非,甚至感到吃惊。一位女士十几年前曾对我...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1,(31):14-15
张元教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在正在撰写的《中国现代服务业典型职业发展报告(2010)》中,他对“绿色职业”进行了专章研究。  相似文献   

9.
晓蕊 《职业》2014,(7):19-21
注册树艺师被称为“树木医生”和“树木侦探”。在西方,树艺师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年薪通常高达20多万美金,属“白领中的白领”,更重要的是,他们每天和绿色大树打交道,享受阳光、乌呜和非常清新的空气。国内一位著名环境专家说,我国如果有一大批像李坚这样的树艺师做指导,很多园林建设问题完全可以避免,更可以在很多城市,打造出一流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0.
遭遇现实版葛朗台 面试时,老板苏子默指着我的腕表问:“你这表多少钱?”我一头雾水,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50块。戴了3年。”前辈给我的经验是,第一印象很重要,服装就是你的武器,所以我事先借了一套很得体的职业套装,武装到了头发,但是我忽略了那块已经磨损得很厉害的腕表。  相似文献   

11.
张凌云  陈姝宇 《职业》2016,(16):11-13
陈郁是北京博菲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职业形象专家,她的形象气质和打扮看起来很符合大众对老师的印象。“职业形象并不是一般大众的审美眼光,不是觉得你是否好看,而是人们对这个行业的期待,‘你应该穿成什么样子’,这种期待是基于我对你专业度信任。”陈郁说。  相似文献   

12.
孙伶辉  高乃明 《职业》2014,(4):32-33
所谓Y代人,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新生代。新生代员工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他们对职业有哪些诉求?什么样的职业发展机会可以吸引新生代?在CHINA HRKEY创智中国主办的2013中国人力资本管理峰会上,来自强生集团的高级人力资源总监Cathy女士就“Y代人的价值观与激励管理策略”的话题与大家做了精彩分享。  相似文献   

13.
1.烟囱孩子:“爸爸,这冒烟的是什么?”爸爸:“记住,孩子,冒烟的是烟囱。”孩子:“抽烟的时候,爸爸的鼻子也叫烟囱吗?”爸爸:。….."2.抽烟约翰先生在车厢里很有礼貌地问坐在身边的一位女士:“我吸烟妨碍您吗?”“你就象在家里一样好啦。”女士回答。约翰先生只好将烟盒放进衣袋里,叹口气说:“没办法,照样不能抽。”3.戒烟人们请一位先生戒烟,他脸上毫无难色,乐滋滋地说:“戒烟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容易的一件事情,不瞒诸位说,本人已成功地戒过几十回烟了。”4.烟鬼某喜烟者多次下决心戒烟,总不见成效。他一边无可…  相似文献   

14.
骆潇  刘砾遥 《职业》2009,(8):18-18
近日,一份“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出炉,80后、90后的佼佼者登上榜单,在社会中吸引了众多眼球。80后的成功为何来得更早?这会是一个普遍规律吗?在追逐成功背后,80后还遗忘了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职业》杂志记者专访了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先生。  相似文献   

15.
杨爽 《职业》2011,(2):44-45
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听听他人的意见,看看他人眼中的自己到底什么样。因此,本期《职业》特邀荷兰橙之信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蓄席讲师杨爽女士撰写此文。作为一位阅职场新鲜人无数的职业规划专家,杨爽女士在此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与心得,并深入剖析职场新鲜人身上的种种通病。  相似文献   

16.
华丽 《职业》2011,(1):40-40
有的人得到了“好职业”却越干越厌烦,有的人向往某种职业却不知怎么去得到它。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悲剧不是出现在个别人身上。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有71%的人声称需要得到选择职业的指导。为此,有关专家向父母们提出了正确帮助子女选择职业的7个做法,专家们认为家长对子女职业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上学时有一本参考书,叫做《社会学的想象力》。虽经老师多次推荐且多次借阅,但我都没有认真地读完一遍。因为那时我觉得,社会学注重理论研究,在进行理论研究时需要发挥想象力,发散思维,碰触多门理论;社会工作则是一门偏重实务操作的专业和职业,与这种想象力并无太多关系。但从事社会工作这一职业之后,我却发现,我们在进行实务操作时,对这种想象力的要求更高。什么是社会工作的想象力呢?我觉得可以将它概括为:在进行具体的实务操作之前,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像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天马行空”地联想到具体开展实务工作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并做好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8.
骆潇 《职业》2010,(10)
兼职,一个许多职场人眼里充满了诱惑力的字眼,它或与收入挂钩,或预示着更多机会,或是与新人脉结缘,又亦或是"兴趣所在,心甚往之"……但在职业教练姜莹女士看来,兼职看上去很美,却并非职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职业被称之为“361行”。行行出状元,活跃在“361行”的“新职族”是如何看待新职业的?他们的从业感受如何?如何才能人职新职业?新职业的职业前景如何?就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新职族”。他们告诉记者,一不小心成了“新职族”,但行行出状元,“361行”里有精彩,他们喜欢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20.
“我现在遇到了婚姻的困惑。”来访的这位女士一开始就说。于是我问:“如果愿意,可以讲讲你们婚姻的故事吗?”“我们结婚10年了,我和丈夫感情很好。”女士说,“我们是高中同学,在双方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