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导读     
正2011年第4期我们发表了王昌树的《如何准确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思想》,对董学文先生的美学观点提出商榷,本期我们刊发了董学文的回应文章——《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兼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方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哲学基础,还是以存在论、实践本体论作为哲学基础,这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性质。"实践存在论美学"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作为思想基础,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文化创意产业"栏目发表了周熙明的《我国文化建设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文章认为,我国文化建设亟需解决对文化极其功能的狭隘的表象的理解,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至今根深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在中国,对农民社会的多角度、深层次研究意义非凡。本期特色栏目之一乡村人类学从地方社会的结构、历史、文化和仪式等方面,鲜活地展示了中国农民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内涵及其变迁。张佩国教授《风水与坟业的历史民族志  相似文献   

3.
本期导读     
正时在中春,阳和方起。政治文明建设栏目刊发了李林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概念的几个问题》,文章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要义,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实质上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国特  相似文献   

4.
5.
本期导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期“和谐社会建设”栏目发表的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傅治平的《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第四乐章》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将其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放在同一序列,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思想,是引导高校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武器。党的十七大以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7.
本期导读     
发端于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正演化、扩大为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是全球金融系统自1929年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崔巍在《经济及金融危机成因、克服依据与中国发展途径——科学管控观与目前实践及理论再研究》中指出,尽管引爆的具体原因不同,但资本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始终是相对需求不足。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危机的同步性提高,因此,高贸易依存度使中国不可能独善。经济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阶段又包括九个段落,并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9.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话语体系建构及其实践,不仅需要逐渐设想出并在现实中引入具象化的新型绿色产品产业、技术工艺和生活消费,还必须创建并践行一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政治经济学,从而提供整个社会向这些新经济样态或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的现实可能性与进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创建或走向这种"生态经济"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的现实舞台和未来可能性."经济的生态化"(生态现代化)和"生态的经济化"(绿色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背景和语境下展开的、逐步创建支撑与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更高阶段或形态的经济创新尝试,或是这一绿色经济创新的两个主要进路和模式.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党中央与职责明确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逐渐提升的国家环境治理制度架构和治理能力,同时受到制度性激励与约束的绿色市场、资本和技术手段、有序扩大的环境社会组织动员与大众性民主参与等四个主要元素所组成的特定构型组合,则构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的社会支持性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内在要求一致,生态文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萨拉·萨卡看来,生产力发展范式下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并不具备与生态社会相吻合的生态性维度,只有变革传统的话语体系,由发展范式转换到增长极限范式,生态社会的构建才有可能.除此之外,传统的资本主义和市场资本主义等理论主张也不能完成这一目标,因为资本主义先天的逐利本性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存在着明显的背离.所以,萨卡认为,唯一可行的替代性方案就是他所倡导的生态社会主义.萨拉·萨卡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方式,致使他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主张和实践构想具有很大程度的反历史的乌托邦色彩.但尽管如此,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的坚持和未来生态社会的原则构想以及当下的全球环境治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系统地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学思想进行梳理,以期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学思想的研究,用以提高对现代社会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和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运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研究范式,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明的实践性和进步性、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局限性和悖论的分析以及文明能够逐步发展到共产主义等为基本理论依据,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学理上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探索中创造的,是按照人类文明进步逻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异化劳动、资本的物化、功利主义自然观等局限进行了克服和超越,对社会主义文明进行了转型和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更加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从纵向和横向双重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理论基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为文化积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为理论传承,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为理论镜鉴.深入研究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逻辑,对于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理论基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解决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这一矛盾的行动指南,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取向.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解读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世界历史"的视野来观照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既是时代赋予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新时期的延伸.  相似文献   

17.
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文件,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方向。它将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转变,政治体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生态文明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重要的战略机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抓住和运用好这个战略机遇,走中国人自己的道路,加快生态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用生态文明点燃人类新文明之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使命,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应从三个层次理解:一是要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文明观强调自然的有机整体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要明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属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包含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但又有新内涵和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美好的生态环境看作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三是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吸收了世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体现社会主义精神,但又有其独特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容:党的领导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根据人口、环境和资源现实的国情考量;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观。  相似文献   

19.
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依据,观照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是时代赋予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世界历史中获得规定的,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联系中引伸出来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在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中,既坚持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世界历史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一是自觉按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二是客观评估"人"的作用;三是高度重视当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具体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在公有与私有、全球与区域、当代与后代等矛盾之中展开的。它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