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金秋 《中国民族》2008,(10):52-53
侗族民俗舞蹈以不同的存在样态、顽强的生命精神,深深植根于侗人的日常生活中,保持着持续发展的样态。侗族民俗舞蹈的生存发展样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侗族民俗歌舞的内生发展范式;侗族民俗歌舞的外生发展范式;侗族民俗歌舞的健康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2.
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在节庆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丰富多彩的节庆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独具特色且交相辉映的节庆民俗事象出自少数民族妇女之手.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在家庭、村落、草原、田野……,只要有节庆民俗活动,就有妇女们向世人展示自已、施展才华的文化空间,占据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基础、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妇女传承的节庆民俗,起到了教育、传承、凝聚、审美和调节等社会作用,对今天构建和谐新疆具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俗影像可以提供如此信息:民俗发生的地域特征,民俗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人物表情、肖像,民俗事件的过程结局等,凝固下的这些瞬间使我们的视角停留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年年有民俗事像与生活,场场参与者和活动过程都有差别,照片影像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让我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享受同样的内容,在“读图时代”或“视觉年代”,民俗生活的影像表现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民族文化开发传播的需要。彝族毕摩的插图经书与凝固瞬间的影像价值生活在大西南的彝族人有着悠久丰富的视觉文化,古老的彝族象形文字与毕摩的经典插图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民俗是民间记忆的载体,它扎根于社会生活,以心口相传的形式绵延至今,反映了普通民众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生活情境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精神与情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珍宝.  相似文献   

5.
民俗功能似乎被视为理所当然和不言而喻的概念,以至于相比其他一些概念,有关论述在国内民俗学理论研究中少得不成比例。这似乎与民俗功能的界定最早来自人类学的功能主义有关,由此限制了对民俗功能更深入与广泛的探讨。随着全球化时代人类交际手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传承和运用民俗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个体与群体在社会大背景下的角色也有了变化。这些都要求我们结合多学科的理论进一步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分析民俗的功能。文章提出一些浅见,以期引发同仁的批评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传统民俗玩具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艺术形式,记载着我国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域的生活和艺术历史,具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形式古朴的民俗玩具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它们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基于此,本文立足传统民俗玩具于当今时代的创新发展问题,挖掘其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意义流变,试图唤起人们对民俗玩具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促进其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7.
达斡尔族是在我国最北方从事农业的民族,有着很久远的农业历史。达斡尔族在农业的大田耕作、园田耕作、农产品加工、节气、测农事、禳灾祭祀等民俗中,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达斡尔族农业民俗中承传着古老农业民俗中物质及精神的成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凝结了世代达斡尔人在生产实践中的探索与创造,是对人类文化的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8.
时值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西北民族研究》学刊社、甘肃省民俗学会、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新疆少数民族文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俗玩具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艺术形式,记载着我国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域的生活和艺术历史,具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形式古朴的民俗玩具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它们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基于此,本文立足传统民俗玩具于当今时代的创新发展问题,挖掘其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意义流变,试图唤起人们对民俗玩具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促进其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0.
刘世哲 《民族学刊》2010,1(1):120-126,166-167
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形成的历史久远,而且,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有关民俗的记录和搜集整理,历代志书也非常重视民俗方面的内容。民俗形成的因素复杂,除了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之外,地理因素、气候因素、民族因素、宗教因素、语言因素等,都对风俗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恒定不变的风俗是没有的,这些因素的变化必然导致风俗的变迁,风俗流行过程就是其本身的变化过程。鉴于以上认识,对待民俗文化,我们要持既传承又保护的态度。一方面,传承有价值、有意义的民俗文化,赋予其新的内容、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广泛收集,着力保护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1.
黄达远 《民族学刊》2011,2(3):76-79,95
以民间策略为视角探讨新疆的族群关系,认为族群关系既有"民族国家"话语理解下的普遍性知识,也有来自民间处理族群关系的民间策略,还体现了一种"生存智慧"。我们在新疆各地进行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整理中获取的资料表明,世代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在相互交流、接触中积累了丰富的民间策略,这些民间策略及原则至今在维护各族群的和谐关系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考察清代内地汉民族迁移新疆后的民间信仰和日常活动的保持及其变异,以期描绘、复原移民社区生活的生动图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钟敬文教授的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观,旨在以钟敬文先生的文化观为主导,尝试性地提出一些西部大开发中关于新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合奇县是我国柯尔克孜族著名史诗《玛纳斯》的重要流传地区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化蕴藏,自古以来这里就成为柯尔克孜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宝库,20世纪内涌现出了世界闻名的《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以及其他数十位《玛纳斯》史诗歌手。对这样一个特殊地区开展全面的田野调查,在大量第一手资料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研究和总结《玛纳斯》传承、发展规律,进而对其进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青海花儿曲令风格与多民族文化关系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东部河湟流域是青海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最为活跃的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 ,产生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青海“花儿”曲令风格的形成 ,是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列强竞相向新疆派遣各种类型的探险队和考察队,进行政治、经济、文化考察,收集情报.这些探险队和考察队都为后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考察报告、探险实录,以及对新疆历史、民族、宗教、社会、民风习俗、地理……的札记和图像资料,这些均成为可供后人借鉴、研究、评述的历史资料.同时也为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新疆历史、文化提供了具有研究参考价值的史料.  相似文献   

17.
在甘、青、宁和新疆地区,在民间婚礼中,曾经活跃着三种婚俗性的民间舞蹈表演.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也出现了舞蹈历史兴衰的现象.本文以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撒拉族、回族、新疆维吾尔族婚礼中的舞蹈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堆依奥依纳》、《宴席舞》、《纳孜尔库姆》这三种婚俗舞蹈各自兴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甘、青、宁和新疆地区 ,在民间婚礼中 ,曾经活跃着三种婚俗性的民间舞蹈表演。然而 ,随着历史的推进 ,也出现了舞蹈历史兴衰的现象。本文以中国西北地区的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婚礼中的舞蹈为研究对象 ,在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试图分析《堆依奥依纳》、《宴席舞》、《纳孜尔库姆》这三种婚俗舞蹈各自兴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近几年,学界对什么是民间信仰,展开热烈的讨论,有关"民间信仰"的定义也众说纷纭,但是,大多论者对民间信仰往往只注意其信仰的层面,并以宗教学的知识、理论进行解说,缺乏该信仰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研究.新的研究走向,拟从当代社会流行的民间信仰和民众生活的关系,从一种不脱离信仰的生活切入,以点带面,实践调查,理性分析,科学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国家对民间信仰的管理提供政策的依据,为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注重因类而宜,实施各不相同的分类保护方法。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可在合理开发民俗旅游中盘活民俗文化资源,创建民俗文化保护区,利用高科技手段记录和保存。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既要加强理论研究,又要宣传推广和开发利用其资源。对民间表演艺术的保护,要营造好文化生态环境,提高民间艺术工作者和艺术骨干的素质和水平等。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主要应做好优秀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使他们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