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笳虽然只是一件普通的民间乐器,但因它与一段历史因缘有关,因而提起胡笳,很容易让人想起千古悲歌《胡笳十八拍》来.而胡笳之所以能为后人所熟知,也正是由于它与琴歌《胡笳十八拍》所结下的不解之缘.胡笳是古代北方民族民间的  相似文献   

2.
安达     
安达1.亦称“谙达”、“安答”。蒙古语音译,意为“朋友”、“义兄弟”。中国古代北方各少数民族中,二人因交换信物而结成朋友后的互称。为契丹旧俗,蒙古族沿之。《元朝秘史》释之为“契交”,《元史语解》释为“伙伴”,即“结义朋友”,结交时举行仪式,互赔礼物,...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在10月31日《解放军报》第一版《各民族学员互帮互学紧密团结》一文中,见到有“■族”之称,我翻阅了一些有关资料,查对了《我国少数民族简表》中所列的55个少数民族,都没有找到“■族”的名称。是不是象“阿细”、“撒尼”属于彝族支系一样,“■族”也是南方某个民族  相似文献   

4.
我国傈僳族古代史的研究,因汉文献记载甚少,建国以来,多以间接取证探索。由于研究困难,涉足以此的学人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傈僳族志》、《中国少数民族·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傈僳语简志》;以及事涉傈僳族古代史考校专著《云南志校释》等,七八种国家级的有关傈僳族史志方面的重要著作,均将唐代傈僳族称谓“粟栗”倒误讹夺为后世之“栗  相似文献   

5.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舆地纪胜》等书记载,唐代岭南是少数民族的聚住区,当时泛称为“僚”或“蛮”。唐末,黄巢统帅的农民起义军,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流动战争过程中到达岭南地区,得到了少数民族的有力支持,从而顺利地突破五岭天险,进取中原,终于打垮了李唐王朝的腐朽统治。本文系为求索此一历史事件的经过、影响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民族的称谓、分类和划分菲律宾社会科学家和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称谓没有一定之规。中央政府最普通的叫法是“文化集团”,实际上就是指山地少数民族,但山地少数民族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名称,他们要求称他们为“菲律宾部落人”或“少数民族”这个中性词。人类学家称少数民族为“部落菲律宾人”。菲律宾教会称他们为“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希望用自己的名称。基督教徒称他们为“异教徒”、“野蛮人”,等等。对少数民族的称谓本身是菲律宾民族关系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白润生曾以一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以下简称《史纲》)问鼎中国新闻界,使业内人士为之瞩目。中国新闻界的泰斗方汉奇老先生对之赞叹有加,称《史纲》“填补了中国新闻史的空白”,“对新闻学、社会学、民族学和广大文史学科的研究者,也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壮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读《布洛陀经诗译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翘首以待的《布洛陀经诗译注》(简称《布洛陀》,下同),在广西诸多学者悉心协力、科学整理后终于公开出版了。《布洛陀》素有壮族传统文化“百科全书”之称。当我们逐字逐句把它读完后,深感这并非过誉。《布洛陀》不仅保留了独特的古壮语、古壮字,为壮语文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而且记录了壮族历史变迁的方方面面,为前人探索壮族的神话故事、社会结构及其性质、伦理道德、风土人情、生产习俗、宗教活动等等,以论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解开南方少数民族古史中的一些“哑谜”,开辟了内容丰富的学术园地。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04,(2):6-6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至上古时期。《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少数民族酒文化的繁荣与中国农业文明史的古老悠久密不可分。粮食作为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许多品种都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居住区。小麦在中国是天山南路的古代民族最先种植的;大麦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民族培育出来的;稻谷是长江下游的古代民族(“东夷”中的一部分)最早种植的;高梁最早产生于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宋代以后才…  相似文献   

10.
我于1970年开始,借在草原站工作之机,对《蒙古秘史》中所反映的地名,作了实地堪察。现将部分地名考述结果分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斡尔讷兀山:高706.7米。《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纲》“浙忒”、《中国历史地图集》(七)称“建忒该山”,《青史演义》称“塔海木”,意为膝盖一样(指哈拉哈河在此拐弯)、《呼伦贝尔志略》称“倭儿多山”。现在称“欧布根乌兰”,因山上有几块散状暗红色石头,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11.
凉山州境内的“西番”及渊源探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蕃”字有众多词义,本文仅涉及民族族称的部分。“蕃”通“藩”,具有屏障之意。例如《诗·大雅·崧高》曰:“四国于蕃。”蕃字又是古代汉族对外族的称呼,例如:《周礼·秋官·大行人》曰:“九州之外,谓蕃国”。因此,“蕃”最早应是古代中原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不是仅指西部民旅。唐代,由于藏族先民在青藏高原建立以“吐蕃”为称号的地方奴隶制政权,人们用吐蕃来专称藏族。但唐宋以下,史籍  相似文献   

12.
柯尔克孜族是我们伟大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之一,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长期以来,他们一直聚居在今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其余则散居在拜城、乌什、和田和特克斯、额敏、伊宁、乌鲁木齐以及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村和富裕牧场等地。 柯尔克孜族最早始见于《史记》,这里被称为“鬲昆”,《汉书》、《魏书》、《北周书》、《隋书》依次被称为“坚昆”、“纥骨”、“契骨”,唐代称为“黠戛斯”,宋代称“黠戛司”,辽时称为“辖戛斯”,元代称为“乞尔吉斯”,明代称为“吉里吉斯”,清代称柯尔克孜为“布鲁特”。现根据柯族自称的语音译为“柯尔克孜”族。  相似文献   

13.
梯田文化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富有创造精神的云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这其中云南少数民族群众创造的梯田文化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笔。云南少数民族开垦梯田的历史十分悠久。古书《蛮书》中就有记载说:“蛮治山田,殊为精好”、“浇田皆用源泉,水旱无损”。《南诏德化碑》中也记载有“遏塞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的种稻历史。云南的哈尼族、白族、彝族、傣族、苗族等兄弟民族,在开垦建造梯田方面积累了十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一种一册,71万字,该书是一部专门介绍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著作,综合叙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形成、发展和现状,阐述了党的民族政策,介绍了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57种57册,约660万字。该套丛书分别介绍了各少数民族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记述了各个民族的族源、族称、历史发展、社会经济形态、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历史上与周边诸民族的关系、各个民族的革命斗争以及对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出的贡献。丛书把民族史的研…  相似文献   

15.
边城凤凰的历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县,因其地理上“南衔楚尾,西接黔边”,军事上扼西南苗疆之咽喉,为辰浦泸麻之屏障,”历史上曾是“边陲重镇,”于是有“边城”之称。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民族论坛》2006,(10):64-64
在9月25日落幕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活动中,我省代表团选送的舞蹈诗《我的湘西》荣获组委会颁发的最高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奖(金奖)”,舞蹈《毛古斯》、《碰碰对》、《大摆手·鼓舞》和器乐演奏《打溜子·八哥洗澡》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奖”,演员麻晓玲、吴满生、刘芳、欧阳萱、李泽健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演员奖”,陈承、罗吉洲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新人奖”。因为组织工作出色,我省代表团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织奖”。(文教处)"9月19日,由湖…  相似文献   

17.
“民族宗教无小事”。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民族工作,4月30日,省委、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鄂发[2006]3号文件,以下简称《若干意见》)。5月2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就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以及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发表了重要讲话。《若干意见》的出台,在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以及民族工作部门产生了强烈反响,称它是进一步加强我省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及时雨”。为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交流经验,本刊将陆续刊发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好作法、好经验,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和内蒙古历史研究所民族研究室联合举行了有关鄂伦春族专题研究的学术讨论会,讨论了《鄂伦春族“乌力楞”的性质》等八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南方少数民族酒文化柏贵喜南方少数民族嗜酒,酒在其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苗族“嗜饮,多以沉湎荡其家。”①哈尼族“男女俱善饮,无不好酒者”。②苦聪人“男女皆负柴薪、野蔬入市,必易一醉而归。”③高山族更是嗜饮如命,清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称:“番嗜饮...  相似文献   

20.
永久地流传于南方大地的古老史诗 当我们走在中国南方大地,可以聆听到少数民族老人为我们吟唱的长篇“调调英雄歌”。而那些长篇史诗,就萌生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片独特的文化土壤里。从岷江流域到武陵山脉再到五指山区,在山水河畔生活着的30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滋养和孕育了这些漾溢着原始气息的长篇史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创世纪》(纳西族、独龙族、傈僳族)、《布洛陀》(壮族)、《盘瓠歌》(畲族)、《摆手歌》(土家族)等等。这些原始性的韵文作品,被各民族视为自己民族的“根谱”和自己民族的形象历史。祖先创造历史的身影鲜活地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