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國家理論和企業理論都認為個人面對公共池塘资源,都是從個人理性出發,盡可能多地利用公共池塘资源,造成公共池塘资源的退化,甚至毀滅,最終釀成集體行動的非理性。奧斯特羅姆教授(E.Ostrom)從研究小規模公共池塘問題出發,調查研究了世界上眾多實際案例,吸收多中心理論,反思國家理論和企業理論,應用制度分析和經驗分析的方法,得出了許多重要的觀點和結論,經過系統化,最終形成了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的集體行動理論。這一理論對我國的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也下乏指導意義。  相似文献   

2.
經濟系統計教研組就統計學研究物件問題舉行了學朮討論會,討論中大家有很多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兩種意見: 一部分同志認為統計學是研究如何通過數量方面來反映社會現象規律性的具體表現。這一部分同志說,從統計學歷史的發展來看,人類為了要從數量方面來研究社會現象和過程因而產了統計工作,而統計學則是從總結和概括統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而發生發展起來的。這門科學的任務就是要解決如何做好統計工作,所以它是統計工作一般原則和方法的應用科學,它雖然也研究客觀社會現象本身,但是最終目的不在於說明現象是什麼,而是要從客觀現象中抽取或檢驗統計工作的方法,這一點顯然與政治經濟學有所不同。因此統計學研究劉象不是社會現象的數量方面而是統計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勒柏辛斯卡娅從鳥卵蛋白演發的研究(勒柏辛斯卞娅,1953,1954)蹬实蛋白也是生活物質,它具有演發的能力。它的最初演發的結構是一種類似結晶的星體。在適當環境條件下它能演發成為細胞。根據她的觀察星體形成細胞的最普通方法是通過膠質球包圍住星體,或者星體的射綫滙合形成蛋白球,或者星體變為類似團聚體的球體。我以雞卵蛋白為研究材料,希望在勒柏辛斯卞娅的研究基礎上来进一步探求蛋白活质结构的形態及其演發的途徑。本文所述的就是關於這一觀察的結果。  相似文献   

4.
在知識經濟時代,員工的知識和技能正逐漸成為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產,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輝瑞公司的企業培訓是由其企業價值觀決定的,這種企業價值觀促使輝瑞實施著覆蓋全員並因材施教的富有彈性的培訓方案。此外,輝瑞為員工提供了充分透明的職業發展規劃,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知曉如何才能被提升以及公司對其提升後的期望,從而使得培訓真正成為了激勵員工的手段。同時,輝瑞的培訓是基於嚴格的培訓業務管理的,而且,輝瑞的培訓對管理者和下屬都有著一套動態的培訓效果的評估與回馈體系。  相似文献   

5.
發刊詞     
在過去三年中,我們的科學工作者和高等學校的教師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產黨领導之下,經過了偉大的自我思想改造運動,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解放前遺留下來的超政治觀點、宗派思想、唯心觀點、脫離實際等資产階級思想已經在科學界受到了廣泛的批判,這在科學工作者們和教師們的思想上和行動上不能不發生很大的轉變。  相似文献   

6.
藝術音樂創作代表着一個地區的主流音樂創作意識,藝術音樂創作(及相應環境)的興旺與否,既同這一地區的文化、文明水準成正比,亦對這一地區的文化、文明水準的發展起着不可言喻的反馈作用。澳門藝術音樂創作的現狀,相對於較為薄弱和亟待關注的本土音樂創作的環境和氛圍而言,雖有一定生長優勢和發展潛質,但實不容樂觀。創作本體是創作氛圍、環境的主導,也是本土音樂文化建設中最根本的環節之一,充分認識,重視這一點將是本土藝術音樂蓬勃向前發展的良好開端。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潛規則是一種客觀存在,有時甚至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起著決定性作用,但不一定是負面的消極的作用。必須從制度性、價值性和心理性等多重維度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潛規則的內涵。同時,通過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潛規則的功能的分析,發現其生存和發揮作用的條件是:多次重後博弈及參與者對這些潛規則的認同。  相似文献   

8.
序言對商品生產及其客觀法則即價值法則的研究,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政治經濟學中佔着一個重要的地位。大家都知道,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分析,是從對簡單商品生產的分析出發的。列寧在反對民粹派的鬥爭中,也是根據對商品生產和市場問題的分析來論證俄國資本主義的的發展的。在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命革勝利以後,列寧和斯大林又一再指出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及社會主義建成以後研究商品生產及價值法則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胡適在哲學、文學、歷史、考據、小說戲曲和政治各方面所散播的資產階級反動觀點和方法,一年多來,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展開不少批判,對於這種反動觀點和方法,基本上已經給予了以毁滅性的打擊了?谡Z言學的問題上,雖然有些同志對胡適的荒謬說法也有了不少的批判,可是注意到有關語音方面的却還很少。無可諱言,胡適在這方  相似文献   

10.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這一法則,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發現,而斯大林更將它向前發展了,把它具體化和深刻化了,這對於我們研究中國封建經濟史有極其重大的指導意義和啟發作用。在斯大林的天才著作“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题”尚未發表以前,不少的學者,認為只有在社會主义和共產主義制度下,才能使生產關係完全適合生產力的性质。但是,這個論點是錯誤的,斯大林明白指示我們說:“無疑地曾經有過一個時期,资产階級的生产關係是完全適合生產力的性質的。否則,資本主義就不會像它在资產階級革命之后那樣迅速地發展了”。[註一]這个具有極大啟發性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心学推广了陆九渊的心即理,提出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摆脱了程朱理学凌驾于人之上的道德主体预设,凸显了人的本质存在。他的心体之学在致思上拓宽了儒学思想的新路径,把对人的现世精神关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王阳明强调了道德实践主体的能动性,讲究个人的对内自省和对外实践的统一,主张通过“致良知”来恢复人的本真存在,最终人人都可以成己达圣。心学开创了儒学教育的新局面,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以自己做学生和当教师的经验为根据,认为学校应当培养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人生最高目标并能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他反对强制教育,主张“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反对空洞的说教,主张在学生的行动中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启示人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民主教育思想,注重学生创造性心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马丁·布伯从人的"对话性"入手,从哲学人类学和宗教哲学两个方面探讨了人类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价值。他把"我"、"你"的对话比喻为"狭窄山脊"上的相遇,这种相遇显示了人生的意义和无意义,世事的有常和无常,人类的有价值和无价值的双重结构。在他看来,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都是没有的,我们永远处在善与恶之间。他认为,人的道德的终极来源不是人自己,我们不可能自己为自己立下道德律,人也不能仅靠自己就能够拯救自己;人必须倾听上帝发出的道德命令。通过启示的方式,我们发现了绝对的价值,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方面 ;在主体实践的层面上 ,强调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立德、立功、立言 ,注重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与追求永恒的人生意义的相统一 ,注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相统一。在当前 ,我们应该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知识学体系基础上,对大学的本质、学术自由及大学教师的使命等高等教育思想进行详细阐述。他认为,大学作为人类智慧不断延续下去而设置的机构,以"学术自由"为其存在的内在本质,以教师和学生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教师是神圣理念的传承者、学科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风向的引导者,这些高等教育理念一直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强调人是一种真实自我的存在者,真实主体性是其本真表现,对人的发展历程进行人为分割并不违背于人的本真,社会成员理应遵循这种规律,但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活动发生分裂,出现多种价值观态势.建立在马克思异化语境下关于公民价值观态势表现的反思,是剖析异化劳动理论的价值性、探究社会成员存在现实问题根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变革传统的价值观念,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需在形上层面反思塑造生态价值观的前提问题。生存论根基的前提思考表明,生态问题是一个复合性、关系性的人的问题,而生态意指人类生命诞生后“生命体的存在态势”;价值观视阚的前提清理表明,价值是人追求自身本质生成与丰富的目的物,应超越物性价值观,以一种真实的人性价值观作为塑造生态价值观的观念前提;自觉意识语境的前提探究表明,立足于“人的观点”的思维方式,生态价值观是人的一种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18.
尼采指出近代西方的传统价值观念是病态和虚假的,因而应从根本上进行“价值重估”。他通过对西方传统价值观念中的善恶、良心、禁欲主义和奴隶道德等的批判,直指它的最终文化根基:基督教思想,力图从根本上颠覆西方的价值体系,从而建立一种新的价值体系。而这种新价值体系的重建将是以尊重自我、高扬生命和强力意志的超人为最终归宿点的。  相似文献   

19.
"自我实现"的人,是马斯洛提出的一个理想的、健康的人格模型.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格发展成熟的标志,是人性发展的理想阶段或最高阶段.自我实现者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自我实现的动机来自于人的内在需要,并且指出了实现自我,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从肯定人性积极方面的崭新的视角来研究人,这一理论对于启发人们积极向上,勇于挖掘创造潜能,塑造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孟子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他的人生价值观。他认为,人具有普遍而先验的道德本性,人生的价值在于通过自我的道德完善成就理想人格。因此,孟子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从人性的角度提出道德本性是人生价值的根源;二是从理想人格的角度设定君子和圣人为人生价值的目标;三是从人格塑造的角度阐述以自我修养为主要途径的人生价值实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