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力图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和优化教师队伍等方式,推动我国法学教育整体转向和全面转型。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应以此为契机,结合法学专业特点和理工院校的自身特色,认真思考理工院校法律人才的培养定位,尽力从法律职业培养角度,从法律思维养成和法学方法训练上,不断挖掘培养对象的职业发展潜力,以科技法学、知识产权法务、企业法务等复合型、应用型职业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自己的法学人才培育优势。  相似文献   

2.
理工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战略,是法学教育亟待回答和解决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理工院校兴办法学,应重点围绕差异化战略和特色人才培养,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建立法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方案,培养具有理工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理工院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迫切要求,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目前理工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在培养机制和教育水平、实践途径和实践活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从完善培养体系、推进实践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三个方面探索理工院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法学教育的属性、法学教育供给与法律职业需求的非对称性矛盾,指出法学教育是建立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精英教育。法律服务的国际化归根到底就是法学教育目标的职业化与人才模式的国际化。在我国目前法律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同质性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的特殊历史时期,法学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培养目标、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法学本科教育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后起法学本科院校亟须树立"成品"意识,及时回应法律服务国际化的要求,大力改善师资结构,突出实践教学与双语教学,重塑法学教育的精英使命。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间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而技术创新又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技术创新的保护神——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国际交往规则之一,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于理工类院校而言,利用学校多年积淀的理工类学科资源和生源等优势,结合现有的法学专业力量,以专利代理人制度为导向进行法学教育模式改革,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工知识,系统掌握法学知识,尤其是知识产权法学知识,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咨询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和法律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诊所式法学教育借鉴了医学院临床教学的模式,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诊所式法学教育具有学习场所的开放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生动性、培养模式更注重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特征。诊所式法学教育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责任心、职业道德,又有助于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既能够满足培养法学教师的需要,又有助于实施依法治国的政策。应把诊所式法学教育与其他传统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新的符合科学化和学院化的职业教育模式,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等院校师范类法科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执教能力。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本科法学教育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的法学教育性质、目标与功能,提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应用型本科法学教育发展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律人才的培养起着启示作用,并有推广和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0年以来河南省法学本科招生院校、培养目标、学生数量、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和就业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调查发现,地方院校的法学本科教育普遍存在专业定位模糊、培养目标单一,教学忽视应用、实践环节虚化,办学条件薄弱、质量控制缺位等问题,教育质量堪忧,亟须实现教学由法条释义向综合应用,定位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培养模式由大一统向分类培养、特色教育的转变,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信息时代,它为我国英语专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理工院校应该发挥其独特的学科、设备和师资优势,培养既具有很高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又掌握另一门外语知识的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应逐步向“双外语”的模式发展。文章着重讨论英语专业教育应发挥理工院校办学优势,指出培养双外语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培养双外语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双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新思路。结合我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本文试图从人才培养规格、特色与服务面向等三方面探讨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双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1.
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事实上是一种平衡机制。成熟的宪政不仅是各种对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结果,而且本身就是使各种对立要素达成某种程度均衡的制度机制。宪政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平衡。而要实现这种平衡,分权制衡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文章对分权和制衡这一制度的历史沿革作简要介绍,并剖析其对近代世界各国宪政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极大地推动了双边各层次宽领域的经贸交流。然而,“国家年”活动的举办可能不会很快给两国贸易带来任何具体的效果。针对当前中俄经贸合作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全面分析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态势,提出了日益凸显的两国贸易不平衡与贸易摩擦问题将具有长期性等观点,并对维护我国对俄贸易产业经济安全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分析框架的整合不仅是比较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路径,也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价值追求。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两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前者强调运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般普遍规律,后者侧重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为特定教育对象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二者的比较加强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建立包容、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不断促进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学报编校一体之得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校对的工作量、编辑的文化素质、编校联系、学报编校的特殊性、减少编辑工作失误、校对工作的发展等方面来看,高校学报编校一体,是可能而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利的。但也存在有忽视校对工作的学科和术科价值之嫌,编辑校对知识与技能缺乏、因熟悉校对内容而导致校对失误,对编辑工作的负面影响等一些问题和缺憾。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扬长避短,使编校一体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5.
在以牛粪为原料的堆肥试验过程中,加入生物活性水,具有消除臭味、缩短发酵时间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①从温度变化的角度来看,牛粪、鸡粪、猪粪以7:2:1配料比例搭配,加入生物活性水进行堆肥效果最好.②生物活性水的加入使堆肥过程的pH值稍有下降,减少了NH4 -N的挥发损失,使养分得到保持.③加入生物活性水后的堆肥产品,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制。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在对文化、情感和喻体等感知方面的不同,也表现在对时间、空间、色彩和方位等取向上的不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比较翻译时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是现今社会人权建设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当前,在推进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诣社会建设过程中,整个世界妇女儿童的人权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就。但妇女儿童相对来说仍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许多权利仍被排斥在人权之外,妇女和儿童的人权在许多情况下被漠视和侵害,这些均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由此可见,要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究了我国各时期具有不同代表性的档案虫霉防治技术,就档案保护技术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古代档案虫霉防治技术在当时科技条件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代表性;许多虫霉防治技术的经验是利多于弊的,且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许多方法和原则蕴含着当今档案虫霉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专业化、集团化发展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学报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现有职称评定制度下已面临多种困境。走专业化、集团化道路是高校学报与世界接轨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组建高校学报集团,可以分两步实施,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须在组建中起到重要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境权在国际上普遍定义为人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我国学术研究及地方立法基本也是这种观点。这一定义是西方"主―客"两分思维方式和片面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思想。"环境中心主义"倡导的自然的权利、动物的权利,也不可取。环境权应定义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权利,包括人享有良好环境、享有损害赔偿等请求权的财产性权利和通风、采光、瞭望、享有清洁空气、安宁等具体人格权,也包括对环境和生态文明的建议、监督、参与环境管理的政治权利及后代人视为享有的环境权。在环境权反思重构视阈下,我国应实行旅游兴国、自然再生、促进生物多样化的绿色化政策,制定景观法、自然再生促进法、产品包装回收利用法等绿色化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