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民本主义思潮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渊源十分悠久。民本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特点可从先秦到明清之际的民本主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倡思想解放的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了人本主义的儒学。儒学中有不少精华,民本主义是其精华之一。民本主义是人本主义在政治思想方面的重要内容,它在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一民本主义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认识到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人民性和进步性的表现。我国的民本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孟子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集西周以来民本主义之大成,首先把“人民”放在国家“三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的政治哲学思想十分丰富,他依托历史哲学与历史评论,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哲学思考。其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精神是民本主义。透过其民本主义的思想与反专制政治的思想,可以看到其政治哲学思想中蕴涵着近代性因素的人本主义思想情怀与民主政治的精神气质。他的"公天下"理想,将专制政治的发源地追溯到周文王的奇思妙想,提出的"君、相、谏官环相治"的权力制约政治方案,都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现代政治哲学思想具有可沟通性的积极思想内容,值得今天致力于现代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的人们认真地反思与咀嚼。  相似文献   

4.
民本主义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学的一种抽象概括和总结,它与现代民主并不止于对立。作为政治思想体系,现代民主和传统民本都具有整体性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民主主义以"民治(by the people)"为体,"民有(of the people)"和"民享(for the people)"是其两翼;而民本主义以"君治"为体,两翼是"民为邦本"和重民利民。二者"体"虽相异,"翼"却相通,因此民主主义就有了向现代民主转化的可能性。在"君治"时代,人民被排除在政治主体之外,政治主体性不立导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无法突破桎梏迈向现代民主,政治主体性建构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论刘基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历史上,中国的老百姓是痛苦的。他们以血肉之躯,支撑着一个个的王朝大厦,支撑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民众的灾难,民众的愤怒和反抗,不能不唤起剥削阶级营垒中有良心的人们的同情和哀叹。这就是民本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民本主义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民本主义在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中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批判封建制度、追求社会变革的思想,并且出现了否定剥削的乌托邦倾向.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又促使人们重新发掘早期启蒙中的新民本主义,并且在对未来社会目标的构想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孙中山的新民生主义是建立在"以民为本"之上的,他把民本主义推向极致,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历史文化前提.  相似文献   

7.
<正>任何民族都有其文化传统,否则将沦为他民族之附庸。中国在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传统,而伦理与政治则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中国伦理政治经历了君本主义、民本主义、君主民本主义、民本君主主义,民主立宪主义和三民主义六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以革命家的视野和气派,站在浩荡前进的历史潮流的前面,在科学的进化论指导下,自觉地把现代民权观同历史上的民本主义对接,并从时代高度拓展与深化了民本主义思想内涵,通过现代民本主义的崭新理论形式,在中国民主革命和共和建设中,显示出巨大的思想威力,其丰富新鲜的思想内涵,谱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丽篇章.  相似文献   

9.
民本主义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儒学为正宗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主义是儒家用以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民本思想在商周先秦时代已萌芽、出现;民本主义形成为思想体系,则在汉晋唐时代,到明清日趋完善,鸦片战争以后,开始与近代民主主义相衔接。民本主义不论在兴衰起伏、更替频仍的中国古代,还是在中西文化互相碰撞、不断汇流的中国近代,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然而,近代以来,政、学两界人士在探讨或接受民主问题时,却往往以民本主义的传统观念去理解、附会、扭曲以至改造西方传来的民主主义观念,“仍以古时之民本主义为现代之民主主义”;或者只是强调两者的区别,而不察两者之联系与衔接,对民本主义,理论上简单摒弃,实践中却不注意清除其消极影响。重新考察民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揭示民本主义的内涵和它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作用,探讨其对近代民主思潮的影响,仍不失为研究儒学与中国文化的一个颇有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学不是宗教,但儒学并非没有类似西方基督教的超越性,儒学的超越性不同于西方的外在超越,而是一种道德自觉的内在超越。这种超越不寄托于人格神上帝,对人自己创造的神没有敬畏感,但是对自然之天的共生共感、交互关系的宇宙即能体现人道的天是有敬畏之心的。儒学是一种人文宗教。儒家的王道政治建立在宗法制度和同姓不婚制度之上,对家族中的人自然要讲为政以德,儒家的王道政治在理想化的想象中塑造了三代之治。天治主义与民本主义的结合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根基。人人可以成为天子的民本思想较之基督教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似乎更为平等,这是后世民本主义之总根芽。本文论述了先秦儒学不是宗教胜似宗教,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以及以民为本和君权至上三个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1.
传统民本思想的意蕴及内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贤  杨森 《河北学刊》2008,28(1):229-231
本文追溯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民本思想的基本含义及其内在矛盾。民本思想的基本含义是:民是国家社稷的主体和根基;民心是发政施治的依据;最终意义上的主权在民;君明官贤,明刑罚,倡导德化,是民本思想的治道。  相似文献   

12.
徐俊 《学术探索》2007,(6):56-59
基诺族作为中国的山地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经济形式是以刀耕火种为主,采集狩猎为辅的初级农业。在这种经济形态中,经济与社会是嵌合在一起的,经济活动与教育、宗教、歌舞等形式不分彼此;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往来依据的是互助,互惠互利原则。然而经过人民公社化,特别是经过山地、林地制度改革和引入市场经济之后,基诺族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嵌合关系被打破,经济变迁与社会文化变迁不再同步。基诺族的经济形态由互惠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在此过程中,出现基诺族传统文化的快速变异。  相似文献   

13.
王符的治学指归上通荀学,致其政治思想超逸汉代一般学者。荀子以治学修身为政治根本,王符以此为治政前提。王符以礼法为儒家经典的精神实质,是对荀子观念的继承发挥。荀子的礼法关系理论和法治思想被王符继承下来并根据特定的时政进行了发展。荀子以任贤为治政的基础,王符的贤臣准则突出地体现了和荀子贤臣观的承传关系。王符继承和发展荀子学说,不仅由于学术理论上的承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时事使然。  相似文献   

14.
归明人原本是西南地区蕃属少数民族,在宋朝招诱、笼络政策的导引下,投附宋朝。宋朝出于统治的需要,对归明人给予种种优厚的待遇。宋一方面用各种优厚条件招徕归明人,另一方面对归明人实行严格的控制监督政策。这种双重政策,是宋朝开拓周边地区、巩固边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宋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羁縻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15.
"设官为民"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视阈中最为典型的官民关系命题和官僚制度的基本原理。这一命题的基本思路是:从官僚产生的形上依据来说,上天爱民,设官代天牧民;从官僚权力的直接来源说,君不独治,设官佐君治民;从设官的社会根源说,民不自治,设官以治民;从君臣的政治责任角度说,君臣合道,设官为民事君;从君、臣、民的政治关系来说,忠君爱民,清正廉洁勤政有为是基本的官僚规范。对"设官为民"的官民关系进行总体分析和理论概括,将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党所处的时代背景变化,党的执政目的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要求党具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各种素质和本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求党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意识;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培养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巩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合理科学的制度、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就是要准确把握人民是改革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价值主体这一科学内涵,遵循个人主体与社会总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意识与改革客体的辩证统一;解放思想与凝聚共识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导向意义、凝聚作用和评价功能。只有将人民主体思想贯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领域、全过程,才能使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核 ,把解放人、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和发展人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的关系 ,才能使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均衡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人权平等,注重人的个性发展。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还要把人类的生存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纳入其中。这是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对人的主体性原则的一种肯定、完善和深化,它内涵着生态伦理思想,是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民本思想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的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了奴役中国人民两千余年的“政权神授”理论。传统民本思想的“民”,是一个仅包括农业生产者的整体概念,古代思想家们肯定民众的整体价值时,也否定了“民”的个体。民本思想由于种种局限,非但未能转变为近代民主思想,还阻碍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