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是最多的。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壮族人口为1338万人,占当时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9.90%,壮族最主要的聚居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广西的壮族人口为1233万,占当时全国壮族总人口的92.15%。到1986年末,广西壮族人口已发展到1337.63万人。占广西总人口的33.90%,占广西少数民壮总人口的86.69%。广西的壮族人口分布很广,八个地区和五个区辖市均有分布,但主要聚居在红水河和左、右江流域的南宁、柳州、百色和河池四地区以及南宁市所辖的邕宁、武鸣二县,  相似文献   

2.
覃彩銮 《广西民族研究》2012,(2):211+209-210
老挝是中南半岛北部一个内陆国家,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620万,有49个民族,其中佬族占总人口的50.3%,华侨约3万多人。全国通用老挝语,属壮侗语族,与泰、壮语相近,历史上与壮族关  相似文献   

3.
民族别1982年普查人口数 (人)2964年普查人口数 (人)占总人口%人口增长%1 982年1 1964年1 982年 比平均每年增长29个省、市、区合计 汉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维吾尔族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满族 侗族 瑶族 白族 上家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优族 舍族 高山族 拉枯族 水族 东乡族 纳西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土族003,937,078936,703,824 3,4 11,657 7,2 19,352 3,870,068 5,957,112 5,030,897 5,453,448 13,378,162 2,120,469 l,763,870 4,299,159 1,425,100 1,402,676 1,131,124 2,832,743 1,058,836 907,582 839,797 8…  相似文献   

4.
从壮族的语言特点上进一步探究壮族对本民族的自称,能更准确地了解到壮族到底将自己的民族自称为什么民族.壮族的民族自称按壮语的表达习惯应为"陀族".壮族现有族称,是因为汉族按壮族人对大象称呼的语音,用汉语近似读音字来指认的,其原义为"大象民族".探明壮族族称原义,符合壮族的民族心理习惯,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壮族人民正确理解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5.
我国壮族与东南亚国家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等5国的20个民族有亲缘关系,其中与越南的岱族、侬族、拉基族、布标族、山斋族关系尤为密切,从历史记载、语言、家谱、传说以及现在的通婚状况都可说明他们的兄弟情义.由于中国和越南民族识别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族称不同,有些人不了解他们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壮族人口达15489630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7%。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唯有壮族人口超千万。壮族人口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变化举足轻重。建国以来,壮族人口的发展变化如何?有些什么特点?今后的增长赵势怎样?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苏州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目前全市有48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6.6万左右,其中户籍人口2.1万,暂住人口4.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5%。,人口超过1万的有回族和土家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壮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侗族、彝族、布依族、蒙古族、瑶族、水族等。  相似文献   

8.
侬族来自广西的壮族地区.壮族与侬族的文化在诸多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但是,壮族的汉化在进行,而由于受国境划分,中国王朝和汉族的影响没有直接波及侬族,因此侬族保留了更古老的习俗.尽管受国境划分,但两者间往来还持续着.虽然民族政策渗透而人们受国家的制约,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未必意识到国家,他们的生活圈很容易超越带有政治色彩的国境线.这种在人的生活世界中产生的国境的意义的问题,今后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壮族、越南岱侬族的族群叙事将侬智高这一史实人物神圣化为英雄祖先与始祖神.文章选取中越边境的靖西安德乡和那坡念井村为田野点,通过对在中国壮族与越南岱侬族等族群中活态传承的侬智高信仰,分析地方社会如何将侬智高的历史记忆置放在古骆越族“祖先崇拜”的信仰结构中,并经过族群内部的神话叙事、祭祀仪式到公共性的社会展演等文化实践,重塑了独具地方性的历史真实.侬智高信仰成为壮族与岱侬族等中越跨境民族的族群记忆与家园遗产.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一妻多夫制婚姻家庭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亚纳西族自治乡是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区一个乡。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乡共有592户,4291人,其中纳西族有2490人,占总人口的59%,是该乡的主体民族。 俄亚大村是俄亚乡纳西族最大的聚居村寨,有13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22%,有1060人,占总人口的25%。全村除一名当赘婿的藏人外,全是纳西族,占全乡纳西族总人口的42%。传说俄亚大村建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他们隶属丽江土司管辖。清朝雍正初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后,划归木里宣慰司管辖。木里土司为了有效地控制俄亚纳西族,授予其头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的路南民族教育──路南彝族自治县民族教育的调查王淑玲路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部,下辖8乡2镇、91个办事处、384个自然村。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06606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3.5%。县境内有彝族、汉族、白族、苗族、壮族...  相似文献   

12.
<正> 众所周知,我国壮族的族称五十年代时经中央人民政府核定,使用“僮”字。“壮”字是后来由周恩来总理提议改用的。解放前,特别是封建王朝统治时代,官书只称为猹人,“猹”字是从犬旁,有歧视含义。由于壮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能见到的书面记述都是汉文的旧籍文献,目前能查到的,“僮人”这个  相似文献   

13.
越南京族、芒族的由来与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京族、芒族的由来与发展之我见王文光(云南大学档案学系)一、复合多元的京族京族又称为“越南人”或“安南族”,操岱侬语、泰语的民族称之为“交人”,苗族瑶族称之为“交趾人”。①京族人口有近五千万,约占越南总人口的90%,属蒙古利亚人种南亚类型,使用京语...  相似文献   

14.
利川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大的县级市,总面积4602平方公里,总人口91万人。这里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有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壮族等民族生活在这片  相似文献   

15.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1987年,少数民族人口98.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94%。其中黎族90.84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2.65%,是海南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苗族4.56万人,占4.65%;回族0.54万人,占0.55%。此外,还有建国后随着开发海南而流入的壮族、满族、侗族、瑶族、畲族、高山族等十余个少数民族,大约有2万多人。海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东方、白沙、乐东、保亭、昌江、琼中、陵水等7县和享受民族区域自治待遇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汉族人口向壮族地区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壮族主要聚居在桂中的柳州地区和桂西的河池地区、百色地区、南宁地区西部以及毗邻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富宁、砚山、丘北四县。聚居在这些地方的壮族占全部壮族人口1300余万中的1100余万。这些地方各县汉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少的不到一成,多的约占五成,平均为二成半左右。文山州西部各县以及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2015,(12):32-33
吉林省是多民族边疆省份,全省有10个县(市、区)坐落在边境沿线,边境线总长为1438.7公里。边境地区总人口为200.8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3%;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49.78万人,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2.8%。谋福——民生底色幸福边疆五年前,从省会长春到珲春,需要5个小时;现在,城际高铁让这段路程缩短至3个小时。  相似文献   

18.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地处长城塞外喜峰口东北。县内群山蜿蜒,丘陵起伏,傲木伦河(汉语大凌河)由东南入境纵贯全县80多公里,折向东北出境流经朝阳、锦州入渤海。此外,还有大小河流十多条,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地形。全县总面积326万亩。人口有37万2千多人,其中蒙古族4万3千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3%。除蒙、汉族外,还有回族、满族、壮族、朝鲜族、彝族、鄂伦春族、  相似文献   

19.
僮族     
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七九九万余人,其中有七二八万余人分布在广西僮族自治区西部、中部和南部的四十多个县内,占僮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余,在云南有四十八万余人;在广东有十四万余人,在贵州、湖南两省也有少数僮族居住。僮族地区大部分是山区,在河流、山谷之间,也有小块平原和盆地。主要河流有左江、右江、红水河、盘龙江、普梅河、柳江等。这些河流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对发展航  相似文献   

20.
达斡尔族女性人口特点及其就业现状萨茹拉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12.15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7.15万人,占达斡尔族总人口的58.85%)和黑龙江省(4.23万人,占达斡尔族总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