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困扰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主要探讨职业院校如何设计与“双师型”教师相匹配的薪酬激励机制,从而调动“双师型”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集中体现。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厘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以及总结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点,是确立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目标和理清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完整逻辑的前提。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现状,为探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有效策略指明了方向。因此,面向未来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需在“分段、分类、分层”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以“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点为参照,对现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进行多维度的优化和重构,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培养和发展“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新内涵。通过对教学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等相关概念的阐述,以及对中小学、高校和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相关研究综述的梳理,并结合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信息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承担的四种角色,即教师、技师/工程师、数字公民和终身学习者。据此,提出了信息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框架。该标准框架分为两个维度,即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阶段。其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六个方面,即课程开发、课程教学、专业知识、行业能力、信息素养、研究与发展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研究标识出了每个发展阶段教师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并针对每个构成要素和特定的发展阶段描述了职业教育教师的典型教学能力特征。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专业科学课教师的实践包括理化生地等自然科学知识来自于生产、生活的实践,及幼儿园的科学游戏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科学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依托“实践基地”、“学研结合”、“访问学者”等模式,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之间专业技术人才的合作互融;通过“专家作坊”、“双师待遇”等政策鼓励鞭策,推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高端发展。  相似文献   

5.
“双师型”教师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双师型”课程领导是相对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而言,其实质是重视作用而非角色,是高职院校校长和教师围绕课程问题谋求共识的互动过程。这一理念的实施需要“双师型”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愿景的规划,需要建立一支由“双师型”教师与其他领导组成的合作型团队,需要为“双师型”教师创造富有活力的环境,需要能动分享式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合格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业人才,必须构建适合该类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在总结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设措施。包括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理念、科学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合理配置现有教师资源、引进和培养专门且急需的教师资源、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建设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人文和学术环境等,为业已开展此类人才培养计划的高等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探讨了不同的“双师型”概念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的现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体系分为四个层次(一个基本标准、二个系列标准、三个等级标准、四个考核标准)的设想,并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认证程序。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办学理念不够明确、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脱节、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双师型”教师和实验实训场所等问题。其解决之道是:把握特色,准确定位,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以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行“双证制”为手段,通过产学结合方式,培养个性化高职人才;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帮助市场和高职院校实现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重点,作为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我们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实践中发现存在有学习内驱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力求挖掘出问题背后的潜在因素,并从学校、个人层面初步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教师培训中学习内驱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人才培养目的对专业教师提出运用特定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要求,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从教龄与素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动态发展情况出发,关注发展的主体性、和谐性、差异性等原则,提出“双师型”教师发展的五阶段论.在借鉴中国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培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兼容并包完善职称评审办法,突破诸多限制规范任职资格制度;制度激励搭建进修平台,迎合产业需求突出应用实践性;建立健全双师培育法规,明确企业责任促进共享共赢;实施培育工程孕育名师土壤,形成分层分类分段培训阶梯结构等四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应根据国家政策性规定执行。各地方高职院、国外“双师”政策性和实践性要求与我国基本相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素质特征应包括:具备较高实践能力和理论修养,适应高职教育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特性;具备职业教育心理等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具备应有的社会活动与适应能力;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现代科技使生产、服务、管理等应用型工作岗位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专业理论与实践技术愈来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有一批既有专业理论素质,又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通过能力要求、培养策略促进专业理论教师技能化、学习指导教师理论化,都是保证职教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职业教育院校师资人才的主要来源,就需要瞄准职业院校师资需求,注重“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实施“1+X证书制度”下的“三证书”制度,即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教育新模式,凸显学术性、师范性与应用性三者相统一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特色,对促进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校运作永恒的主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学历合格率低;文化课、专业课教师比例不当;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等问题。应采取有力措施,从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和教师准入制度;创建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建立专、兼职的教师队伍等方面来加强中等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立足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就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进行探讨,提出应将派遣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开展校企合作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引进专门人才、依托专业办产业、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作为主要措施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16.
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要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重要性的诠释,分析了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探讨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键在于专业性、职业性和师范性“三性融合”。目前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存在“三性割离”的突出矛盾,其成因主要在于培养目标不明晰、培养主体结构单一、培养体系运行不畅、培养课程缺乏职教特点。为优化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应确立“三性融合”的“双师型”职教教师培养目标;构建产教融合、多元共生的培养组织系统;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培养运行机制;开发彰显职教特色的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各类职业院校有许多专业教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在全面开展班 级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专业”的角色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进入专业学习,更好地铺展将来的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东省13所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获取了资格认定、基本结构、来源、参加生产实践、师生比、流动心理及后续管理等七个方面的详实数据。经过统计分析。认为广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基本统一,形式上符合教育部的要求,但未经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认证,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质上存在真正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偏少、有相当部分教师不愿意或没有机会参加生产实践、紧俏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匮乏、现有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收入低而回流到实践管理岗位的意向明显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缺乏后续管理等问题,值得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职教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依据师范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优化了职教教师培养目标,建立了“应用性”“师范性”“专业性”三性合一的“双师型”职教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包括综合宽泛的通识课程、工作导向的专业课程以及实践突出的教师教育课程。同时坚持持续改进,强化课程质量保障,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