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自美国学者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问世以来,荒野自然价值被重现并以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维度予以全新诠释。人类亦开始反思传统的自然工具价值观,进而提出并论证系统性的整体主义自然观。荒野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自然维度意义上,同时也突出在生态伦理层面上的重新评估,遵循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实践更是目前人类社会所应倡导的道德义务。哲学荒野转向也以一种全新价值评判被引进、确证甚至引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祛魅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从建构走向解构,经典文化遭到颠覆,低俗文化借助快媒流行,社会、家庭、学校三大教育阵地处于失守状态,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成功观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针对三大教育缺失,提出三个维度的重构——民族道德、民族文化、情感价值观,明确返魅文化实现的途径和内容载体,从文化的角度实现从祛魅到返魅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荒野"这个词在传统意义上的定义逐渐开始被许多著名的环境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所批判。他们强烈批判已有的"荒野观",指出这种观念在实际上是有二元论倾向,是带有种族中心主义,是处于静止不变状态的错误观念。而面对这样的指责,传统的荒野观却从1964年的荒野法案中找到了能够为自己明确解释和辩护的证据。但是,尽管如此,被荒野法案强力支撑的荒野观仍在这些批判者们精明地解构之下,与荒野法案中对荒野的理解大相径庭了。这些批判家们认为,与荒野法案中动态历史性的、用情境性语言进行的相对性解释的荒野观相对比,已有荒野观对荒野的定义是静态不变,以纯粹逻辑和语言进行的绝对性解释,尽管他们也承认,荒野法案中对荒野的定义和理解对于随后荒野的立法、管理和巡查和提供了经验资料和理论指导。实际上,在荒野法案中,荒野这个词更多意义上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契约关系,而并非原始自然所保留下来的"残余物"。从这个角度看,荒野实际上是人类一个潜在的休憩地,或者,我们也可以从与我们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相互作用这个关系上去理解荒野的终极意义。其实,并不需要改变我们在地球上较为创造性、持续性的生活方式来还原一个原始的荒野,因为荒野本身就属于人类与自然这个生生相息、关系复杂多样的综合体,它是这个体系中重要而不可忽视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乡愁乌托邦”是现代性发展的核心概念,它是一个时空综合体的现代情感结构,存在时间上的流动与空间上的想象。延安时期关于乡愁乌托邦的抒写与建构所呈现出的“乡愁”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乡愁”抒写指向过去的家国乡土,乌托邦则指向未来社会的维度。《黄河大合唱》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艺作品,建构了中华民族的乡愁乌托邦,忠实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在艰苦抗战下奋起反抗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荒野场景屡次出现在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蒂姆·温顿的创作中。通过分析《土乐》中的荒野叙事,文章阐释了《土乐》中荒野的深刻意义。首先,荒野中蕴含着种族间平等交流的可能性,有利于促成种族间的和解;其次,荒野中人类恢复了自然界普通一员的身份,人与野生生物之间有机会亲密互动和形成亲情关系,即荒野可以消解人类和自然疏离的异化关系,重建和谐生态关系,实现物种间的和解;再次,荒野是医治个人创伤的精神家园,主人公在荒野中实现了与自我和解。此外,将人物置身于荒野,有利于构建澳洲白人与土地的关系,使其摆脱无根状态并产生情感和精神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塑造鲜明的民族身份。  相似文献   

6.
人类感知和确立外部世界的途径主要依赖生理的条件获取“形象”,在哲学上,肉身感官形象和艺术创造形象可分为具象与抽象两类。视觉的“眼见为实”表明了眼睛的具象性——空间的具象性,听觉的“耳听为虚”,表明了耳朵的抽象性——时间的抽象性。这是人类最特有的生理/文化现象。基于人的生理构造的艺术抽象,声音能够先于视觉走向“抽象”的生理/文化的基本条件,体现了耳朵感官基础上的声音抽象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声音的抽象也就是对时间的抽象。这是音乐之所以抽象的时间逻辑,也是建立在视听生理基础上的抽象维度。人类的生理基础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人类的文化行为决定了人的精神行为。人的视听感官的矛盾决定了人类在抽象、抽象思维和抽象艺术上的对立与统一。人类抽象意识、抽象概念和抽象艺术的存在使自身摆脱了一般生命的限度,进入了一个智慧生命的阶段。从人类听觉艺术抽象化的发展来看,追寻时间的抽象意义一直是抽象艺术的绝对维度,因此,我们可以研判,视觉艺术的抽象化发生与发展也一定是建立在空间维度上的时间意义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安全是关系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人类作为自然之子,应当关注"魅"之视野下的自然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演变流转。历经远古文明时期自然之"附魅"(古朴有机的自然情怀)、近代工业文明时期自然之"祛魅"(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应当推进生态文明时期自然之"返魅"(共生和谐的生态自然观),这是人类为了拯救自然之"沉沦"的命运所进行的生态思考,对于启发人们的生态觉悟并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空间隐喻对人类认知活动有着重要作用,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感知构建出来的。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词义分析理论对空间维度词语“长”的实指义用法进行了分析与解释,结果表明,汉语空间维度词“长”的隐喻投射主要体现在动态域、容器域、情感域以及语法域中。  相似文献   

9.
"荒野"内涵演变历时弥久,故对其概念解读复杂而矛盾。尤其是20世纪以来,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探究现代"荒野"内涵,现代荒野理念随之形成;1964年《荒野法案》的颁布进一步从法治层面上界定了"荒野"一词的概念,随后不同群体围绕"荒野"内涵展开的大量辩论更是从内容上丰富和拓展了其函义。对"荒野"内涵的解构和延伸不仅反映了人类思想的变革,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认知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表达了对人性与人格尊严的尊重,极大增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国家司法机关相抗衡的力量,坚持和发展沉默权制度是当前世界的一项国际性趋势。但在中国目前来说,确立沉默权制度还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我们应该注意任何制度的引进,不能不考虑他的产生背景、生长环境,经济因素等。  相似文献   

11.
对“荒野”的关注是侯文蕙教授研究美国环境史的突出特点。她认为,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应忽视荒野,试图完全消灭荒野的想法是不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反思一味追求发展速度的功利主义,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尊重大自然的存在与进化规律,放慢社会发展的速度,改进社会发展方式,促进荒野与文明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具有两个核心价值目标:秩序与自由。对政治文明需要作一个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价值区分,政治文明的传统性价值的中心是以国家为政治主体的对秩序的追求,而政治文明的现代性价值的中枢却转换为以个人为政治主体的对自由的追求。对于政治文明的现代性追求而言,秩序与自由并非两个完全相克的价值追求。其实两者互为对照,形成张力,才是人类政治文明长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文明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是通过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更好地探索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在内涵上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而创建生态文明村正是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探索,也是农村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是建设社会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生产是人类最基础、最重要的活动这一命题,可以建立理解人类文明的理论坐标,并借之描述文明史的基本变迁。人类已经历两次大变局,第一次是轴心时代,第二次是现代转型,而第三次尚处于早期。在第三次人类大变局中,在知识生产层面,机器可以进行间接知识生产;在劳动形态层面,重复劳动被大量替代;在经济形态层面,商品经济很可能被打破;在政治形态层面,技术权力可能成为独立主体;在生活形态层面,个体可能成为技术奴隶。第三次大变局正在改变人类文明的基本矛盾,使之从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的矛盾演变为人与技术的矛盾,即人性很可能无法驾驭飞速发展的技术并最终导致人类文明困局。第三次大变局是人类史上的最大变局,存在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而现代文明并未作好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一个“环境的世纪”,人类面临着如何摆脱现实困境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转变的问题。向一种新的价值观过渡,迫切需要认清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危害和误区。从多元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及传统的价值理论,指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理论在学理层面上是不充足的,在实践层面上是有害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是环境危机的根源,为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必须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的软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互动共进、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过程中努力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边城》构建了一个有形的可视空间和心灵意义层面的无形的模态空间。在描写自然山水和人物时呈现出的和谐的"丫"或"三"型空间结构之有形空间中,浸透着作家有关人性、文明以及社会人生的悲剧意识,由此而展现出一个深层次的悲剧式的审美空间,并超越历史凝成永恒的审美理想和经典印象。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汉字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字是一个几乎被社会学遗忘的角落,但是,语言和文字毕竟是人类社会的两种最重要的社会现象。语言维系社会的存在,文字则是文化的基础,并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文明的时代。汉字是当今世界上独一的表意文字体系,也是历史最长、最具传承一贯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老文字体系,研究汉字文化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高旨趣,强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以及各类利益主体的共存、双赢,崇尚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追求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内涵着丰厚的伦理意蕴,不仅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的终极的人文关怀和崇高的伦理追求,而且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伦理智慧与现代道德文明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工业化是人类走向进步和文明所不可逾越的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表明,传统的工业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到新的工业文明之路,使人类摆脱目前的困境,走向新的文明。21世纪不仅会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多元化的世纪,也必然会成为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纪。我们认为,通过整合并激活中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创造出新工业文明文化,使这种文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深地融入到国际社会中,用先进和能得到广泛认可的文化理念,去影响和改造现存不合理和不公正的世界秩序。在实现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