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普作品已是自成一类的观念形态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一类文本。按照传统“文以载道”的规律,科普作品作为“文”本,必然承载各种科学之“道”,因而,科普作品之“文”与“道”,必然具有相异于其他文本的“文”与“道”的独特处。本文着重从哲学解释学观点出发,运用传统“文”、“道”关系理论,对科普作品的“文”、“道”关系做出了粗略的分析与界说。这将有助于深入认识、欣赏、评价和研究科普作品。  相似文献   

2.
文本阐释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对文本阐释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因此本文运用中西方文本阐释理论,对文本阐释多样性的根源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翻译应该遵循的策略:指导原则应"取法乎上上";理解要"得意忘言";表达需"离形得似";同时笔者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一道家哲学命题是对文本阐释与翻译的经典诠释.  相似文献   

3.
自网络文学诞生以来,学术界基于社会状况、媒介特征和文本内容等阐释途径,建构了现代性、后现代和数字现代主义三种新媒介文学阅读的文化逻辑。现代性文化逻辑是由走向现代化国家的社会现实状况决定的,但网络文学中明显可见其阅读的后现代性;网络媒介带来了读写的后现代文化逻辑,却遭受到现代性立场的批判;数字现代主义将网络媒介与网络文学区隔,主张文本内容及其主题的新现代性,陷入媒介文艺学的内在矛盾中;它们存在着文学内容和主题的困境、媒介作为中介的片面性以及语言文本的过分重视等不足。要把握新媒介文学阅读的文化逻辑,必须回到后现代的原初含义,认清其是建立在可操作、多元呈现和融合生成的界面上,且在读者、阅读文本和审美效果等方面具有“虚拟后现代”特性。新媒介文学阅读体现出阅读文化的范式转型和阐释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当代学者E.D.赫希和斯坦利·费什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出发,试图重新划定文本阐释的边界,规约其有效性,以纠英美 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赫希从作者入手,坚持作者意图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来源,将阅读看作对作者本旨的还原;费 什从读者切入,聚焦读者的阅读经验,以“阐释共同体”等概念赋予阐释活动以新意,进一步开辟了阐释学的读者维度。二人的 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为作者辩护》和《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两篇文章中,他们对阐释边界和有效性的探讨,拓展了文本阐释 的多种可能,有助于遏制当下阐释空间过度膨胀的趋势。但二人的论说都是在文学内部进行,且只强调文本意义的单一来源, 没有充分地将文学活动看成各因素相互联动的过程,其理论未免走向片面化。  相似文献   

5.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作者"消失形成巨大的话语空场,激起了无数有关文本阅读的理论战争,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解构主义对各路思想的吸收借鉴和翻转使用。通过文本-修辞-阅读的视角递进分析,可以发现解构作为阅读策略不仅囊括了哲学与文学的互释,能指的自由游戏,还注重挖掘文本的内在逻辑,揭示阅读的双重效果以及修辞的运作机制,因而具有一种不断推进和自我增强的阐释力量。  相似文献   

6.
希利斯·米勒的阅读伦理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现当代解构主义批评家希利斯·米勒的文学批评理论力作《阅读的伦理》将文学批评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从相关概念的梳正、个案文本的伦理解读等方面阐释了文本的阅读与伦理的关系。但现代阐释学认为 ,文本是不可辍读的 ,这就决定了所有阅读都将是“误读”。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是一部以论道为主旨的哲学著作,它只是在“论道”的过程中偶尔谈到某些美学见解。因此,谈老子的美学观自然不应离开“道”这个全书的核心哲学命题。“道”在《道德经》中几乎触目可见。但“道”究竟是什么?即使把五千字的《道德经》读得烂熟于心,也很难从中整理出一个明晰的概念来。按理说哲学著作的语言和概念应该是毫不含糊极其精确的,然而《道德经》中关于“道”的解释却偏偏迷离恍惚,就象海上的仙山,常常被神仙用迷蒙的烟雾遮掩着,不许过往的凡夫俗子窥看它钟灵毓秀的面目。老子的“道”本来就是非常玄妙的,本人对它偏又知之甚浅,本文既不能回避它而专谈老子的美学观,又不能离开美学的题目专门对“道”进行阐释,这一切就决定了我只能浮光掠影地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生死场》作为萧红的成名作,文学史上一直被当作“抗日文学”题材的小说进行阐释。当我们重新进入《生死场》的文本世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与所谓的文学史阐释之间的差异。在这个文本中,萧红对于女性身份过分关注,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行文学书写。在小说的书写过程当中,她对男性的权力话语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因此,重新进行文本的阅读,并进而对萧红的文学史评价作新的梳理和阐释,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而且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道的魅力     
道, 一个神秘、玄妙、深邃的概念。道家学说体现了中国人对茫茫的宇宙的深刻洞察与思索,体现了中国人高度的抽象概括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本文站在中国文化史的高度, 以宏阔深沉的学术视野透视了“道”与中华文化诸领域如哲学、逻辑、文学、艺术、军事、宗教、政治乃至民族思维结构、民族心理素质与结构、文化批判精神等的关系以及对诸领域的影响力, 揭示了 “道”对中华文明的整体贡献和无与伦比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10.
庄子语言哲学存在着一个道、意、物、言的四元结构,在这个四元结构中,道与言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在道与言的关系问题上,庄子坚持道不可言论。庄子语言哲学的四元结构和“道不可言”论对中国诗学、美学中的意境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诗学意境论对“意”的最初理解,而且也规定着意境论中“境”的原初含义,并直接导引和促生了“境生象外”的哲学、诗学命题。从诗学意境论产生的源发哲学语境看,“意境”即“道境”,“道境”是“道”开辟出来的无限精神空间,具有鲜明的宇宙本体论意义。从庄子语言哲学入手重新认识意境问题,有助于矫正把意境简单地界定为“情景交融”的偏差,而把意境的当代阐释导向更加合理的“道”、“情”、“物”、“象”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从作为胡塞尔“第一哲学”最重要的概念的“视域”概念向作为胡塞尔“第二哲学”最重要的概念的“共呈”概念的理论过渡,以及这一过渡在胡塞尔哲学中的重要的意义,认为它标志着胡塞尔现象学中的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的真正的统一,并且宣告了作为所谓的现代哲学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最高产物的一种“先验现象学’学说的最终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从“存在主义”到“先锋小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文学接受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对西方文化思潮的接受,会发现经历过“文革”硝烟、思想稍稍解放的中国人和感受过“二战”炮火、被现代科技文明“异化”的西方人,对现代社会的“个人性”焦虑感同身受。从“存在”到“先锋”,反映出的是中国先锋小说家对现代性危机的感悟,代表了一代文学青年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语境中的艰难思考和审美态度。由于存在主义的影响和渗透,中国的先锋小说带有明显的存在主义特质。  相似文献   

13.
从韦伯现代性的“合理性”到“非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性”在现代语境中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概念,它可以被理解为“合乎理性”,也可以被理解为“合情合掣’。在韦伯的“合理性”论述中,既有对现代性的充分认同,也有对现代性发展的危机意识,即人们对理性单向度的过分强调,而这种对理性单向度的强调会使理性走向它的反面。从表征上的“合理性”迈向实质上的“非合理性”,其最终结果是现代性及其合理性的瓦解。  相似文献   

14.
丁忧制度自西汉草创以来,虽历经王朝更迭,但始终绵延不绝,它几乎是一项与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的制度。然而,作为这项制度的规范对象,古代官员们对丁忧的态度却以唐末宋初为分界点,发生了了明显的转变。这种变化主要是受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5.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做名词的fan有两个:fan①,扇子、风扇、扇状物;fan③,对某事物之狂热者,迷。"粉丝"是fan③复数形式的音译词,最早来源于台湾的媒体。主要做名词,也可做动词。"粉丝"是个统称,某个人或某类事物"粉丝"的命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音译,包括"X粉、X丝、X饭"等;(2)意译,如"X迷";(3)谐音,如栗子(刘力扬的粉丝);(1)、(2)也常常使用谐音,如盒(何)饭、玉米(宇迷)。最近出现的"扇子"一词,也是一个统称,来自英文的fan①,复数形式也可音译为"粉丝",有"粉丝"做纽带,进一步获得了"迷"的意义。重形式轻内容,重谐音轻语义,是目前"粉丝"命名最突出的特点,这也是网络语言的特点和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和分析中国共产党早期文献中关于"民族自决"的政治主张,防止一些人的对它的误读,从而廓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这个问题上制造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近代哲学建构的自我有着巨大的理论困难.黑格尔之后的非理性主义对自我的理解超越了近代认识论的视野,但仍有传统形而上学的残余.胡塞尔现象学既坚执纯粹自我是所有真理的源泉,又潜在地包含着对以往自我观的解构.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以实存的情绪融入事情是自我拥有的基本方式.进而,梅洛-庞蒂克服了此在形式层面的生存状态,肯定了以身体主体方式在世的"沉默的我思".可见,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意味着生存论自我对认识论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农民的市民化问题,分析了阻碍农民身份转换的因素,提出促进农民身份转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小逻辑》"导言"不是对其随后展开的逻辑学范畴、内容及阐述顺序的事先交代和理论规定,而是全面阐述其本人的哲学观。这既是真切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理论前提,也是准确把握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关键和要害。概括而言,黑格尔主要是将哲学理解为:哲学是"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哲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理性和现实的和解";以及哲学是"一个自己返回自己的圆圈"。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船山在诠释《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时,以孟子提及的“仁术”一词为线索,对于宋明儒学中关于王霸之辨的争论及心性义理的探究加以反省,并针对宋明儒学在培养政治人才方面的不足,对于儒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设想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